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东区系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

2011-01-24杨庆华周翔宇魏宇昆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2期
关键词:鼠尾草药用生境

杨庆华,周翔宇,夏 勃,魏宇昆,2*

(1.上海辰山植物园;2.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201602)

唇形科鼠尾草属 (Salvia)植物,全球约有 700~1 05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已知有鼠尾草属植物 84种,分布于全国各地[1-3]。在本属植物类群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鼠尾草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其中许多植物在汉、藏医临床应用历来已久。据资料记载,我国药用鼠尾草植物有 50种之多,占我国鼠尾草属植物种类的 60%,产全国各地。如甘西鼠尾草 (Salvia przewalskii)、黄花鼠尾草 (S.flava)、粘毛鼠尾草 (S.roborowskii)、锡金鼠尾草 (S.sikkim ensis)等全草药用,主要功用为排脓生肌与活血调经,是藏药中活血化瘀要药[4];丹参 (S.miltiorrhiza)在中医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主要用来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该药材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

华东地区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是作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一个地区。本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跨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两个生物气候带。东界为东南海岸及附近岛屿,西界自湖北襄樊、宜昌经湖南邵阳一线,南界自南岭、大瘐岭以北经武夷山北段至浙江洞宫山南缘至乐清湾一线,北界自河南南阳盆地东南部沿桐柏山、大别山北坡跨过巢湖经宁镇山脉向东至南通一线。本地山地多丘陵,地形相对复杂。海拔 1 000 m以上主要山体有安徽大别山 (1 774m)、黄山 (1 841 m),浙江雁荡山 (1 382 m)、凤阳山(1 921 m)、东天目山 (1 506 m)、西天目山 (1 480 m),江西庐山 (1 474 m)、三清山 (1 817 m)、玉华山(1 169 m)、罗霄山 (2 120 m),福建黄岗山 (2 158 m)以及赣、湘、鄂交界的幕阜山 (1 596 m)等,因此植被资源非常丰富[6]。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标本对华东地区药用鼠尾草植物资源的分布进行初步的调查统计,旨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药用鼠尾草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自然概况

华东区系位于我国东南部,基本涵盖了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地理范围,约北纬 25°40′~33°,东经 111°15′~123°。本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13~20℃之间,无霜期 200~300 d。年平均降水量 800~1 900 mm。本地区的土壤为红壤、黄壤和黄棕壤类型[6]。

2 鼠尾草属资源调查及分布

根据资料记载和标本查证,该区系分布有鼠尾草属植物 29种 9变种 4变型 (见表1),其中浙江 15种、安徽 20种、江西 18种、江苏 5种、福建 16种、湖北 19种、湖南 18种、上海 3种。记载有一定药用功效的植物共计 15种 3变种 2变型,具体的生境、分布及药用记载如下:

2.1 丹参 S.m iltiorrhiza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 100~1 300 m。

分布:湖北随州、荆门、通城、罗田、武汉 (江夏、蔡甸、黄陂);浙江杭州等地有栽培;江苏各地山区;江西庐山、南丰、武宁、萍乡、遂川、吉安、泰和、永新、莲花、井冈山等;安徽繁昌、铜陵、巢县、滁县、临泉,现各地大量栽培;上海郊区有逸生;湖南衡山、新宁紫云山。

药用:根入药,活血祛瘀消肿。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对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亦治神经性衰弱,关节痛,贫血,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等。

2.2 白花丹参 S.m iltiorrhizaf.alba

生境:生山坡林缘、溪沟边和草丛中。

分布:安徽毫州、太和、临泉、嘉山、全椒、铜陵等。

药用:同丹参。

2.3 单叶丹参 S.m iltiorrhizavar.charbonnelii

生境:生于草丛、山坡或路旁。

分布:湖北枣阳、随州、京山、松滋、江陵、英山、麻城。

药用:根做丹参用。

2.4 南丹参 S.bow leyana

生境:生于山地、山谷、路旁、林下或水边,海拔30~960 m。

分布:浙江全省山区至丘陵地区;福建闽侯、福州、永泰、将乐、泰宁、连江、古田、南平、崇安、浦城、顺昌;安徽本省沿江丘陵及皖南山区;湖北通山;江西庐山、武宁县伊山 (长榜)、井冈山;湖南南岳、长沙、衡山、祁阳、宜章。

药用:根药用,功效同丹参。

2.5 浙皖丹参 S.sinica

生境:生于山坡或溪沟旁。

分布:浙江西天目山;安徽六安、青阳、歙县、黄山和皖西大别山区。

药用:同丹参

2.6 红根草 S.prionitis

生境:生于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海拔 100~800 m。

分布:浙江建德寿昌、开化、义乌等;福建长汀、连城、建宁;安徽皖南铜陵、休宁、黔县等;江西黎川县樟南隅;湖南新宁。

药用:全草入药,清热解毒。主治菌痢、腹泻、腹痛、感冒。

2.7 皖鄂丹参 S.param iltiorrhiza

生境:生山坡疏林、林缘、路边草丛及沟谷旁;

分布:安徽皖西大别山区及铜陵;湖北宜昌。

药用:同丹参。

2.8 紫花皖鄂鼠尾草 S.param iltiorrhizaf.purpurea-rubra

生境:生山坡疏林、草灌丛中;

分布:安徽芜湖、铜陵、舒城等地。

表1 华东区系鼠尾草植物资源分布

药用:同丹参。

2.9 血盆草 S.cavalerieivar.sim plicifolia

生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海拔 500~2 700 m。

分布:湖北神龙架、兴山、宜昌;江西黎川、安远、崇义、永新等;福建太宁、光泽 (采集号 486,79031,2250,341);湖南宁远、洞口、道县、黔阳、宜章莽山、龙山、洪江、新宁崀山。

药用:全草药用,主治吐血、血崩、刀伤出血、产后寒等症。叶可外敷疮毒。

2.10 河南鼠尾草 S.honania

生境:生于平原阳处水田中或潮湿地。分布:湖北英山县。药用:根做丹参用。

2.11 长冠鼠尾草 S.plectranthoides

生境:生于山坡、山谷、疏林下、溪边,海拔 800~2 500 m。

分布:湖北保康;安徽皖南黟县、休宁、歙县等;江西上犹 (采集号 749)。

药用:全草入药,有活血强筋、温经通络的功能。主治感冒风寒及腹痛,四川用于治妇科病并可通经活络,广西用根泡酒治伤风咳嗽。

2.12 南川鼠尾草 S.nanchuanensis

生境:生于河边岩石上,海拔 1 700~1 800 m。

分布:湖北宜昌、兴山、神龙架、丹江口、保康。

药用:根做丹参用。

2.13 荔枝草 S.plebeia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沟边、田野潮湿的土壤上,海拔可至 2 800 m。

分布:浙江全省;江苏各地常见;福建各地;安徽各地;湖北宜昌、神龙架、丹江口、洪湖、赤壁、武汉(江夏 );江西南昌、萍乡、广昌、南丰、上犹、遂川、庐山等;上海郊县普遍分布;湖南黔阳、宁远、长沙、沅陵、洞口、宜章。

药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流感、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尿道炎、高血压、腹水肿胀、哮喘等。

2.14 舌瓣鼠尾草 S.liguliloba

生境:生于山坡林缘路旁,海拔约 800 m。

分布:浙江安吉、临安东、西天目山及余杭;安徽黄山、黟县、休宁等。

药用:全草药用,通络活血的功能。主治关节酸痛,月经不调。

2.15 佛光草 S.substolonifera

生境:生于林内、沟边、石隙等潮湿地,海拔 40~950 m。

分布:福建福州、沙县、南平;湖北利川;浙江诸暨 (采集号 195);江西石城透口乡七岭大竹岭 (采集号 4655);湖南黔阳、洞口、益阳、邵东、衡南。

药用:全草入药,治劳伤咳嗽,喘咳,吐血等症。

2.16 地埂鼠尾草 S.scapi form is

生境:生于山谷、林下、山顶。

分布:福建永安、沙县、泰宁、南平、崇安、顺昌、邵武、光泽;安徽歙县 (采集号 75588);江西安远、上犹、兴国 (采集号 830376;采集号 2190;采集号1707508;采集号 61);湖南新宁、洞口。

药用:全草入药,治肺病。

2.17 硬毛地埂鼠尾草 S.scapifor m isvar.hirsuta

生境:生于山地、路旁、疏林下或村边等处,海拔120~1 250 m。

分布:福建永安、三明、沙县、南平;浙江龙泉白门附近 (采集号 1321);湖南洞口。

药用:全草入药,治劳伤疼痛及虚弱干瘦。

2.18 鼠尾草 S.japonica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海拔 220~1 100 m。

分布:浙江全省;江苏南京、镇江、宜兴、无锡、苏州等地;福建各地;湖北神龙架;安徽皖南各地;江西庐山、井冈山、上饶、瑞金、石城等地;湖南新宁紫云山、武冈、黔阳、龙山、桂东。

药用: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菌痢、瘰疬等症。

2.19 华鼠尾草 S.chinensis

生境:生于山坡或平地的林荫处或草丛中,海拔120~500 m。

分布:浙江全省;江苏各地均产;江西大冈山;福建云霄、惠安、长乐、仙游、福清、连城、泰宁、建宁;安徽淮河以南各地;湖北兴山、神龙架;上海松江佘山、天马山及崇明;湖南宜章、武冈、龙山、新宁、东安。

药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的功能。江苏用于治肝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痛经等,四川用根泡酒,可调经活血,广西用于祛风湿。

2.20 关公须 S.kiangsiensis

生境:生山坡、路边或疏林下。

分布:浙江永嘉、乐清、温州、瑞安、文成等;福建泰宁;安徽皖南祁门、休宁等;江西宜黄县、南丰县、安福县等;湖南新宁。

药用:全草药用,止血消肿的功能。主治吐血、便血等症。

为了便于鉴别和使用,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见表2。

表2 华东区系药用鼠尾草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3 讨论与建议

(1)调查发现,华东区系野生鼠尾草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 42个分类群 (29种 9变种 4变型),占整个鼠尾草属原种总数的 34.5%,分属于弧隔鼠尾草亚属、荔枝草亚属、鼠尾草亚属。以各省为分布单元,其中分布最多的省为安徽 20种,其次为湖北19种、湖南 18种、江西 18种、福建 16种、浙江 15种,最少的是江苏 5种、上海 3种。

(2)通过资料整理和统计,发现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FLORA OF CH I NA、地方植物志等记载分布不一致的情况,如佛光草 (Salvia substolonifera)中国植物志仅记载产福建、湖北,FLORA OF CH I NA和馆藏标本分别记载浙江和江西有分布;河南鼠尾草 (S.honania)中国植物志记载产河南南部,中国高等植物记载产河南和湖北,馆藏标本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种在河南和湖北有分布;翅柄鼠尾草 (S.alatipetiolata)中国植物志仅记载四川有分布,国家标本馆馆藏标本记载湖南安远有分布;还有本文未收录的分布广东的附片鼠尾草 (S.appendiculata),馆藏标本记载萧百中曾在湖南宜章采到标本。因此,这说明一方面植物志出版年代较早,很多后来发现的新资料都没有记载,如中国植物志鼠尾草属(66卷)1977年出版;另一方面对鼠尾草属植物资源的研究还很匮乏,尤其对种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现有文献记载的仅安徽 (17种,3变型,入药有 11种,3变型)、四川和重庆 (38种,10变种,3变型,入药 18种,4变种,2变型)、西藏林芝 (4种)等少数地区的鼠尾草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资源调查与种类统计[7-9]。除此以外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鼠尾草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格局、资源蕴藏量及生态环境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3)鼠尾草属植物作为重要的中草药材料由来已久,其 Salvia一词本身就是来源于拉丁文 salvare,意为治愈,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呕吐、肺结核、癫痫、消化不良、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本次调查的 42个分类群种作为地方中药材收载和民间用药的有 20个分类群 (15种 3变种 2变型),占华东区系鼠尾草属植物总数的 47.6%,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风湿痛、吐血、便血、感冒、咽喉肿痛、小儿惊风、风寒、劳伤、月经不调、痛经、肝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跌打损伤、尿道炎、高血压、腹水肿胀等症。其中皖鄂丹参、紫花皖鄂丹参、浙皖丹参、南丹参、河南鼠尾草、南川鼠尾草等都可以作为丹参的代替品使用。近年来还研究发现,鼠尾草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脂溶性萜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因此探讨两类活性成分在本类群中的分布规律,对于植物化学分类学,亲缘学以及扩大药用植物资源,评价药用植物品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李旻辉等 (2008)对中国36种鼠尾草属植物酚酸类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本属植物在亲缘学、化学成分及传统疗效方面的联系,为评价本属植物质量及为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10]。

(4)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药用植物资源更新规律研究薄弱;药材采购不合理;栽培品种不能替代野生资源,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如长冠鼠尾草,南川鼠尾草等。建议:第一,摸清鼠尾草属植物资源概况,包括种群分布、数量、动态、年龄结构及生长发育等,采取保护和有计划、有步骤的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开展就地、迁地保护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鼠尾草属植物进行生态地理环境、栽培管理和繁殖育种等科学研究;第三,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种子库和基因库,使植物资源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保存。

致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PE)、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I BSC)、上海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馆 (SHM)、南京中山植物园标本馆(NAS)提供帮助。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第 66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0-196.

[2] 傅立国,陈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505-523.

[3] L IHis-wen,Ian C.Hedge.FLORA OF CHI NA[M].Beijing:Science Press,1994,17,50-299.

[4] 徐学民.藏药红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2,15(1):1-4.

[5] 张 彪,王爱勤.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27-28.

[6] L I U Fang-xun,L I U Shou-lu.A floristic study on the seed plants from the region of East China[J].Acta botanica Yunnanica,1995(suppl.V II):93-110.

[7] 刘晓龙,王晓明.安徽鼠尾草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73-75.

[8] 杨在君,缪金城,张 利,等.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的种类及药用资源[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904-908.

[9] 李 晖,蒋思萍,兰英儒.西藏林芝地区的鼠尾草植物资源[J].西藏科技,2003(4):60-61.

[10] 李旻辉,陈建民,彭 勇,等.中国鼠尾草属酚酸类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5):46-52.

猜你喜欢

鼠尾草药用生境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鼠尾草酸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鼠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