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炽盛证不明原因发热24例

2011-02-11代兴斌魏学礼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0期
关键词:牛黄丸安宫热毒

代兴斌 蒋 楠 魏学礼 马 兰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炽盛证不明原因发热24例

代兴斌 蒋 楠 魏学礼 马 兰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发热 安宫牛黄丸 热毒炽盛证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者[1],为目前内科常见的疑难疾病。笔者在对不明原因发热进行辨证论治过程中,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内炽证病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2008年3月-2010年8月无锡市中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文献[2]: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排除对试验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或精神异常者;依从性差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 9 例;年龄 18~78 岁,平均(41.2±9.80)岁;病程 21~185d,平均46.50d。所有患者每日常规测量腋温4次(上午6:00、10:00,下午 2:00、6:00),体温波动于 38.5~40.2℃,平均 38.8℃;其中体温 38.5~39.0℃ 19 例,39.1~40.0℃ 3 例,超过 40.0℃ 2 例。 均经临床观察、详细检查(包括影响、血清学、细菌学、体液、骨髓、组织活检等)及诊断性治疗(抗感染、抗结核、抗风湿等)未明确诊断,且治疗无效。

1.2 治疗方法 予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1/2粒,溶于50mL温开水顿服,每日2次。高热(39.1~41.0℃)患者,同时予物理降温处理(酒精擦浴额头、腋下、腹股沟)。治疗过程中,予以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原则上均不使用其他对体温、血象、免疫功能等有影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7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有效者继续服用3d巩固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本参考有关文献[4]制定。治愈:每日最高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0~37.2℃),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1个月随访无复发者。好转:每日最高体温降至37.2~38.0℃,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或体温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体温和症状又有反复。未愈:体温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本组24例,治愈13例,有效7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3.33%。其中2例最快为用药3d后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最慢为第24日治愈,平均退热时间(9.46±2.80)d。所有患者均坚持至疗程结束,最长服药时间约6周,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1例患者食欲下降,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FUO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难以明确诊断,反复治疗无效,因此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其诊治应遵循 “个体化医疗”原则[5]。而中医治病着眼宏观,注意整体,辨证治疗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有一定优势[6]。现代医学认为,不明原因发热以感染(细菌、结核、真菌、病毒等)和非感染性(结缔组织病、肿瘤等)为主,但部分患者始终不能明确病因,使得治疗被动、棘手。目前,中医多从内伤发热论治不明原因发热,认为气、血、阴、阳诸虚所致为虚证,邪留半表半里、气郁、血瘀、湿滞、疮毒等属实证[7]。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当今人们的体质乃至病理生理特点、疾病传变都较以前有很大不同,导致疾病性质实证增多[8]。中医认为,发热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不明原因发热是热毒蕴积体内的外在表现,热毒可由六淫过甚转化而成,或外邪内侵,蕴久成毒,或长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药毒(抗生素、抗结核以及激素等)导致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机体生理或病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蕴积体内,邪气亢盛,败坏形体而化生。临床上部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常表现为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渴饮冷,便秘溲赤,或斑疹吐衄,或神昏谵语等,辨证属于火热炽盛。所以,热毒炽盛是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病机特点。同时,热毒蕴伏,炼液为痰,血行涩滞,凝聚为瘀,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所以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多病程日久,多兼夹痰瘀之候,使热邪难于消退。痰、瘀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瘀交阻,相互搏结,日久不解,终酿热毒。如此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决定了不明原因发热的治疗难度。宋氏[9]也指出,在不同原因的发热中尤应注意痰瘀之邪的致病作用。

笔者根据不明原因发热的上述病机特点,选择温病名方安宫牛黄丸热毒痰瘀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宫牛黄丸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病症。方中牛黄苦凉、清泻、芳香,清心、凉肝、祛痰、开窍,其主要成分含胆汁色素和胆汁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牛黄具有镇静、抗惊厥及解热作用,家兔口服牛黄能显著增加血内的红细胞,有解毒作用。同时牛黄还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麝香辛香走窜,开窍通闭,活血通经,开经络之壅遏。麝香亦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10]。珍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祛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具有明确的解热作用[1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治疗小儿感染性、非感染性和不明原因的高热[12]、顽固性癌性高热[13]、农药中毒引起的高热[14]症均有显著疗效。

笔者以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炽盛证FUO进行了初步临床试验,并对有关机理做浅要探讨,以此能够发挥中医药在疑难重症中的优势,为FUO的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9-748.

[2]盛瑞媛.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784-7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

[4]王磊.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不明原因发热10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2006,6(2):70.

[5]李玉梅,邱迟娥,高虹.97例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03-104.

[6]晏桂华,侯全忠,黄天新.辨证治疗不明原因长期发热46例[J].新中医,2005,37(5):73-74.

[7]李红梅.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辨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7):16-19.

[8]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592-594.

[9]宋秀明.浅谈不明原因发热的辨证治疗[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2):106.

[10]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4-405.

[11] 王金华,叶祖光.安宫牛黄丸研究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9-22.

[12]虞坚尔,邱根祥,唐为勇,等.安宫牛黄丸在儿科临床的再运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5):18.

[13]陈峰霖,于海平,翟绪进,等.安宫牛黄丸治疗顽固性癌性高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7(9):545.

[14] 黄金平.安宫牛黄丸治疗农药中毒[J].浙江中医杂志,1985,20(8):376.

R255.1

B

1004-745X(2011)10-1695-02

2011-03-09)

猜你喜欢

牛黄丸安宫热毒
假药
安宫牛黄丸能救命
安宫牛黄丸治脑卒中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Meta分析
妇女产后止血安宫颗粒的药学应用初步研究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