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2011-01-24鲜方海喻晓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2期
关键词:菌根总数种类

鲜方海,喻晓钢

(1.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四川广元 628109;2.德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德阳 618000)

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盆地西北缘,属四川盆地西北缘的龙门山脉,地理位置在东经104°37′~104°53’,北纬 32°32′~32°41′,最低海拔1 150 m,最高海拔为 3 864 m,面积约 400 km2。该区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度 1.8℃,最高温度 5.3℃,最低温度 -11℃;6~8月气候温凉,平均温度 13.1~14.2℃,最高为22.6~24.7℃。年降雨量 1 100~1 300 mm,无霜期 180 d。该区土壤垂直带谱由下而上分别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灰棕壤和山地棕色灰化土等,适合动植物生长繁衍。该区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界十分明显,随之植被的垂直带谱也很完整,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枯枝落叶层较厚,为大型真菌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介绍,估计西南地区有真菌 450种以上[2],李文虎等介绍四川有真菌 348种[3],林强等介绍四川真菌有 415种[1],袁明生、孙佩琼介绍四川真菌有 1 291种[4]。但对于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目前尚未有报道。为了摸清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2003~2007年我们多次组织专家对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及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基本摸清了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种类,并提出保护和综合利用建议,为保护区制定大型生真菌资源保护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

按照林业部《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规程》和《四川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调查方法,并根据保护区具体景观类型及面积,在 1∶50000的地形图上随机布设 80个样方 (每个样方 15 m2),其样方覆盖全区的主要生境和大部分地区,采集大型真菌标本,进而了解大型真菌资源分布种类和范围。调查时,仔细观察草丛、枯枝、倒木、树桩、落叶层、立木和地面等各种生境的大型真菌,发现标本后进行摄影、记录、采集。鉴定采用宏观特征、显微特征与化学试剂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形态观察靠放大镜和实体解剖镜,颜色判断主要依据野外记录和当时的彩色照片,同时还参考相关的工具书。

2 结果分析

2.1 资源种类

保护区大型真菌种资源多样性发丰富,先后采集真菌标本 578个,采用 Ainsworh(1973)的分类系统进行鉴定分类,调查显示保护区大型真菌有 8目39科 95属 219种,占四川大型真菌科属种的97.5%、44.4%、17.0%。分别属于担子菌亚门的伞菌目、非褶菌目、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鬼笔目、马勃目、鸟巢菌目 8个类群,以伞菌目的种类最多,有14科 43属 120种,占总数的 54.8%;其次为非褶菌目真菌,有 11科 28属 66种,占总数的 30.1%;鸟巢菌目真菌有 7科 14属 24种,占总数的 11.0%;其他目的真菌共有 7科 10属 17种,仅占总数的 7.8%。

2.2 优势类群

保护区内口蘑科、多孔菌科、鬼伞科、丝膜菌科、红菇科为真菌优势类群,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共有大型真菌 39属 108种,占保护区内大型真菌总数的49.3%(见表1)。

(1)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该科有 15属 45种,占总数的 20.5%,具有食用价值的有 38种,占该科的 84.4%,其中不少是较好的野生食用菌,如油黄口菇 (Tricholom a flavoviens)、簇生离褶伞 (Lyophyllum aggregatum)、黄绿蜜环菌 (A r m illarella luteovirens)等。另外,蜜环菌 (Ar millarella mellea)是著名的共生真菌,是天麻生长不可缺少的共生条件之一。

(2)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有 13属 28种,占总数的 12.8%,几乎全是药用菌和木腐菌。猪苓(Crifola um bellata)对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等有一定疗效,硫磺菌 (Laetiporus sulphureus)性温、味甘,能调节机体,增进健康,抵御疾病,有滋补强壮作用。红缘多孔菌 (Fomitopsis pinicola)等是导致木材腐烂的真菌,是对云杉等针叶树危害较大的一种木腐菌。

(3)鬼伞科 (Coprinaceae)有 6属 14种,占总数的 6.4%,具有食用价值的有 8种,占该科 57.1%,如墨汁鬼伞 (Coprinus atramentarius)、褶纹鬼伞(Coprinus plicatilis),毒菌 6种,占该科的 42.8%,如晶粒鬼伞 (Coprinus micaceus)、花褶伞 (Panaeolus retirugis)等。

(4)丝膜菌科 (Cortinariaceae)有 3属 11种,占总数的 5.0%,具有食用价值的有 9种,占该科81.8%,均为外生菌根,如蓝丝膜菌 (Cortinarius caerulescens)、雅致丝膜菌 (Cortinarius elegantior),食用药用兼具有皱盖罗鳞伞 (Rozites caperata)、紫皱盖罗鳞伞 (Rozites em odensis)。

(5)红菇科 (Russulaceae)有 2属 10种,占总数的 4.6%,全部种类都可以与松树、桦木树、栎树等树种形成外生菌根。有食用价值 6种,占该科的60.0%,如冷杉红菇 (Russula abietian)、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等;毒菌有 5种,如铜绿红菇(Russula aeruginea)、臭黄菇 (Russula foetenspers)等。

表1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统计表

2.3 营养类型

大型真菌为异养生物 ,因而对环境条件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按生长基质的不同保护区内大型真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见表1)。

(1)木生 (Lignicolous),以倒木、树桩和立木为基质,其菌丝体可以分解利用纤维素,常使木材出现白色或褐色腐朽。如木耳科 (Ariculariaceae)、侧耳科 (Pleurotaceae)及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等的大部分种类。共 94种,占总数的 42.9%。

(2)土生 (Geophilous),以土壤、牲畜粪便和地表腐殖质为营养来源。如羊肚菌科 (Morchellaceae)、蜡伞科 (Hygrophoraceae)等。这类真菌有较强适应能力,有 114种,占总数 52.9%。

(3)菌根 (Mycorrnize),与植物根系共生。如红菇科 (Russulaceae)、牛肝菌科 (Bolet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都易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有 72种,占总数的 32.9%。

(4)虫生 (Insectile),寄生于昆虫体内或与昆虫有营养关系的真菌,有 6种,占总数的 2.7%。如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和椿象虫草 (Cordyceps nutans)。另外 ,鸡枞菌 (Collybia album inosa)、小白蚁伞 (Ter m itom yces m icrocarpus)等假根常生于白蚁窝上。

3 资源评价

大型真菌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开展对大型真菌的调查研究为人类开发野生食 (药)用真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1)资源组成种类多。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优势类群明显,有大型真菌 219种,占四川大型真菌总数的 17.0%。以口蘑科、多孔菌科、鬼伞科、丝膜菌科、红菇科等 5科为代表的优势科有大型真菌 108种,占保护区总数的 49.3%,成为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优势类群。

(2)营养类型多样化。营养关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保护区大型真菌内有 4种类型的营养关系。以木生 (占 42.9%)、土生 (占 52.9%)和菌根 (占32.9%)为主,这显然是与该地区不同植物长期适应的结果。虫生(Insectile)类型则与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因而,大型真菌营养类型的多样化是保护区物种多样化的反应。

(3)开发价值潜力大。保护区内有野生食用菌149种,占总数的 68.0%;药用菌 52种,占总数的23.7%,是开发新型食物和药物的菌种库。外生菌根菌 72种,占总数 32.9%,它们对森林树种苗木的成活率、林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演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流行起来。野生菌类不仅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而且也是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同时菌类的多糖是抗癌、抗艾滋病的重要药物。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繁多,有经济价值的真菌有162种,占总数的 74.0%,其中药用真菌 52种,占总数的 23.7%;可食用菌 149种,占总数的 68.0%,但是,目前保护区能够人工栽培的大型真菌只有 28种,仅占可食用真菌的 18.8%,说明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开发潜力还十分巨大。如何有效及可持续地对这些真菌进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1] 林 强,孙治宇,谭方河,等.四川野生菌类资源开发策略[J].四川林业科技,2002,23(1):35-38.

[2]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 李文虎,秦松云.四川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J].真菌学报,1991,10(3):208-216.

[4] 袁明生,孙佩琼.四川蕈菌[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

[5] 彭卫红,甘炳成.四川省龙门山区主要大型野生经济菌类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36-41.

[6] 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国食用菌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1-275.

[7]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79.

[8] 裘维番.菌物学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物所.毒蘑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10] 邵力平,沈瑞祥.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11] 应建浙.川西地区大型经济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2] 张光亚.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13] 卯晓岚.毒蘑菇识别[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1-216.

猜你喜欢

菌根总数种类
菌根真菌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非宿主植物参与菌根网络新观点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镜头像差的种类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红汁乳菇与马尾松幼苗外生菌根合成研究*
不同生长基质和菌根种类对柑桔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