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干预前后门诊退药情况的比较

2011-02-07杨文华

医学综述 2011年12期
关键词:药师处方门诊

杨文华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药剂科,北京101400)

药学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要求临床药师不但要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同时要保证所提供药品安全、有效、经济[1]。为了防止假药、劣药流入医院,确保医院药品的质量,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2]。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退药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降低退药率,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我院建立和完善退药管理制度,于2010年3月开始执行。现对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门诊退药处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退药金额、退药处方数、各类药品的退药频次进行干预前后比较,从中寻找原因,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而减少和规范用药,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保证药品质量和维护医院权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的门急诊退药处方共计798张,占总处方量的0.17%。

1.2 方法 分别对退药处方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对退药金额、处方数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分别对各类药品品种退药频次与总退药频次进行干预前后比较。于2010年每月对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在院会上公布结果,并建立处罚制度,以达到减少退药的发生。

2 结果

2.1 门诊退药处方原因统计结果 退药处方中没有注明原因的占43.86%,不良反应的占39.60%,是退药的主要原因(表1)。

2.2 退药处方数及退药金额干预前后的统计结果比较 通过对退药实施干预,退药处方金额与退药处方数分别下降20.26%和41.98%(表2)。

2.3 各类药品退药频次干预前、后统计结果 电解质、酸碱平衡用药由干预前的32.04%下降到干预后的29.45%,抗感染药由干预前的26.50%下降到干预后的24.20%(表 3)。

表1 退药原因分类

表2 干预前后退药处方数及退药金额比较

表3 干预前后各类药品退药频次比较

3 讨论

3.1 门诊退药处方原因分析 由表1可见,未注明原因的占43.86%,主要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没有对退药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退药对药品所产生的不安全隐患,今后临床药师还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有关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占39.60% ,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而抗感染药物又是产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这是因为抗感染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所以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及不良反应监测,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当由相关医师或药师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以便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和评价。

患者要求退药占6.02%,是引起退药的第二大原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缺乏基本的用药常识,看说明书认为不对症而要求退药;许多儿科患者因输液困难而拒绝使用;还有的患者不遵医嘱中途停药或嫌药价贵等而造成。患者依从性差,将会影响治疗结果,这就要求医师耐心向患者说明病情和用药的必然性,不执行医嘱的危害性[3]。

由医师因素导致开多或开错药、特殊人群禁忌分别占4.26%和3.38%,这说明医师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责任心,还需要加强药品知识的学习,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从而减少由此而产生的退药。

有病情变化需住院治疗或死亡的占2.88%,主要发生在急诊患者中。医师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退药现象。

3.2 干预前后退药处方数、退药金额、各类药品退药频次等比较分析 由表2可见,在我院实施退药管理制度后,退药金额、退药处方数分别下降了20.26%和41.98%。由表3可见,电解质及营养药排在退药频次首位,其次是抗感染药,这说明这两类药使用频率较高,在干预后的频次比下降明显,循环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频次也有所下降。我院自制订退药管理制度后,进一步规范退药流程,建立了奖惩制度。规定医师要在退药处方上注明原因,退药处方须经院合理用药专家评审小组统一审核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给主管院长,定期在院会上公布,这样增强了医师开具处方的责任意识,从而遏制了退药的随意性,由于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院退药现象呈逐渐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退药原因是多方面的,退药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这就需要管理者、医师、药师的共同努力。管理者要加强对退药的管理,实施必要的干预;医师要以患者为中心,增强责任心,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师要深入临床,开展药物咨询、做好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医师与药师要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减少退药,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1]沈瑾艳.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8):828-8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1.

[3]李红梅.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现象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98.

猜你喜欢

药师处方门诊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门诊支付之变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人间处方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