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掉光屏在哪能看到像

2011-01-25何艳阳

物理通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光屏透镜视网膜

何艳阳

(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北京 100871 )

1 问题的提出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利用光屏接收和观看像.如果去掉光屏,在光屏的位置用眼睛看,能否看到像?很多教师给的答案是可以看到,因为眼睛的视网膜也相当于光屏,用视网膜代替光屏,所以能看到.一位教授在讲课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在原来光屏的位置看,是看不到像的,应该在其后面明视距离以外.笔者曾上网查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有的文章中提到不用光屏,实像依然存在,只要站在实像后方逆着像点射来的光线观察,就能看到实像.以上三种说法都认为去掉光屏能看到像,不同的是在哪儿能看到像.究竟哪种说法对呢?还是先通过实验检验一下吧!

2 实验探究

笔者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光屏的位置找到清晰的像.去掉光屏,在光屏的位置用眼睛观察,却看不到清晰像;从光屏的位置向前移动,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烛影;从光屏向后移动,最初,在一定范围内看到倒立的不太清楚的像,继续后移,当移动到距原光屏位置较远以后,能看到倒立、清晰的像.随后又改变物距重做了几次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物体成像

注:u为物距,v为像距,l为去掉光屏用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置距透镜的距离,d为用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置距原光屏的距离.

通过实验发现,去掉光屏在原来光屏的位置看不到清晰的像;要在距离原光屏位置25 cm以外才能看清.

3 理论分析

带着这个问题和实验结果,笔者咨询了一位特级教师,从理论上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如图1所示,通过作图,可以找到A的像点A′,由于所有射向透镜的光线经折射后都将会聚于像点A′,没有光屏的情况下这些折射光线继续直线传播,所以用眼睛能看到A的像点的范围应在EA′F内(图2).同理能看到B的像点的范围应在CB′D内.所以人眼能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应在EOD内.实像A′B′作为眼睛晶状体的“虚物”在视网膜上再次成像(图中未画出),这个视网膜上的像距离“虚物”A′B′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一般人的明视距离25 cm.如果不同人的明视距离不同,眼睛的调焦能力不同,则看清楚像的位置会有些不同,应大于或等于自己的明视距离.所以不用光屏而直接用眼睛看,只能在原光屏右侧的部分区域(EOD)并且距离原光屏位置为人的明视距离以外才能看清像;即能看到像的范围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

图1

图2

图3

4 新问题的提出

既然实像A′B′作为眼睛晶状体的“虚物”在视网膜上再次成像,那么看到的“虚物”应该就在原来光屏的位置.为什么在上面的实验中感觉是在透镜里看到的像呢?

这位特级教师解释为:如果在实验中调整视线,不让透镜的外框等因素干扰,且光线适合,应该能在原光屏的位置看到像.

5 再次实验的发现

在上面的实验中,并没有在“空中”原光屏的位

置看到像,而是通过透镜看到的.所以笔者又带着怀疑的心情重新做了实验.在这次的实验中,刚开始似乎只能通过透镜才能看到像.但随后有目的的在原光屏的位置去找像,不断向后移动位置,并不断改变参照物.当盯住原光屏的底座和烛焰的像,而忽视透镜的存在时,确实看到了悬在空中的烛焰的倒像.慢慢的左右移动时,发现这个像始终在原光屏的位置不动.

最终换个角度做这个实验,看到了原来没有看到或没有注意到的现象——空中的烛焰.因为要看到上面“虚物”的效果,不仅需要实验条件和观察者的意志力,还需要有一定的观像技巧,并注意观像范围等.

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笔者尝试着做了如下改进:在纸箱的一侧挖一个比透镜直径略小的圆孔,用胶带把透镜粘在圆孔处,使得黑色边框被挡住,只露出透明镜片,纸箱对应的另一侧剪下一部分以不挡住蜡烛为宜.这样再重新做上面的实验时,已经不用太过刻意即可观察到上面的现象,并且效果更为明显.

6 新的设想

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又有了新的设想.将上面的实验装置继续改进,如图4所示.

图4

用不透光的材料将物与透镜封装起来,使透镜处于黑暗的环镜中.照亮物体,测好距离,让人站在图中阴影区域观察,就会在某区域看到空中有一个物体.当用手去抓,却什么都抓不到(中国科技馆中就有类似的小实验).当然利用凹面镜成实像也可以这样观察.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实像”,即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光屏透镜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光屏的作用
“透镜”知识巩固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拓展
“透镜”知识巩固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巩固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