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析*

2011-02-13潘仰轩范义荣蒋文伟朱仲华王炜郎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湖州市绿地公园

潘仰轩 范义荣 蒋文伟 朱仲华 王炜郎

1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2 浙江省湖州市林业局 浙江湖州 313000

湖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析*

潘仰轩1范义荣1蒋文伟1朱仲华2王炜郎2

1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2 浙江省湖州市林业局 浙江湖州 313000

分析湖州市环境条件、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以及创建森林城市的机遇和优势,提出森林城市建设的布局结构,以及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和城市林业经济建设四大建设规划体系。

森林城市;规划;建设;湖州

1 湖州市环境条件分析

1.1 自然环境概况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市及江苏省吴江市,西依天目山脉,南接杭州市,北滨太湖。总面积为5818km2。山地丘陵占49.3%,平原占50.7%。境内西南、东北向以低山丘陵和盆地为特色,西南崇山峻岭,东部和北部为湖沼型沉积平原,河网密布。河道总长9520.4km,水域面积413km2,水面率7.1%。境内的苕溪水系、长兴水系和东部平原水系形成了网络状的自然开放空间系统,为森林城市的规划布局提供了主要依据。

1.2 社会经济环境

湖州市共辖吴兴和南浔2个建制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82.6km2,总人口259万。城市化建设按照“东拓西扩、北进南控、中间完善”的总体思路,目前已形成“三纵”(杭长扬、杭宁、杭湖苏)“两横”(申苏浙皖、申嘉湖)的公路交通,宣杭、新长和长牛铁路组成的铁路交通,以及以长湖申线航道为核心的水运交通,共同构成了森林城市规划建设的网络骨架,为森林城市的规划布局提供了主要依据。

2 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1)市域森林资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0.67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25.95万hm2;活立木总蓄积为581.56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529.92万m3;竹林总面积13万hm2。森林覆盖率50.9%,林木绿化率51.9%。

2)城市建成区绿地资源。建成区绿地面积3 385.07hm2,林木覆盖面积3 017hm2;建成区绿地率39.27%,绿化覆盖率44.55%,林木覆盖率35%;公园绿地面积987.28hm2,人均公园绿地12.40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10.98m2。

3 创建森林城市的机遇和优势

1)政府重视,市民参与。湖州“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和谐民生”的目标定位,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及县乡村配合、市民参与的思路,为湖州森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与政策保障。

2)森林生态文化底蕴深厚。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清丽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誉,“竹文化”“茶文化”“世界银杏的故乡”“梅文化”源远流长,有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等林业名人故居。这为湖州建设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了文化内涵。

3)林业建设基础扎实,林业经济具有特色。湖州市是全国现代化林业的示范区,林业现代化水平高,森林资源总量大,森林文化繁荣,保障体系完善。根据“南笋北果、东林西竹、游遍湖州”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以竹为主导的林产基地以及莫干山风景区、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这些都为湖州森林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 规划总目标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加强对城区、城郊乡村不同类型的森林建设,努力构建“城区林成片、城乡林成网、林网水网相交融,城市乡村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城市森林景观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森林城市。至2020年,森林覆盖率要求达53.7%,建成区绿地率达44.07%,绿化覆盖率达到49.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63m2。

5 市域森林布局

根据湖州市自然社会条件,确立市域森林布局为“一心三面、两区三系、五横六纵、百漾多极”。

一心三面:以湖州市建成区为核心,结合长兴、德清和安吉3县城区组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两区三系:西部丘陵生态森林区、东部平原林网区以及由苕溪水域、长兴水域和东部平原水域构成的水域沿线森林廊道。

五横六纵:由申苏浙皖高速、湖乍铁路、长牛铁路、申嘉湖高速、318国道构成横向绿道,宣航铁路、新长铁路、杭宁高速、申嘉杭高速、杭长高速、104国道构成纵向绿道。

百漾多极:百漾即通过西山漾、长田漾和陆家漾等块状和点状湖泊构建森林基质,多级即通过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乡镇和农村构建分散的森林绿地斑块。

6 市区森林布局

根据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市区森林绿地资源分布特点,提出“一核、二环、四片、五带、七轴、九楔、多链”的布局结构。

一核即以莲花庄公园、湖滨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为主,与市河两边的森林绿地相连,形成中心城区森林绿地核心。

二环即绕城环线生态廊道以及环城区外围的山地森林、沿湖防护廊道和平原区生态带连接组成的防护屏障保护圈。

四片即由环太湖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西部竹木资源农林区、中东部平原农林区形成片状森林组成的城市四大绿基。

五带即以龙溪港、菜花泾和横渚塘组成的环城市河绿地为核心,通过呈放射状通向城市外部郊野的5条主要河流形成河网森林绿道。

七轴即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之间宽1 000~1 500m和东部新区与南浔城区之间宽4 000~5 000m的两大南北向生态森林廊道,以及申苏浙皖、杭宁和申嘉湖3条高速公路和宣杭、湖乍2条铁路组成的防护林绿廊。

九楔即由仁皇山绿地、康山—西塞山山体绿地、南郊山体绿地、西山漾南北生态绿地、长兜港绿地、大钱港绿地、织里东侧水网生态绿地、南浔西侧生态绿地和南浔东南果园绿地9块楔形绿地组成城市外围的生态调节库和生态屏障。

多链即由环太湖风情大道、湖盐公路以及连接织里、和孚镇和菱湖镇的公路等一级公路,11省道、菱湖至双林公路、南浔至练市公路及菱湖至练市公路等二级公路形成分隔中心城区空间格局的通道绿带。

7 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体系

7.1 森林生态网络建设规划

1)森林廊道建设是以高速公路、铁路和高等级内河航道两侧绿化为骨架,公路、铁路枢纽和港口等为脉络,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其他航道绿化为基础,辅以高标准农田林网,形成干支相连、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规划建设的大型森林廊道有杭宁高速、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宣杭铁路、新长铁路等景观生态廊道,苕溪、京杭大运河、頔塘及滩地等生物防护廊道。

2)防护林建设即增加通道防护林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重点建设沿海和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带,完善防护林系统。

3)城镇、村庄建设即推动城镇、村庄绿化向森林化提升,构建城镇道路、村庄道路、河道、航道两侧森林廊道以及农田林网和公园绿地等森林生态屏障,形成特色森林生态城镇和村庄。

4)特殊保护区域即建设以自然林为主的生态风景林,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等保护和建设,在城市间建立以防护、分割功能为主的永久生态隔离带。主要规划区域包括浙江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梁希主题森林公园、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和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等。

5)城市绿地建设即利用城市自然水网骨架,以滨河绿地为纽带,打造以三大景区、五大山体公园、七大滨水岸线、九大水漾公园为主的复合型城市景观游憩网络。主要大型绿地有西山漾景区、仁皇山公园、长田漾公园和牟山公园以及頔塘、东苕溪、碧浪湖和龙溪港等滨河绿地。

7.2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一方面提升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科普教育功能,扩大建设面积,完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增加新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结合林业观光园、专类博物馆的建设,增设生态文化景点,充分挖掘、展示森林生态文化知识和内涵,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林业和探索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

2)宣传教育。定期举行湖笔文化节、茶文化活动、莫干山国际登山旅游节、竹文化节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活动,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队伍。

3)社会参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把义务植树与城市森林绿地认养、古树名木认养结合起来,建设各种纪念林。

7.3 森林生态保护建设

1)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森林消防的综合治理能力,完善森林自然和种质资源的动态监测、保护与数据库建设。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银杏、竹海和芦苇等植被,根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原则,扩大其生物种群,建立或恢复其适生环境。采用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

7.4 城市林业经济建设

1)林业产业基地。新建现代林业综合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精品园和科技示范园区等,完善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林农,建立科技示范户,加强品牌建设。主要建设基地有生态高效竹林基地、速生材和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用材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干鲜果基地等。

2)林业产业提升。稳定现有竹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经济效益。重点壮大竹木制品制造业,全面推进竹木加工升级上档,加强全市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建成有效的全市森林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3)森林旅游。打造三线十区的森林旅游规划格局。三线即南太湖生态休闲游线、浙北自然生态乡村游线和运河水乡民俗游线,十区包括湖州历史文化名胜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和南浔古镇旅游区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区。

[1]彭镇华.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江泽慧.加快城市森林建设,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J].中国城市林业,2003,1(1):1 -8.

[3]刘滨谊,马东跃,刘颂.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市森林:以无锡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08,6(3):33 -36.

[4]范义荣,蒋文伟,徐文辉.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8,6(4):40 -43.

[5]陆庆轩,纪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模式及生态功能评价探析[M]//城市森林研究进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1-23.

Analysis of Overall Plan of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in Huzhou City

Pan Yangxuan1,Fan Yirong1,Jiang wenwei1,Zhu zhonghua2,Wang weilang2
(1.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 311300,China;2.Depart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Huzhou Forestry Bureau,Huzhou 313000,China)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state and opportunities and advantages for constructing Huzhou into a forest city.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presented forestry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and the four development planning systems,i.e.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development,forest ecological culture development,forest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rban forest economy development.

urban forest,planning,construction,Huzhou City

S731.2

A

1672-4925(2011)04-0008-03

2011-07-09

浙江省湖州市林业局重点资助项目

潘仰轩,浙江农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湖州市绿地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还小
在公园里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My family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