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2011-01-2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胎粪生理性母乳

张 珍

河南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 周口 46600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近几年,人们对新生儿黄疸尤为重视。临床上给予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08-12~2009-06在我院择期剖宫产出生的16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顺序分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出生体质量 2.6~4.0kg,Apgars评分≥8,男 85例,女75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1~35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组性别、体质量、胎龄、Apgar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方法

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开奶,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允母乳而不能吃饱时,按需给予配方奶进行喂食,直到母乳量充足,并增加游泳和抚触,重点是腹部抚触。游泳能加强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游泳护理:新生儿出生4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脐贴,选择专为新生儿设计的游泳池和游泳圈,室温26°~ 28°,水温控制在 38℃~ 40℃,1次/d,5~ 15min/次。抚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2次/d,5~15min/次,哺乳后2h或游泳后进行,抚触和游泳均有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3 结果

3.1 干预组新生儿排胎便时间提前黄疸程度轻 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第一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3.2 干预组新生儿出生后5d内的胆红素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出生后5d内经皮测定胆红素值比较

4 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产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其中新生儿肠肝循环的特殊性占有重要性。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内无细菌,因此没有尿胆原的形成。肠腔内胎粪含有胆红素80~100mg,这个含量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一般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治疗,只需要早开奶,增加喂养次数,补足奶量,促进胎粪排出,便可经1~2周逐渐自行消退。尽管提倡母乳喂养,生后30min开奶,但产妇产后48h乳汁量不足者占19.8%以上[1],乳量不足,可能是产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新生儿多在生后10~12h内初次排出胎便,生后3~4d排黄便。如乳量不足,肠蠕动缓慢,胎粪排出延长,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负荷增加,造成新生儿胆红素在生理性的基础上异常增加[2]。通过观察发现:本干预组早开奶,补足奶量,腹部抚触,游泳等措施让新生儿即得到营养,又促进肠管的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胆红素吸收,又可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进尿胆原生成,减少肠肝循环负荷。

[1]秦学玲,刘秉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6):1076-1077.

[2]周晓光,杨杰,杨林林,等.B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1999,3:161.

猜你喜欢

胎粪生理性母乳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观察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应用胎粪吸引管气管内吸引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