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丸合方应用札记

2011-02-10

中医药通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丹皮桃仁小柴胡

● 王 付

桂枝茯苓丸合方应用札记

● 王 付*

桂枝茯苓丸既能辨治妇科疾病,又能辨治非妇科疾病,如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乳腺增生,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肝硬化,与桃核承气汤合方辨治银屑病,与四逆散合方辨治脑动脉硬化,桂枝茯苓丸、四逆散与海蛤汤合方辨治免疫性不育等。

桂枝茯苓丸 小柴胡汤 桃核承气汤 四逆散 海蛤汤 临床应用

桂枝茯苓丸是张仲景辨治“妇人宿有癥病”的著名方,运用桂枝茯苓丸既能辨治妇科疾病,又能辨治非妇科疾病。于此试将临床应用治疗体会略述于次,以抛砖引玉。

1 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乳腺增生

病例 徐某,女,31岁,郑州人。5年前发现乳房胀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右侧甚于左侧。数经中西药治疗,症状均有效改善,但停药不久,诸症又作,近因乳房疼痛明显而前来诊治。刻诊:乳房胀痛,因情绪不佳加重,经期刺痛窜痛,表情沉默,经期夹血块,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略涩。辨为少阳郁热夹瘀证,其治当清少阳,理血脉,调气机,给予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加味:柴胡 24g,黄芩 10g,半夏12g,党参 15g,生姜 10g,桂枝 12g,茯苓 12g,桃仁 12g,丹皮 12g,白芍12g,大枣 12枚,薤白 24g,炙甘草10g。6剂,第1次煎5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分3服,每日1剂。二诊:乳房胀痛有好转,又以前方6剂,服用方法同前。三诊,经期乳房略有轻微刺痛,经期未夹血块,又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证消除。之后,复以前方研为粉状,每次10g,每日分3服,以巩固治疗3个月,经复查,乳腺增生痊愈。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体会 根据乳房胀痛,表情沉默辨为少阳气郁,再根据经期刺痛辨为瘀,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辨为郁热,以此选用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加味。方中柴胡、黄芩清郁热,理气机;半夏、生姜辛开苦降,调理气机;桂枝通经化瘀;桃仁、丹皮活血化瘀;茯苓渗利瘀浊消肿;白芍益血,兼防化瘀伤血;薤白通阳宽胸行气;党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帅血而行。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2 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肝硬化

病例 鲁某,男,52岁,烟台人。有慢性乙肝20余年,肝硬化6年余,经常服用中西药,可病症未有明显好转。半年前因吐血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稳定,经检查,小三阳,谷丙转氨酶210U/L,谷草转氨酶245U/L,球蛋白略高于白蛋白,彩超检查:肝硬化、肝实质弥漫性损伤。刻诊:胁下痞塞,脘腹胀满,情绪低落,口苦,倦怠乏力,易于疲劳,大便不调,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边紫,苔黄略腻,脉沉细涩。辨为少阳胆热,瘀血阻脉证,其治当清热调气,益气活血,给予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加味:柴胡24g,黄芩 10g,半夏 12g,党参 15g,生姜 24g,桂枝 10g,白芍 10g,丹皮10g,桃仁 10g,茯苓 10g,茵陈 24g,大枣12枚,炙甘草10g。20剂,第1次煎5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电话联系):服药后胁下痞塞、脘腹胀满减轻、口苦消除,又以前方治疗30剂。三诊(电话联系):服药后转氨酶恢复正常、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又以前方治疗30剂。之后,以前方每3天服2剂中药治疗半年。经化验及B超复查,乙肝小三阳转为仅表面抗原阳性,轻度肝硬化。四诊:服药后诸证基本消除,仍有疲劳,以前方加黄芪20g,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3服,以巩固治疗效果。随访2年(经常电话联系),病情稳定,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胁下痞塞、情绪低落辨为少阳胆郁,倦怠乏力、易于疲劳辨为气虚,因舌质暗红边紫、脉沉细涩辨为瘀血,苔黄略腻辨为夹热,以此选用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加味。方中柴胡、黄芩清解苦降,透达郁热;半夏、生姜辛开苦降,调理气机;桂枝辛散温通散瘀;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白芍益血敛阴;茵陈、茯苓渗利瘀浊;党参、大枣、甘草补益中气,顾护脾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治疗效果。

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既能辨治乳腺增生又能辨治肝硬化,其病种虽不同,但其病变证机则相同,所以合理应用同样能取得预期治疗目的。

3 桂枝茯苓丸与桃核承气汤合方辨治银屑病

病例 陈某,男,22岁,洛阳人。有多年银屑病病史,在1年前内服、外用西药,银屑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近半年来皮疹增多,瘙痒加重,故专程前来诊治。刻诊:四肢、胸背、腹部及头均有皮疹且凸出皮肤,疹呈鲜红,大成片状,小如黄豆,瘙痒明显,脱银白色屑,心烦急躁,大便干结,舌红边暗,苔黄略腻,脉沉涩。辨为瘀热浸淫证,其治当泻热祛瘀,活血化瘀,给予桂枝茯苓丸与桃核承气汤合方加味:桃仁 10g,大黄 6g,桂枝 10g,芒硝 6g,茯苓 15g,丹皮 15g,赤芍15g,白芍 15g,花椒 6g,生地 15g,玄参15g,生甘草6g。12剂,第1次煎3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皮疹略有好转,大便通畅,又以前方12剂。三诊:瘙痒不明显,又以前方12剂。之后,以前方因病情变化适当加减变化治疗6个月,皮疹恢复正常,唯有皮疹处颜色略深,以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巩固治疗半年。随访1年半,银屑病未再复发。

用方体会 根据皮疹且凸出皮肤辨为瘀,大便干结辨为热结,因心烦急躁辨为血热,以此选用桂枝茯苓丸与桃核承气汤合方加味。方中桃仁活血化瘀;大黄、芒硝泻热祛瘀;桂枝通经散瘀;丹皮、赤芍、白芍清热凉血,补血活血;生地、玄参清热益阴凉血;茯苓渗利湿浊;花椒温化止痒;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又,治疗银屑病必须重视饮食结构,不能食辛辣、少食牛羊肉,海鲜类尽可能少吃,若有食辛热食物,则当服用清热泻火一类中药,防止病证复发。

4 桂枝茯苓丸与四逆散合方辨治脑动脉硬化

病例 彭某,男,65岁,开封人。有10年高血压病史,3年前又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近因头晕头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头痛,头晕,目困胀,心烦急躁,不欲言语,心情郁闷,失眠多梦,大便不调,舌质红边夹瘀斑,苔薄略黄,脉沉涩。辨为肝郁气逆,瘀血阻滞证,其治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给予桂枝茯苓丸与四逆散合方加味:柴胡12g,枳实 12g,白芍 12g,桂枝 12g,茯苓12g,桃仁12枚,丹皮 12g,川芎 15g,龙骨 18g,牡蛎 18g,紫石英18g,炙甘草 10g。6剂,第 1次煎3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头痛、头晕好转,又以前方6剂。三诊:目困胀基本消除,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症得以解除,复以前方治疗30余剂。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3服,以巩固治疗效果。随访 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头痛、头晕、心情郁闷辨为肝郁气逆,再根据舌质瘀斑、脉涩辨为瘀,以此选用桂枝茯苓丸与四逆散合方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枳实理气降逆;白芍柔肝缓急;桂枝通经散瘀止痛;桃仁、丹皮、川芎活血行气止痛;龙骨、牡蛎、紫石英潜阳降逆,重镇安神;茯苓渗利安神;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治疗效果。

5 桂枝茯苓丸、四逆散与海蛤汤合方辨治免疫性不育

病例 杨某,男,31岁,郑州人。结婚4年,在2年前检查精子凝集试验、精子制动试验、免疫珠试验,诊断为免疫性不育,服用中西药,可未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经其朋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婚久不育,急躁易怒,口淡不渴,手足不温,畏寒怕冷,早泄,大便溏泄,舌质黯淡夹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涩。辨为肝郁阳虚瘀阻证,治当疏肝解郁,温补阳气,活血化瘀,给予桂枝茯苓丸与四逆散、海蛤汤合方加味:柴胡 12g,枳实 12g,白芍12g,海马10g,蛤蚧1 对,桂枝12g,茯苓 12g,桃仁 12g,牡丹皮 12g,沉香 2g,巴戟天 12g,附子 10g,炙甘草12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3服。二诊:手足温和,减附子为6g,以前方6剂。三诊:大便正常,以前方6剂。四诊:急躁易怒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明显减轻,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较前又有减轻,以前方6剂。七诊:诸症悉除,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30余剂,经复查:抗精子抗体阴性。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服,治疗3个月。随访半年,其妻已怀孕。

用方体会 根据急躁易怒辨为肝郁,再根据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阳虚,因舌质黯淡夹瘀紫辨为瘀血,又因脉沉弱涩辨为气虚夹瘀,以此辨为肝郁阳虚瘀阻证。方以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以海蛤汤温补肾阳;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沉香降气纳肾;巴戟天温补肾阳;附子温壮阳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王付(又名王福强),男,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被连续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伤寒杂病论思辨要旨》等著作30余部,临床诊治多种疑难杂病。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450008)

猜你喜欢

丹皮桃仁小柴胡
桃仁和酒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3种丹皮酚凝胶经皮渗透性能的比较
嘴唇干裂用桃仁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