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龙县草地牧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2011-02-12段银河李建荣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1期
关键词:草食黑山羊肉牛

段银河 李建荣

(云南省马龙县畜牧兽医局,马龙 655100)

种草养畜,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缓解人畜争粮,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马龙县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广农田种草,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地资源和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基本情况

1.1 草地牧业现状

1.1.1 草食畜发展现状 2010年末,全县牛存栏48 866头,户均饲养1.2头,耕牛减少,肉牛养殖不断壮大;肉牛出栏16 083头,出栏率达33.3%,羊存栏211 032只,户均饲养5只,农民人均饲养1.3只,肉羊出栏120 146只,出栏率达61.5%;全县实现肉类总产35 047 t,其中:牛肉产量1 847 t,羊肉产量2 623 t。实现农业总产值89 875万元,实现畜牧业产值36 706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8%,其中:实现牛产值2 285万元,羊产值5 438万元;草食畜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1%。2010年全县发展肉羊养殖小区27个,饲养羊120 657只,出栏74 204只。平均饲养量达338只,每个小区出栏肉羊209只。发展肉牛养殖大户213户,饲养牛6 207头,出栏2 067头。

1.1.2 饲草资源现状 全县有天然草地4.66万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可利用的有效面积3.69万 hm2,其中人工(半人工)草场4 270 hm2。推广农田种草280 hm2。秸秆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74 738 t,种植密植玉米400 hm2。全县共建永久窖22 175 m3,配置饲料青贮机23台,2010年完成青贮75 995 t(含蔬菜、青草),氨化22 529 t。饲草生产逐年增加,增强了饲草饲料供应能力,缓解了林畜矛盾,进一步推进了种草养畜进程。

1.1.3 草食畜牧业配套技术推广情况 草食畜牧业配套技术有新突破。(1)良种繁育技术有突破:全县共建牛冻改点11个,完成肉牛杂交改良配种2 771头,其中冷配1847头,占66.7%。已建纯种努比羊繁育核心群场一个,引进纯种努比羊876只,完成肉羊杂交改良配种9 923只,其中努比羊配种2 977只,占30%;(2)规范化养殖技术有突破:2006年以来,大力推行“规范化羊舍建设、规范化良种繁育、规范化饲草饲料生产、规范化舍饲、半舍饲圈养、规范化分群饲养、营养调控、规范化疫病综合防治、规范化科技培训”等技术。完成标准羊舍建设18 184 m2,标准牛舍建设5 800 m2,举办科技培训20期2100人(次)。(3)疫病防制工作有突破: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了县、乡、村3级动物防疫体系,做到了设备、人员、方案3到位,提高了动物疫病综合防制水平,有效降低了疫病的发生和死亡率。

1.2 存在问题

1.2.1 马龙县县小、人口少,草食畜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存栏基数小,未能列入国家、省肉羊、肉牛产业带和生产基地,缺乏国家、省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加之马龙县地方财政收支逆差过大,投入少,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肉羊肉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难以实现产业升级。

1.2.2 产业化层次低。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刚起步发展,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很难形成产业基地优势。

1.2.3 科技信息服务滞后。乡、村2级尚未建立科技信息平台,服务网络不健全。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仅限于单项的、局部的、常规的,而高新的、系列配套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少,从而影响了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4 缺乏市场引导。全县还没有1个功能齐全的牛羊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市场信息不畅,也缺乏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新引进的马龙县宏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富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市场引导。

2 草地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安全、效益、发展”并重的方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区域推进、扶持到场、建设产业”的思路,坚持“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免疫程序化、设施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养殖专业化”的6化标准,创新经营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围绕马龙黑山羊特色产业和“云南黑山羊美食之乡”,突出发展黑山羊特色产业,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加快家庭分散式的传统养殖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转变。树立“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理念,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把草食畜牧业建成马龙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2 草地牧业发展目标

县人民政府制定了黑山羊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肉牛出栏30 000头,与2010年相比增加12 000万头,年均递增10.7%。肉羊出栏180 000只,与2010年相比增加51 000只,年均递增6.9%。畜牧业产值6.6亿元,年均递增10%。

2.3 草地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3.1 强化领导,提高认识,营造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良好氛围

2.3.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林业局、农业局、科技局、扶贫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黑山羊及肉牛产业化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黑山羊及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督促指导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并组织对黑山羊及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黑山羊及肉牛产业发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县畜牧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黑山羊及肉牛产业技术实施小组,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年度实施计划,协同各乡(镇)完成各项技术服务工作。

2.3.1.2 提高认识,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主导”意识。要抢抓机遇,把黑山羊产业和肉牛产业作为马龙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进一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重视,切实增强全县上下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3.2 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进程

2.3.2.1 引进龙头,带动发展。2009年4月,马龙县宏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2 000只规模的大庄乡纯种努比羊核心群场,建设标准化羊舍5 000 m2,引进纯种努比种羊758只。2009年10月,引进了富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拟建占地22 hm2,常年存栏肉牛10 000头,年出栏育肥牛40 000头,活牛交易市场7 000 m2及5 000头规模屠宰加工厂的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马鸣)基地,现公司已完成投资1 34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6 000 m2,肉牛存栏930头。在标准化建设、品种改良、科学养殖带动发展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3.2.2 政策支持,发展大户。在黑山羊产业上,2006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按照《畜牧法》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源发[2007]220号文件)精神,对兴办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业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审批手续。县人民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 105.28万元,连续4年对黑山羊产业进行扶持,县畜牧局统一选购种公羊下放给规模养羊户,并根据实际适时串换使用。在肉牛产业上,对建标准化牛舍500 m2、饲养规模100头(其中能繁母牛50头以上)养殖大户,给以适当的补助。

2.3.3 依托协会,大力发展“公司+协会+农户”互惠互利的养殖模式

2.3.3.1 发展“公司+协会+农户”互惠互利的养殖模式,推进产业化进程。2006年8月,成立了以畜牧兽医科技人员、黑山羊养殖大户、营销大户为成员的“马龙县黑山羊养殖协会”,现有会员1 786人。县黑山羊养殖协会,依托黑山羊龙头企业马龙县宏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即在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由公司提供纯种努比羊基础母羊6只和公羊1只给农户饲养,公司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基础母羊款,并对因疾病死亡基础母羊只给予50%~100%不等的补偿,所产羔羊在70 d~90 d断奶后由公司按保护价回收,对发展好的农户实行奖励,按每只基础母羊每年交公司1.5只小羊为基数,每超1只奖50元,饲养期限五年,五年期满淘汰基础母羊,收益双方各占50%,公司还免费提供技术咨询,不定期进行配种、饲养及医疗技术培训等跟踪服务。降低了养羊户养殖风险,调动了广大养羊户的积极性,增加经济效益。

2.3.3.2 强化服务,提升养殖水平。以协会为核心,将科技推广与产、销紧密结合起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现场指导、以会代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省、市草地动物专家传授规范化饲养技术知识,组织养殖户互相参观、学习、交流。协会召开会员大会,及时总结当年黑山羊产业发展工作和拟定下步发展建议,通过协会为马龙县黑山羊养殖出谋划策。

2.3.4 强化监督,实行领导挂钩和科技人员挂钩联系养殖户的责任,建立奖惩机制

2.3.4.1 完善监督体系。成立以县人大领导为组长,县人大各委(室)负责人和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8个黑山羊产业发展行动督促检查小组,分别对各乡(镇)黑山羊产业发展进行全程协调、跟踪、督促和检查验收。对规模养殖场(户)实行县、乡级领导和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奖惩机制。

2.3.4.2 畜牧科技人员实行挂钩联系制度。(1)对达50只以上的黑山羊养殖规模户,实行科技人员定点、定户、定人挂牌联系。(2)依据《马龙县黑山羊养殖统计手册》、《马龙县黑山羊养殖科技人员入户指导记录手册》做好各项科技指导及服务工作,规定每年入户指导不低于10次,每次入户指导有记录,有养殖户签名。(3)实行科技人员交纳风险抵押金考核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

2.3.5 开发饲草资源,发展舍饲厩养,全面推进种草养畜进程

种草是马龙县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核心,树立并倡导“立草为业、种草先行、草当粮种”的新思想,依靠科技,大力实施“草畜配套”工程和“引草入田”战略,充分开发利用马龙县草山草坡和农作物秸杆资源,巩固发展人工草地建设,大力发展农闲田(地)优质牧草种植,推广草田轮作、粮草套种、林间种草、青贮氨化等技术,发展优质饲用粮和饲草生产,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增强饲草饲料供应能力。加大以牛羊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力度,发展舍饲、半舍饲厩养,改变传统饲养方式,有效推进种草养畜进程。

2.3.6 加强疫病防疫,保障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和《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站项目》的建设,健全县、乡、村3级尤其是村级动物防疫体系,配备了动物疫病监测设备,做到了设备、人员、方案3到位,提高了动物疫病综合防制水平,保障了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2.3.7 抓好良种选育,夯实发展基础,争创知名品牌

抓好黑山羊品种改良,做好黑山羊提纯复壮,有计划地引进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试验,有效提高马龙县黑山羊品质和生产性能,2007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马龙黑山羊”商标注册申请,2009年12月,马龙县被授予为“云南黑山羊美食之乡”荣誉称号。

综上所述,马龙县草地草资源丰富,草食畜基础较好,政策措施到位,服务到家,促进了黑山羊产业发展快速和肉牛产业稳步发展,在农业中的比重和贡献不断提高和增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化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对促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

猜你喜欢

草食黑山羊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肉牛口炎咋防治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草食畜牧业有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