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探讨

2011-02-11魏恩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托幼口病传染病

魏恩强

(吉林省抚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抚松 134500)

当今传染病占全球死亡病因之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类在遭遇了SARS、禽流感之后再次遭到甲型H1N1流感的猛烈袭击。除此之外,埃博拉、艾滋病、流行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每天在威胁和吞噬人们的生命。声声瘟疫警报的鸣响,我们需要深深思索,该怎样应对频频袭来的全球爆发性传染病的严峻挑战?当瘟疫袭来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保护健康?夏日炎炎,手足口病又进入高发季节。这种急性传染病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威胁。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传染病,没有地域性。1981年中国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1986和1998年分别在天津和深圳发生爆发两次大规模手足口病,此病随即为人们所关注[1]。因此要提高居民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做好对其研究与防控措施的探讨。

1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目前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该病在夏季比较常见,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在1~5岁儿童可以出现散发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这种病毒除侵袭婴幼儿外也可在较大儿童或成人中流行,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个别危重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2]。

人与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在患病期间,其口鼻分泌物、粪便、皮肤疱疹及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医疗器具等都具有传染性。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手足口病不发生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因手足口病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但口腔内、手、足等处的疱疹破溃时,要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2 预防与控制

2.1 提高居民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和能力

2.1.1 专家建议: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讲究卫生

讲清洁、讲卫生是预防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据悉,成人一般不发病,但是也能被感染,也会传播病毒。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预防。要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婴幼儿、儿童,包括大人、家长,饭前、便后和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居室通风,勤晒衣被。同时,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或者是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一旦孩子生病出现发烧或者出现皮疹这些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诊[3]。

2.1.2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有必要在每天早晨对孩子做晨检,患儿在发病前一两天会有发热症状,一般会在38℃左右,而且手、足、口、臀4个部位会出现皮疹。皮疹有一个特点就是,感觉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口腔中的疱疹溃烂以后,才会感觉比较疼。这种疹子有不痛、不痒、不结痂等特点,容易被忽视,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平时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发现孩子有上感等症状一定不要乱用药,要到正规的定点医院去检查治疗。

2.1.3 托幼机构要完善晨检制度、缺课制度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老师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因为平时老师接触的是不同的孩子;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两例或两例以上患儿的,建议整个班级的学生停课十天;三个班级累计出现十例以及十例以上,经评估机构评估,整个托幼机构停课十天。

2.2 防控措施

2.2.1 提前部署,积极应对。疾控中心要处于疫情常规监测防控状态,及时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将防控关口前移,切实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防控措施的落实,不断强化学校、托幼机构晨检和消毒等措施。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早组织医疗、防保和校医等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制知识培训,提高疫情监测、防控和处置能力。及时印发手足口病防控明白纸发放到幼儿及学生家长等重点人群手中,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疫病发生和传播。

2.2.2 多措并举,确保实效。根据手足口病不同时期流行特点,疾控中心要分期对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不同阶段防控要点,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防制知识水平。疾控中心组织成立专业检查督导小组,在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前和流行期间,对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制工作进行即时检查指导,对晨检、消毒、疫情报告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时限期整改[4]。

2.2.3 突出重点,控防结合。疾控中心安排专人每天对全县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发病情况上报中心领导,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中心对报告发生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对患儿家庭、学校、托幼机构及所在村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及时有效处置疫情,严密实施防、控相结合的措施。

2.2.4 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卫生、教育等部门实行工作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检和消毒制度,组织专业队伍,对医疗机构、小学和托幼机构、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指导,重点对儿童玩具、日常用品、食具及公共设施等重点物品和环境消毒等给予技术指导,开展散居儿童的摸底登记、健康观察和重点物品消毒,严防重点区域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广泛开展手足口病及其它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防控意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宣传栏、健康处方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咨询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5]。

2.2.5 开展爱卫运动,创造优良环境。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健康防病知识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届及群众广泛参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解决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城乡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2.2.6 加强值班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固定专人每天4次定时浏览疫情网络报告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向,认真分析疫情变化趋势,为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置疫情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城市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与毗邻地区互通信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总之,针对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形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按照“高度重视、有序应对、广泛发动、科学防治”的工作方针,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防治、全民防控”的防控体系,全面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1]关佳倩.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205-206.

[2]王利,张郑响.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54-57.

[3]周涛,马力忠,付四毛,等.手足口病患者体液免疫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18):2436.

[4]张绿洲.某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73.

[5]刘新凤,杨筱婷,刘海霞,等.社区居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6):93-94.

猜你喜欢

托幼口病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0~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和浩特:幼儿不可私自带食品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