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假设连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1-02-09陈丽马贝加

关键词:复句虚词连词

陈丽,马贝加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汉语假设连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丽,马贝加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汉语假设连词研究自袁仁林的《虚字说》已经经历了4个世纪的探索,取得了众多成果。综观汉语假设连词的已有研究成果,仍然存在重描写而轻解释,对假设连词的界定不明确,对假设连词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了假设连词与假设复句的关系等问题。今后可以适当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汉语假设连词的来源及成因进行探讨,推进研究的深入化。

假设连词;假设复句; 虚词释义;《虚字说》;向熹

假设连词在甲骨文时期还没有出现,直至先秦时期始有使用。前人对假设连词已作一定程度的研究,多散见于一些语法、词汇专著里,也有一些专题讨论的论文,从来源、形式、语音、功能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已有的成果也是未来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基础。本文就前贤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已有研究成果的形式

这里,我们仅对虚词专著和语法史专著的研究进行叙述,专题论文暂不涉及。

(一) 虚词专著

袁仁林(1710)的《虚字说》、刘淇(1711)的《助字辨略》、王引之(1819)的《经传释词》、杨树达(1954)的《词诠》、裴学海(1954)的《古书虚词集释》、杨伯峻(1981)的《古汉语虚词》、何乐士(1985)的《古汉语虚词通释》、俞敏监修、谢纪锋(1992)编纂的《虚词诂林》、王海棻等人(1996)所编《古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古汉语研究室(1999)编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都是研究虚词的语文工具书,其中均对假设连词的用法进行了描写。

张相的《诗词曲语词汇释》和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都从词汇(训诂)角度对部分假设连词进行了解释。

虚词词典或训诂著作的释义,为我们了解一个词的各种虚词功能提供了帮助:但只限于平面的描述,缺少各种虚词功能之间历时的发展联系,探讨虚词功能之间的历时发展关系也正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

(二) 语法史专著

王力(1980)的《汉语史稿》在《介词和连词的发展》一节中就未曾提到假设连词,可见对假设连词的发展尚不够重视。潘允中(1982)的《汉语语法史概要》中也未提及假设连词。

向熹的《简明汉语史》对上古、中古、近代汉语中假设连词的用法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并涉及到假设连词的发展,为我们勾勒出了假设连词发展的大致轮廓[1]。

柳士镇对南北朝时期连词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总结了这一时期连词发展的特点,认为:“连词有悠久的历史,远在甲骨文中就产生了一些连词形式,此后又得到较大发展,先秦两汉时期已经形成数量众多的连词体系。由于连词本身既没有实在的词义,又较少形态上的变化,因而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连词形式的不断增多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连词的运用有四个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淘汰了一批意义重复的连词,整个体系呈简化趋势;二是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连词,以及新生的连词后缀“复”;三是前期已经较常出现的连词同义复用,此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四是某些固定使用的词组逐渐凝定为双音节连词。”[2]柳先生已经开始从历时发展角度对连词的产生演变情况做考察。另外,他还对此期新产生的假设连词“脱”和开始频繁使用的假设连词“自”进行了描写。

蒋冀骋、吴福祥对唐至清这一段的连词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倘若”、“假如”、“若是”、“如果”;“要、要是”;“万一”等假设连词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作了一定的研究[3]。

以上是一些汉语语法史或断代史对汉语假设连词的概述性描写,此类著作主要是描写性质的,为我们了解汉语假设连词的产生、发展和使用的大致轮廓打下了基础。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内容

(一) 假设连词来源的研究

1. 整体研究

太田辰夫简要讨论了“假如”“假使”“如果”“若是”“要、要是”“若要”“倘或”“倘然”等几个表假定的双音节连词的来源和使用情况[4]。

蓝鹰对上古单音连词的来源作了探讨,并从来源上将上古假设连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源于副词的“微、诚、果、苟、即、既、意、抑、其、将、为”等;一类是来源于动词的“如、若、假、借、使、令”等。他认为假设连词形成的条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本身词汇意义与假设不搭界,由于长期在假设语境中使用而获得其义;其二是本身的词汇意义直接或间接与假设命题有关,在假设语境中使用,假设含意得以强化并实现连词的转化[5]。蓝先生强调了语境在假设连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兼及源词与假设连词之间语义上的联系,是较早、较全面讨论假设连词来源的文章,但对假设连词产生的其它因素及演化过程未作详细的考察。

董志翘、蔡镜浩的《中古虚词语法例释》是一部专门研究虚词语法的著作,与以往研究虚词的专著不同的是该书不仅对虚词的语法现象进行描写,还对其历史来源进行了追溯,是目前对中古虚词研究最为系统的一部著作[6]。

周刚的《连词与相关问题》是一部研究连词的专著。除了对现代汉语连词进行研究外,在“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章中也从历时的角度对上古(殷墟——两汉)、中古(魏晋——唐中叶)、近代(晚唐——清中叶)、近代至现代过渡(清中叶——清末、民国初年)四个时期连词的发展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归纳了汉语连词发展的特点,给我们呈现了整个连词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大致脉络。并从历时方面对现代汉语常用的假设连词“倘若、假如、如果、要、要是”等进行了探源式研究[7]。

何锋兵的《中古汉语假设复句及假设连词专题研究》是一篇专门研究中古汉语假设复句和假设连词的论文[8],其中对部分假设连词的探源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2. 个案研究

关于典型个案的研究,目前研究比较充分的是“使”和“要”等。

先看“使”的研究。解惠全、洪波、蓝鹰、徐丹、张丽丽都对假设连词“使”的产生过程作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假设连词“使”产生的具体时代,洪波首先明确提出产生于战国时期。

(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9]

张丽丽在《公羊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文献中均找到用例,由此判断最晚至战国初期条件“使”字句已形成。

(2) 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公羊传·隐公三年》)

(3) 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国语·吴语》)[10]

我们以为洪文所引之例近似假设连词,但不能排除泛义动词(致使义)的可能性,属于两可情况;张文所引乃是确凿的连词用例。据笔者目力所及,真正的连词“使”,直至战国末期尚不多见。

关于“使”的源词及演变路径,各家均认同假设连词“使”来源于使令动词。徐丹、张丽丽都提出“使令(使役)——致使(使动)”的发展路径。徐丹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兼及汉语“使”的语法化,理出了“使”字句发展的大致线条:“派遣——使动——假设”[12]。张丽丽明确提出“使役——致使——假设”的演变路径[10]。使役动词发展出致使用法(泛义动词)体现了“使”词义的泛化,为解释“使”发展为假设连词提供了语义基础。

关于“使”的句法和语义条件,解惠全最早涉及“使”的虚化,他认为动词“使”变为连词是在分句间实现的,并列举了能体现“使”的虚化阶段的三个例子:

(4)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5) 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韩非子·内储说上》)

(6)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三例的“使”都用在假设分句句首,例4中的“使”是实义动词;例5中的“使”似乎也可以解释为“让”,但它与下句的“则”照应使用,而且后面跟着一个主谓短语“吾法之无赦”,解释为连词亦合适;例6中的“使”是地道的连词[11]。解文已初涉连词“使”的源词和转化过程中的句法位置,但未解释转变的机制。

洪波进一步分析了动词“使”的句法分布和所在句子的句法语义状况。他认为动词“使”所处的兼语式“S1十使+Ol(S2)+V2+O2”中“Ol(S2)+V2+O2”段是可以独立成句的,这为“使”的虚化提供了句法条件。他还认为先秦时期,“使”字兼语式经常出现在假设复句的条件分句位置上,由于“使”构成的假设条件分句表示的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又由于某些句子中行为的使令者是不存在的,因而“使”字前头不可能出现主语(S1),这样“使”就处在句首的位置上,而它的使令意义也因为无使令者而弱化了。于是,假设意义逐渐依附于“使”’上,这导致它虚化为一个假设连词。洪文指出了连词“使”的源格式——兼语式,虚化的句法语义条件——主语不出现、使令者不存在[9]。但是,他没有涉及虚化的阶段以及导致虚化的因素及产生时代。

徐丹认为,“使”字句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主要动词动作性的减弱和“使”字句里主语“自主性”的消失[12]。

张丽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全面地提出了假设连词“使”产生的步骤和条件:

步骤1:“使”字句作话题或前提时,被重新理解为条件分句。

条件1:“使”字句用作话题或前提(语境上的条件)

条件2:“使”字句表非实然情境 (语态上的条件)

条件3:汉语中的条件分句不需要带条件连词 (句法上的条件)

步骤2:条件分句中的使役动词被重新分析为条件连词。

条件4:“使”字意义空泛 (语义上的条件)

条件5:“使”字前主语不出现 (句法上的条件)

条件6:“使”字居复句之首 (句法上的条件)

条件7:“使”字后接成分可独立成句 (句法上的条件)[10]

张文从语义、语态、句法、语境四个方面研究了“使”演变为连词的动因和机制,是研究连词“使”的产生原因方面最为全面、细致的一篇论文。但文章未对“使”的各种语义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探讨,这也是将来研究的重点。

关于“使”所在语境的研究,蓝鹰认为假设连词“使”源于动词,是在假定的语境中形成的[5]。蓝鹰的研究凸显了语境在假设连词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使”虚化的其它因素未作详细的考察。

张丽丽认为“使”出现在[话题−评论]或[前提−推断]复句中是其发展为条件连词的语境条件。张文更具体地提出了“使”所在的评论或推断语境,颇具创见,并举出了临界点的例子:

(7) 使民不安其土,民必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10]

但张先生未能区分“使”的词义、功能发展的阶段,对假设小句内部的句法结构发展也未做深入探讨。

前人的探索非常具有启发性,但“使令”和“假设”这两个义类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使”从动词到连词经历了怎样的语法化过程,在每一阶段上呈现了何种特点等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可以着眼于“使”在转变过程中各种变化出现的先后顺序,更为全面地分析“使”虚化的致变因素。

再看“要”的研究。

前人在“要”的语法化路径上已经达成共识,太田辰夫、蒋冀骋、吴福祥、马贝加、周刚均认为假设连词“要”从助动词(能愿动词)“要”语法化而来。

马贝加首先从语义上将汉代的能愿动词“要”分为四个小类:要1(表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肯定)、要2(表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揣测)、要3(表示对客观事理的评判)、要4(表示对事物的追求或希冀)。她认为假设连词“要”来源于表示主观愿望的“要4”。语义上“想要”做到的事,不一定做得到。因此,事件具有非真实性、假定性。能愿动词“要4”与假设连词“要”曾处于相同的句法结构中,并且出现过多解性。这说明两者在词义上有密切的联系[13]。

古川裕从认知角度对“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动词性的“要”字应该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各个成员之间有一条连续的语法化途径。形成这一系列语法化途径的语法动机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主观性”的作用,还有一条是“非现实性”的语义共性。并用示意图简单表示这个动态关系:

功能转变 [带体宾]→[带谓宾] →[带小句宾语]→[带分句]

词类转变 动词“要” →助动词“要” →连词“要是/只要”语法动机 [主观化]+[非现实性]语义转变 主语的意愿→义务

说话人的意愿→说话人的估计判断→假设[14]古文的多角度考察,较为全面、清晰地展现了“要”虚化为假设连词的路径和机制。

(二) 关于各假设连词间语音联系的研究

历史上,汉语假设连词具有庞大的同义词聚合群,各成员间存在一定语音上的联系。韩陈其首先对古汉语单音假设连词之间的音韵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古音韵出发,将其分为10组:“若”组、“苟”组、“藉”组、“倘”组、“其”组、“使”组、“有”组、“诚”组、“第”组、“向”组,并分别对各组成员的使用情况加以描写[15]。韩文的研究角度新颖,分组亦较科学,如“如”和“若”的源动词意义相同,声韵也有联系,但这样分有时会割裂源词之间的词义联系,如“使”和“令”的源词都是“使令”义动词,但却分别归入了“使”组和“诚”组,这样的分类方式,不利于观察类推的作用。关于假设连词间的语音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 关于假设连词形式特点的研究

韩陈其对古代汉语假设连词的形式特征作了研究,总结出假设连词在形式上的三大特征:离合性、倒序性、多形性[15]。

李英哲、卢卓群总结了连词从产生到现代的定性形式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方式:同义共存,同义竞争,自然淘汰,约定俗成,体现出发展的特点是:

(1) 兼职者分担——精密化。

(2) 同义者竞争——单一化。

(3) 异形者更换——通俗化。

(4) 同形者自汰——纯形化[16](4)。

文章还分别举例论证,其中虽未明确提出假设连词,但假设连词也具有这些特点。

何锋兵对中古双音假设连词进行了研究,指出双音假设连词在结构上主要有并列式和附加式两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并列式[8](当然也存在一些例外)。

三、已有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 汉语假设连词研究的特点

综观前人对假设连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时和历时功能的描写上,为我们全面了解汉语假设连词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奠定了基础。另外,溯源工作已初步展开,如蓝鹰对上古单音连词的来源作了探讨;解惠全、洪波、蓝鹰、徐丹、张丽丽都对假设连词“使”的产生作了研究;马贝加、古川裕等对假设连词“要”的产生也做了初步探讨;何锋兵也对中古让步类假设连词和因果类假设连词作了一定的探源研究。

(二) 汉语假设连词研究尚存的问题

前人对假设连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重描写而轻解释

对语法现象细致的描写是研究的基础,但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三点: 揭示已有的演变规律;解释共时的语言现象;预测未来演变的方向。前人的研究重描写而轻解释,因此解释汉语连词的演变路径、演变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2. 假设连词的界定问题

关于假设连词的定义和范围,学者们的讨论颇多,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是对假设、条件和让步三者关系的争论。因此,有必要根据复句的特点对假设连词和假设复句的归属问题进行重新认定。

3. 假设连词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问题

假设连词在甲骨文时期还未出现,先秦时使用已经很频繁,并且具有庞大的同义词聚合群,变体也非常多,给研究假设连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语言的发展具有承继关系,作为功能词,古代汉语中存在庞大的同义连词聚合,这显然与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不符合;因此,假设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口语中,基本上只保存了“如果、假如、如若、倘若、要是”等少数几个,它们是何时形成的、何时成为常用连词的?其它词是什么时候衰亡的?在发展过程中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4. 假设连词与假设复句的关系问题

上古汉语中,假设复句很多不用连词,而是靠分句间的语义联系将各分句联系在一起,属于意合法。假设连词的出现使假设复句结构更加精密,也体现了语言发展的精密化。假设连词的功能就是为了连接假设复句,因此假设连词的产生必定与假设复句有密切关系,前人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两者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我们回顾了汉语假设连词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从最初的虚词释义研究到汉语语法史著作中的描写,再到对汉语假设连词多角度的探源描写,这本身就代表了汉语假设连词的研究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汉语语法学界,学者们对于连词的历史演变,特别是假设连词产生、发展过程的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还不够,存在众多问题(见上文第六部分)亟待解决。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认为对汉语连词的产生及演变作一个系统的、全面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词语的考源和词语的辨异(包括历史发展过程中单个词的变异和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而且有助于解释现代汉语假设连词的用法以及假设复句的来源。在研究过程中将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整体的把握汉语假设连词的发展规律,个案研究往往可以更深入地发掘汉语假设连词发展的路径和内在演变的机制。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认知语法理论,语法化理论,类型学比较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假设连词的来源、发展演变作全方位的阐释。通过对假设连词各小类典型成员语法化的考察,较为深入细致地描写假设连词的产生过程和发展历程,探究假设连词这一小类中各成员的语义、语用与句法功能转变的机制及动因,通过对假设连词个案研究推至汉语内部其它类别连词的演变发展,推进汉语连词的研究,拓展汉语连词发展史研究的空间,从而深入地探索汉语虚词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推动汉语语法、词汇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1] 向熹. 简明汉语史(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09,450, 451.

[2] 柳士镇.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50−254.

[3] 蒋冀骋, 吴福祥. 近代汉语纲要[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17−519.

[4] 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 蒋绍愚, 徐昌华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06−309.

[5] 蓝鹰. 上古单音连词考原——从逻辑义类角度的考察[J]. 当代电大, 1990, (2): 18−19.

[6] 董志翘, 蔡镜浩. 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378−379, 387−390.

[7] 周刚. 连词与相关问题[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8] 何锋兵. 中古汉语假设复句及假设连词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9] 洪波. 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A]. 古汉语语法论集(郭锡良主编)[C].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8: 370−379.

[10] 张丽丽. 从使役到条件—兼谈汉语使役句的多样性发展[J].台大文史哲学报, 2006, (65): 1−38.

[11] 解惠全. 谈实词的虚化[A]. 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208−227.

[12] 徐丹. “使”字的演变——兼谈“使”字的语法化[A].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吴福祥、洪波主编)[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245−260.

[13] 马贝加. “要”的语法化[J]. 语言研究, 2002, (4): 81−87.

[14] 古川裕. 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 (1): 18−28.

[15] 韩陈其. 古汉语单音假设连词之间的音韵关系[J]. 中国语文,1986, (5): 383−385.

[16] (美)李英哲, 卢卓群. 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4): 49−55.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ese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has already experienced four centuries since Yuan RenLin’s(袁仁林) The Studies of Xu Zi, and made many achievements. While, when we summari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n Chinese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ignorance of explaination,vague definition of suppositive conjunctionr, the study of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is also not penetrating enough in addition to the ignor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and suppositive complex clause, We can use modern linguistic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source and causes of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and make further research of suppositive conjunction.

Key Words:suppositive conjunction; suppositive complex clause; explain function words; XuZi; XIANG Xi

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ies of Chinese Suppositive Conjunctions

CHEN Li, MA Beijia

(Liberal Art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Liberal Arts Colleg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H14

A

1672-3104(2011)01−0184−05

2010−05−14;

2010−1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动词语法化研究》(02BYY025);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研究生创新基金(CX201B184)

陈丽(1984−), 女, 河南信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 马贝加(1950− ), 女, 浙江温州人, 温州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汉语历史语法.

[编辑:汪晓]

猜你喜欢

复句虚词连词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复句韩译研究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