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畜禽粪尿污染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2011-02-12蔡同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1期
关键词:粪尿粪污畜牧业

蔡同添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畜牧兽医站,宿迁 223800)

近年来,由于畜禽规模养殖发展速度迅猛,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各地区虽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提出适度规模发展畜牧业思路,加大对规模场环境污染治理,但收效甚微,为从根本上治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解决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畜牧场粪尿污染分析

1.1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能力有限

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仅有少数养殖场建造了能源环境工程,对粪污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有限,由于粪尿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的规模养殖场的周围臭气冲天、蚊蝇成群,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少数地区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流行,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畜牧场排泄物中的有害成分

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微生物和药物以及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物,它们是污染土壤、水源的主要有害成分,大量有机物的排放使畜禽场污物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急剧上升,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BOD6~80,COD150~200)。此外,在生产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为提高畜禽生产速度而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标部分也随畜禽粪尿排出体外;规模化畜禽场用于清洗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则直接进入污水,上述各种有害物质,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便会对土壤和水源构成严重的污染。同时畜禽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酚、吲哚、粪臭素、甲烷和硫酸类等也对畜禽场自身环境和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1.3 畜禽场排泄物的主要危害

1.3.1 土壤的营养富积 畜禽饲料中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经消化吸收后多余的随排泄物排出体外。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播撒到农田中去,长此以往,将导致磷、铜、锌等其他有害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富积,从而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1.3.2 水体污染 在谷物饲料、谷物副产品和油饼中约有60%~75%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畜禽体内缺乏有效利用磷的植酸酶,使之对其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有限,导致饲料中大部分的氮和磷由粪尿排出体外。。未经处理的粪尿一部分氮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氮含量,严重的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的大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河道,造成更为广泛的污染,致使公共水系中的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2 处理畜禽场污染的途径

通常处理技术和方法包括粪便的干处理、堆肥处理、固液分离处理等。饲料化处理、沸石吸附恶臭气等处理技术以及干燥法、热喷法和沼气法处理等,这些技术在治理畜禽粪尿污染上虽然都有一定效果,但一般需要较高的投入,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处理方法就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通过多种措施,实行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养畜生产的环境污染。

2.1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

集约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核心问题有2个:(1)畜禽粪尿的污染;(2)空气的污染。通过科学选址,合理规划以保证畜禽场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规划时应将畜禽场建在远离城市、工业区、游览区和人口密集区。选址时要使畜禽场远离村庄,并与主要干道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000 m以上)。避开地下生活水源及主要河道,场址要保持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池塘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

2.2 根据周围农田对污水的消纳能力,确定养殖规模

发展畜牧业应从当时实际出发,考虑近期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和载畜量,确定适宜的生产规模,切忌盲目乞求规模,造成先污染再治理的劳民伤财的被动局面。目前,畜禽场粪污直接用于农田,实现良性物质循环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畜禽场的建设规模要与周围农田的粪污消纳能力相适应,按一般施肥量(每亩每茬10 kg氮和磷)计算,如:1个万头猪场年排出的氮和磷需至少300 hm2年种2茬作物的农田进行了消纳,如果是种植牧草和蔬菜,多次刈割消纳的粪肥污量可成倍增加,可有效消纳粪尿中的氮和磷。此外,畜禽场粪水与养鱼生产结合起来,综合利用,也可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农牧结合起来,种养结合和牧渔结合,可以实现良生循环。

2.3 加强领导,制定保护性政策,增强环保意识

在现代化畜禽建设中,既要考虑先进的生产工艺,又要按照环保要求,建立粪污处理设施,更重要是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畜禽规模养殖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性政策,利用行政手段,实行环评报告制,纳入畜禽规模场建场必须一项准入门槛,强化环保意识。

2.4 因地制宜,节约利用地方水源

通常对于大中型畜禽场粪污处理的方法:(1)综合利用;(2)污水达标排放。对于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场、村庄和广阔土地的单位,采用“综合利用”的方法。在水资源相对溃乏条件下,又要根据实情因地制宜,在规模畜禽场建设上可按照粪水分离工艺进行设计,将畜禽便单独收集,不采用水冲式生产工艺,昼减少冲洗用水,继而减少污水排放总量。

2.5 科学制定饲养标准,合理饲养

畜牧业的污染主要来自畜禽的粪、尿和臭气以及动物机体内有害物质的残留,究其根源来自于饲料,按“理想蛋白质”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采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来进行了氨基酸营养上平衡,代替一定量的天然蛋白质,可使畜禽粪尿中氛的排出减少50%左右,除此之外,也可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通过调节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自仿生长繁殖,对提禽饲料的利用率作用明显,可降低氮的排泄量29%~25%。

2.6 合理种植中草药,减少有害气体污染

利用畜禽场空地,种植净化环境中草药材,可吸纳空气中的臭气及有害气体。如:一种丝兰属植物,它的提取物的2种活性成分,一种可与氮气结合起来,另一种可与硫化氢气体结合,因而能有效地控制臭味,同时也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污染。

猜你喜欢

粪尿粪污畜牧业
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耕地负荷分析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异位发酵床猪粪尿处理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