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特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源性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的富集及其在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2011-02-11李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免疫抑制

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特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源性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的富集及其在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西班牙科学家发现,通过特异性抑制SMAD-2/3信号通路,能从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中有效地富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通过此法获得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ESC-MSCs)形似成纤维细胞,表达MSCs的表型,即CD73+CD90+CD105+CD44+CD166+CD45-CD34-CD14-CD19-HLA-DR-。对hESCs进行抑制SMAD-2/3信号通路的处理,培养28天后,培养体系中具有多能性的MSCs数量显著增加(gt;42%)。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ACS)分离得到CD73+CD90+hESC-MSCs,建立该细胞系并对其长期培养。在维持MSCs形态和表型的前提下, hESC-MSCs的生长速度均比体细胞源性MSCs快。此外,在体外培养和体内实验中,这些细胞表现出向骨、脂肪和软骨组织分化的潜能,以及免疫抑制和抗炎的特性,在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中具有治疗作用。有趣的是,这种有效的富集方法在个别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上不能重复。综上所述,此研究揭示了从hESCs分化为多能MSCs的可能机制,而这种hESC-MSCs能抑制免疫和抗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Stem Cells, 2011, 29(2):251-262(李丽娜)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免疫抑制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