APP下载

淮北市蔡里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初探

2011-02-14崔景英陈中原

治淮 2011年7期
关键词:管护水土保持

崔景英 曹 成 陈中原

淮北市蔡里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受人为活动及暴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局部水土流失严重,为淮北市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36.9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8.7%。各级别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轻度流失26.6km2,中度流失9.77km2,强烈流失 0.53km2。

该区低山多为裸露基岩,高程在29~366m之间(1985国家高程基准)。区内有水库4座,为当地饮用和灌溉主要水源。由于区内山体植被缺失,加上近年来工矿建材业的开发,水土流失有加剧趋势,多数坡耕地只能靠天收,涵养、拦蓄水源对于发展当地农业极为重要,灌溉、交通等条件较差成为制约规模经济的瓶颈。该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根据该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烈山镇的发展规划,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21km2,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建设规模分别为:①修建水平石坎梯田197hm2,坡式石坎梯田 154hm2;沟道疏浚23.74km,新建跌水3处,边坡衬砌0.48km;开挖截水沟995.8km,纵排水沟124.4km,设沉沙池1042处,沉沙凼17430个;新建拦沙坝6座,谷坊11座,蓄水池11口;维修加固及清淤塘坝7座,新建塘堰3处;新修3m宽生产路22.1km。②营造经果林369hm2,水土保持林526hm2。③封禁治理1249hm2。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水土保持与山丘地区脱贫致富相结合

区内目前已发展2万余亩石榴基地,年产石榴300万斤,形成了较为通畅的产销渠道,在有效控制基地内水土流失的同时,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尚有约13.7km2荒坡亟待治理,其中宜林地所占比例达65%以上,该地可在栽植水土保持林的同时,栽植石榴等经果林木,对进一步做大做强石榴基地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进行小型拦蓄工程建设和灌排综合治理,既可提高经果林木的灌溉效益,又可有效抑制当地的水土流失。

三、加大生态修复管护力度

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848mm,动植物种类繁多,为封育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项目区现有疏林地水土流失面积8.35km2,占全部水土流失面积的9.8%。实施封育治理,充分利用自然力增加森林生物量,是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措施。

生态修复关键在于管护,加大管护力度主要体现在管护队伍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

(一)管护队伍的建立

由烈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涉及的乡镇共同抽调人选成立管护队伍,管护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法律知识,熟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情况,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管护人员要相对稳定。

(二)管护规章的完善

管护规章要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如在规章中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范围内,禁止垦植、伐木、采矿、挖砂、取土、烧炭等活动,封育区边界设标志,并明确管护责任,落实到人。

四、进行多渠道融资,加强部门协作

(一)明确项目层次,落实投资渠道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行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由国家重点予以支持,保证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如期完成。

(二)落实有关政策,扩大资金来源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及水土流失防治费的使用要向生态建设倾斜。对水土保持资金要依据受益快慢,逐步实行有偿扶持、滚动周转的使用办法,并将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水土保持。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所保护的下游地区,要采取按保护面积和受益面积收取适当费用,扩大资金来源,加大治理步伐。同时要利用国家政策性贴息贷款和优惠贷款,通过政府协调,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

(三)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提高群众投入水平

要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小流域经济,积极扶持和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提高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自力更生开展水土保持的内在活力。

(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实行投资有偿使用,从国家投资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有偿扶持,实行合同管理,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水土保持;二是实行股份合作制治理,国家投资入股,吸引社会各方投入,利润按股分红,红利再投入治理开发;三是实行以奖代补,国家投入作为“引子”,部分用作奖励。

(五)建立股份合作制,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股份制最明显的作用是能有效地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增加水土保持投入,缓解治理任务重与资金紧缺的矛盾。过去农民一农一户治理开发,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因素无法协调;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资金、技术,却又缺乏土地和劳力。股份制将农户和农户,农户与技术,农户与部门、企事业单位,农户与外商,单位与单位之间紧密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治理开发,实行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的优化配置。

(六)推行治、管、用承包责任制

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和危害程度,把治理和开发利用责任分别落实到水土流失区的乡村、户和个人,坚持“谁山、谁治、谁管、谁利用、谁收益”的原则,把承包者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互利政策,政府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五、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促进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工程措施

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村边、路边和庭院绿化、美化、香化建设;改造家庭厕所,修建村屯卫生公厕,推广畜禽养殖小区,粪便畜舍及时清理消毒;设立秸秆、粪便和垃圾集中堆放点,定期处理;推广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发展沼气、秸秆气、阴燃等能源建设,提高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防止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进入径流而加重水质污染。

(二)推广技术、科学施肥

在农户间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轻面源污染。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少用甚至不用农药;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利用生物好氧发酵技术生产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料。

(三)合理规划养殖区域

划定禽畜规模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对养殖场的废水进行治理。对农村家庭养殖户进行适度规模集中,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牧复合系统,提高粪尿综合利用率和治理率,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四)建设生物缓冲带

在下游建设林草缓冲带,污水中的氮和磷等化学成分被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也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从水中去除污染物,对净化水质、维系河道及库塘周边生态系统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管护水土保持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