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天潜孔钻机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的设计探讨

2011-01-25武成路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1年4期
关键词:液控分度液压缸

武成路

在我国冶金、建材、煤炭、化工、有色等行业的矿山及水电、铁路、交通、国防和港湾等岩土工程中,广泛使用露天潜孔钻机。特别是在矿山的三角体处理和施工工程中的边坡处理、自然灾害处理、水井等钻凿中,广泛钻凿25~50m甚至更深的岩孔。由于钻机结构的限制,须采用2~10根乃至更多的钻杆进行接杆钻进。为此,钻机制造商们,为使自己的产品畅销,他们本着“好使、好修、好造、成本低”的原则,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及其每一个零部件,如原由人工接卸钻杆发展到半机械化接卸钻杆,又由半机械化接卸钻杆发展到全机械化接卸钻杆等。在实现全机械化钻杆接卸中,广泛采用圆盘式储杆器,如果采用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不仅可减少辅助时间还可降低维护成本,使钻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只采用一个液压缸作用公转轴旋转,在其送入及退出钻杆工位的同时,由于连杆机构的作用,使所储钻杆的工位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依次更换,故称之为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

1 结构

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上轴承座1、下轴承座16和24、公转轴2、上转臂4、自转轴7、储杆室9、下转臂12、换位连杆17、公转液压缸22等零部件组成。

该储杆器的上轴承座1、下轴承座16和24,分别用螺栓固定在钻架上、下部的侧壁上。公转轴2为无缝钢管焊接件,其上端、下端及下部分别与其轴承座1、16、24铰接。公转液压缸22活塞杆铰接的耳座20,焊接在下轴承座16与24间的公转轴2上,其缸耳通过销轴23,与焊接在下轴承座24上的耳座铰接。上、下转臂4、12通过键安装在公转轴2的上、下部位。上转臂4为焊接件,其上面有公转轴键孔、自转轴轴承座及开有一个弧形进出杆工位A的圆挡盘5,圆挡盘5以防护所储存的钻杆轴向或径向移动。自转轴7为无缝钢管焊接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上、下转臂4和12铰接,其上部焊有储杆盘6、中部焊有支承盘8、下部焊有储杆室9。储杆室9采用六个带孔盛杆座穿焊上、中两圆盘后,与下圆盘焊接,三个圆盘均与自转轴7焊为一体。在储杆室9上、中两圆盘间的各盛杆座外圆,不仅开有与盛杆座内圆相通的矩形孔,还焊有销轴26之耳座,卡块25与销轴26铰接后,在板簧作用下,卡块25的卡牙进入矩形孔,而其边沿部贴紧在盛杆座外圆;卡块25的卡牙在盛杆座的内孔中与所储钻杆下接头的卡槽卡住后,使所储钻杆既不能反转也不能轴向移动,只有此钻杆正转时,卡块25的卡牙与钻杆下接头的卡槽方可脱开,此时钻杆才能轴向移动。

图1 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结构简图

下转臂12上焊有分度插座11,该座上端装有分度微型液压缸10。因该微型液压缸的活塞杆,在此起到分度定位的销轴作用,故称之为液控分度销,该分度销插装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当分度微型液压缸的无杆腔进油时,其分度液控销下伸穿过分度插座11的滑槽至其底端;当有杆腔进油时,分度液控销缩至滑槽上部。当公转液压缸22作用公转轴2使储杆器送、取钻杆时,储杆室9的下圆盘设有六个分度工位铰接孔,其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通过液控分度销铰接定位或滑转一个工位角度;分度换位板13通过轴承与自转轴7铰接,并安装在下转臂12与储杆室9的下端面间。在分度换位板13的上面焊有分度插座11,其上端也装有微型分度液压缸10,通过该缸的液控分度销,使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在该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铰接定位或滑转一个工位角度。换位连杆17的一端,通过销轴18与用螺栓固定在钻架侧壁上的换位连杆座12铰接,另一端连接的螺杆耳15,通过销轴14与分度换位板13铰接。换位连杆17连接的螺杆耳15,用来调整其铰接长度,以确保储杆室所储钻杆的工位,在换位或定位时的准确度。

图2所示该储杆器,同时可储存6根钻杆,故储杆盘6、支撑盘8均设六工位弧形开口;储杆室9设六个盛杆座,其下圆盘设有六个循环分度工位铰接孔。

下转臂12和分度换位板13上,分别安装的分度微型液压缸10,其供油原理如图1所示。当PA供油OA回油时,下转臂12上的分度微型液压缸10,其液控分度销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下伸,将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铰接定位;与此同时,分度换位板13上的分度微型液压缸10,其液控分度销在其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上缩,将储杆室9的下圆盘另一分度工位铰接孔,在其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脱开定位铰接。反之,当PB供油OB回油时,下转臂12上的液控分度销,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上缩,从而使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脱开定位铰接;与此同时,分度换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销,在其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下伸,从而使储杆室9的下圆盘另一分度工位铰接孔,在该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铰接定位。

2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如图2(其标注的零部件名称和序号均同于图1)为该储杆器的换位工作原理示意图,图示位置为储杆器退出位置。下转臂12上的液控分度销,将储杆室9的下圆盘之分度工位铰接孔与分度插座11处于铰接定位状态,分度换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销处于脱开状态,即PA供油OA回油(图1所示)。该储杆器在此退出位置时,也可以PB供油OB回油,使液控分度销处于与上述相反状态。下转臂12和换位板13的液控分度销截面中心,分别绕公转轴2和自转轴7的旋转摆角线成60°夹角,即一个工位夹角。

图2 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的换位原理示意图

当钻杆钻进孔中,需要接钻杆时,首先使接卸钻杆机构与回转供气机构协作配合,即接卸钻杆机构的下对夹紧块将孔中钻杆上接头夹紧后,回转供气机构反转与孔中钻杆的上接头旋卸下来。此时,在推进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将回转供气机构提升至高于储杆器圆挡盘5的上端位置。此后,公转液压缸22的无杆腔进油,使上、下转臂4、12绕公转轴2旋转所需角度β(图2所示),将储杆器进出钻杆工位A所储的钻杆送到位置O。在上、下转臂4、12绕公转轴2旋转所需角度β的同时,分度换位板13在换位连杆17的作用下,以顺时针方向绕自转轴7旋转60°角,即一个工位夹角(图2所示),从而其旋转摆角线与送入位置时的下转臂12的旋转摆角线成120°夹角(图2所示);这时,回转供气机构边正转边在推进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向下空推,使回转供气机构与储杆器A工位的钻杆上接头旋接。尔后,推进提升机构再将正转的回转供气机构及其相连之钻杆提升(因钻杆下接头的卡槽,被储杆室9的盛杆座安装的卡块25的卡牙卡住,只有该钻杆正转时,卡块25的卡牙与钻杆下接头的卡槽才会脱开,脱开后可轴向提升),致使钻杆下接头从储杆室9的盛杆座孔中脱开为止。此时,PB供油OB回油,使分度换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处于铰接定位状态的同时,下转臂12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铰接定位脱开;然后,公转液压缸22的有杆腔进油,使上、下转臂4、12绕公转轴2旋转至退出位置。在上、下转臂4、12旋转至退出位置的同时,由于换位连杆17的作用,使储杆室9的六个盛杆座工位、支承盘8及储杆盘6绕自转轴7的轴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60°角(一个工位夹角),即原进出钻杆的A工位盛杆座旋转到C工位、原B盛杆座工位旋转到进出钻杆A的工位上,以便续接。这时,回转供气机构边正转边在推进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向下推进,将所接钻杆下接头与孔中钻杆上接头旋接后,接卸钻杆机构的下对夹紧块松开孔中钻杆上接头。最后,PA供油OA回油,使下转臂12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铰接定位,同时,分度换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脱开铰接,以便续接钻杆时续换位,完成全部接杆工序。如此重复上述工序,便可依次旋接储杆器中各根钻杆。

上述是在接钻杆时,储杆器为退出位置,PA供油OA回油时的动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当储杆器为退出位置,PB供油OB回油时的动作原理与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工作过程为:当储杆器为退出位置,PB供油OB回油时,分度换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处于铰接定位状态,下转臂12上的液控分度销与储杆室9的下圆盘分度工位铰接孔处于铰接脱开状态。由于公转液压缸22的作用,使储杆器旋转到送入位置的同时,因连杆17的作用,换位板13带动储杆室9的盛杆座工位、支撑盘8和储杆盘6等,以顺时针方向绕其自转轴7的轴线旋转60°角(一个工位夹角),使换位板13工位孔的旋转摆角线,与送入位置时下转臂12的工位孔之旋转摆角线成120°夹角(图2所示),并且换位到进出杆工位A之钻杆被送到送入位置,即C工位在转换到进出钻杆A工位的同时,也被送到送入位置O,以续接钻杆。

当一个岩孔钻完之后,需卸钻杆时,该储杆器的动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与接钻杆时的基本相同,略述。

此储杆器在公转液压缸22的作用下,使上、下转臂4、12在旋转所需角度β的同时,由于连杆机构的作用,使所储钻杆的六个工位,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可依次更换到进出杆A的工位上,且送到送入位置进行钻杆的接卸。因储杆室9的下圆盘的分度工位铰接孔,始终有一个液控分度销,将其定位铰接在下转臂12或分度换位板13上,故在接卸钻杆中,不会因储杆器的半侧未装或未卸钻杆,而重心偏移产生的重力矩使自转轴7自由转动。储杆器的上、下转臂均设有限位调整块3,通过该限位块之调整,以确保储杆器的进出杆工位A与送入位置的对中。

3 机构设计

3.1 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当接钻杆时,由图3不难看出,构件9、12、13、16、17、21、22、24构成了一个平面回转(回转角度60°、β)连杆机构,图3为其结构运动简图。

图3 平面回转连杆变幅机构运动简图

由图3可知,连杆变幅机构的总件数为8。储杆室9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时,其工位可绕中心D旋转60°角,故可视为连杆构件;液控分度销10将连杆(储杆室)9与连杆(下转臂)12铰接后相互间没有相对运动,故可视为1个构件。根据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在实际工作中的换位需要,当连杆9与连杆(分度换位板)13被液控销10铰接的同时,则连杆9与连杆12自动脱开,此时,连杆9与13可视为1个构件,而连杆9与连杆12则成为2个构件。构件22的公转液压缸筒与活塞杆有相对运动,故可视为2个构件。构件16、21和构件24均固定不动,故可视为1个构件。此时连杆变幅回转机构的活动件数n=5,其中,低幅(平面回转幅及移动幅)Pd=7,高幅Pg=0,其活动度W=3n-2Pd-Pg=3×5-2×7-0=1。

如上所述,该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时,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活动度数,故有完全确定的运动。

3.2 设计要求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时,有完全确定的运动。该储杆器虽是低速间歇运动的组合部件,但其承受着冲击、振动、轴向和径向载荷。故对其设计要求是,在强度和刚度足够的前提下,结构紧凑、简单、重量轻,操纵简便,动作平稳、准确、可靠、寿命长,维修方便。

轮廓及结构尺寸。根据钻杆直径和钻杆长度来确定连杆换位储杆器的轮廓尺寸、上下转臂的长度、储杆室及储杆盘的工位数及其自转轴的直径、公转轴直径、两转臂间的距离等结构尺寸和工作参数。露天潜孔钻机,一般由槽钢或工字钢或方钢管等焊接成箱型桁架结构作为其钻架。因钻机规格型号不一,故其钻架具体结构也不尽相同,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考虑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与钻架比例尺寸较为协调为宜。如果各构件的尺寸及角度值选取不当,则会出现比例失调,或因结构不当难以布置。各尺寸或角度可按实际结构予以调整。

最大载荷。因露天钻机规格型号不一,故钻孔角度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一般大型露天潜孔钻机常钻凿与工作地面的夹角为60°~90°之炮孔或工程用孔,而中小型露天潜孔钻机钻凿对工作面的倾角范围甚为广泛。钻架对地面的夹角越小,转臂上的工作载荷力矩就越大;当然,转臂上的载荷力矩随钻架对地面的夹角和转臂转角β的变化而变化,当钻机钻凿水平孔时(一般只有中小型潜孔钻机钻凿水平孔),即钻架对地面的夹角为0°时和βmax时转臂载荷力矩为最大。转臂上的载荷有储杆盘、支撑盘、储杆室、自转轴、挡盘等零部件及所储钻杆。故在设计计算公转液压缸驱动公转轴时,须以最大载荷力矩来设计计算,并能满足送入或退出工位时间的要求,一般送入或退出工位的时间依钻机型号之大小,一般约为6s。当然,公转液压缸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调整液压系统对其输入的压力和流量,可使其对公转轴载荷驱动力及送入或退出钻杆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圆盘式储杆器的钻杆储存数量常为6~10根,其钻杆长度常为3~8m,不同型号和不同规格的潜孔钻机,其采用钻杆长度也不尽相同。在接卸钻杆时因公转轴承受着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加之自身重力作用,在钻凿斜孔时,易产生挠度弯曲。为使公转轴重量轻且有足够的刚度,同时保证储杆器动作平稳、准确、可靠,一般在钻杆长度约6~8m时公转轴中部给予回转支撑,其结构和布局方式因钻架的具体结构不同而不同,根据钻架的具体结构和布局,可将该回转支撑座27布置在钻架侧面,如图4所示。

图4 中间支撑座27(序号)的布局示意图

4 圆盘式连杆换位储杆器的特点

(1)双向依次更换钻杆。只采用一个液压缸作用公转轴旋转,在其送入、退出钻杆工位的同时,由于连杆机构的作用,使所储钻杆的工位可实现双向即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依次更换,克服了圆盘式储杆器单一方向依次更换钻杆带来不便的弊病,不仅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2)经济性好。该机构由于采用焊接件和标准件,不仅加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

(3)结构新颖。国外钻机常使用连杆换位储杆器,国内还未见过。

(4)应用范围广。该机构均有液压缸直接驱动,故操纵简便,动作平稳、准确、可靠、寿命长,维修方便。因此,该机构不仅用于露天潜孔钻机、露天潜孔切削两用钻机、井下潜孔钻机,也可用于锚固钻机的储杆器。

猜你喜欢

液控分度液压缸
应力应变对316L液控管线热采环境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一种基于液压缸负负载回油腔的调速控制系统
双向液控单向阀在锁紧回路中的合理应用
基于AMEsim背压补偿对液压缸低速运行稳定的研究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新型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啮合效率分析
非对称换向阀在液压缸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旋转直线组合式液压缸设计
沿海电厂露天布置循环水泵出口液控蝶阀的可靠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