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分析及对策*

2011-01-17崔妙玲韦宇宁李敏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同意权大专伦理

崔妙玲,韦宇宁,李敏燕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护理道德规范植根于关怀伦理。护士作为实践关怀照顾的道德行动者,必须要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首要职责。[1]目前,临床护理教学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够重视护生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使我国多层次护理教育迅速发展,通过本研究调查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护理伦理认知状况,探讨分层次提高实习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下半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368名护生,实习时间为10个月。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参考护理伦理学教材、CBM(Caring Behavior Measurement)关爱行为测量工具、欧美国家护士伦理守则等形成4个问卷维度,每个维度含5个条目,全卷共20个条目,正性条目12个,负性条目8个,完成时间约为10分钟。采用“赞同”、“不确定”、“不赞同”3分制量表格式,正反向赋值1~3分。邀请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表面效度测定;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94,各个维度的 α 系数为0.62~0.79,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问卷总分为20~60分,44分或以上表示护生的伦理认知水平较高,>52分表明伦理认知较全面。各个维度总分为5~15分,11分或以上说明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较好。

1.2.2 调查方法。

横断面研究法便利整群抽样,在护生集中开会培训时统一发放无记名问卷,10分钟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及伦理认知问题。共发放问卷368份,收回365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99%。

1.2.3 调查时间。

护生已进行临床实践3个月,属实习初期。

1.2.4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问卷总分及各维度的平均值、标准差,作方差分析,采用LSD-t检验对各层次护生的伦理认知状况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0年下半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368名护生,其中女性354人,占97.3%,男性10 人,占2.7%;本科生58 人,占15.9%,大专生235人,占64.6%,中专生71人,占19.5%。各组平均年龄为:本科生组年龄20~24(22.65±0.73)岁,大专生组年龄19 ~21(20.42 ±0.66)岁,中专生组年龄16~20(18.39±0.84)岁。

2.2 护生伦理认知状况结果

调查显示:①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的总分为 45.11±7.92分,本科组 48.65 ±7.84分,大专组46.37±5.68分,中专组 44.28 ±6.37 分,三个层次护生的伦理认知综合总得分均高于合格分;②4个维度总均值小于11的为“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③本科组各维度均合格,大专组及中专组的“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中专组的“对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得分没有达到最低要求;④两两比较显示:三个层次护生的认知总分组间有统计意义(P<0.01);本科组和大专组各维度在知情同意权、对生命价值尊严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组和中专组、本科组和中专组各维度在知情同意权、医疗保密制度、对生命价值尊严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表 2)。

表1 不同层次护生伦理认知能力总分的频数分布(%)

表2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伦理的认知状况均值比较(±s)

表2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伦理的认知状况均值比较(±s)

注:**P <0.01,*P <0.05

护生伦理认知维度 本科组(n=58) 大专组(n=235) 中专组(n=71) 总体均值(n=364)LSD-t1(本科与大专)LSD-t2(大专与中专)LSD-t3(本科与中专)对护士职业道德认知4 0.552 1.84 0.665对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12.36 ±2.59 12.28 ±3.34 12.32 ±3.11 12.35 ±2.7 12.45 ±3.02 11.68 ±2.70 10.24 ±3.93 11.16 ±3.90 8.041** 2.750* 3.813**对医疗保密制度认知11.63 ±2.28 11.24 ±3.19 11.07 ±2.50 11.32 ±4.28 0.938 4.026* 12.074**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11.09 ±3.83 10.66 ±3.67 9.82 ±2.88 10.24 ±3.52 1.596* 9.874** 7.218**总分 48.65 ±7.84 46.37 ±5.68 44.28 ±6.37 45.11 ±7.92 6.822** 11.439** 9.650**

3 讨论

3.1 对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护生伦理认知总分大于44分的人数为 68.7%,本科生 77.6%、大专生 69.8%、中专生57.7%,频数分布依次递减,学历越高,对护理伦理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可能与高学历者主动学习意识及理解力较强有关。

由表2可见,实习护生的伦理认知总分为45.11±7.92分,三个层次护生分别的总得分也达标,说明护生对护理伦理认知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全面。

在维度选项方面,“护士职业道德伦理认知”得分最高,不同层次护生的分数无统计意义,说明护生对护理专业平等关爱患者的基本理念普遍认可。“患者知情同意权认知”中护生选“不确定”较多,显示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面对伦理冲突时不清楚如何灵活应对。例如,护生因担心说错话或解释不清楚,常不敢回答患者有关治疗、病情和医疗费用的问题或吞吞吐吐,反而引起病人疑虑。“医疗保密制度认知”方面,大多护生能正确维护和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但仍有部分学生法律法规意识不够强,在医务人员是否可在办公室外谈论患者病情等选项失分较多。“生命价值伦理认知”维度得分最低,总分及大专组、中专组均没有达标。显示护生对安乐死、过度医疗等伦理难题有积极的思考,但由于临床体验尚浅,往往停留在理论的想象阶段,对伦理的决策仍有较大分歧。[2]

另外,两两比较发现,不同层次护生在伦理认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护生在校伦理课程开设有限,护理伦理理论较欠缺,年龄偏小,无社会经验,沟通能力薄弱,容易产生各种伦理困惑。大专护生医学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较扎实,通过临床老师的带教,能认识到输血知情同意、床头卡的诊断保密等常见护理伦理问题;但在面对不同年龄学历、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患者时,仍侧重于“三基”训练,人文关怀不足,对“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护理内涵[3]理解比较刻板。本科护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快,心理素质较稳定,能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辩证分析伦理问题;但部分本科护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存在“眼高手低”现象,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为病人主动服务的意识不足。当面对一些病人或家属的疑问、牢骚和责难时,部分护生有逃避、不耐烦、委屈等情绪,不愿再次面对患者的消极心理。[4]

3.2 对策

3.2.1 将伦理原则贯穿于整个护理临床带教过程。

护理临床带教者身兼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身份,既要满足护生的实习需要,同时也有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义务,要将护理伦理带教意识融入到每一个护理基础操作中。[5]首先是有利、不伤害原则的渗透。应时刻以患者的权益为重。例如静脉穿刺,带教老师要和患者做好沟通,同时指导护生在操作前充分准备,帮助评估患者血管情况,保证护生有把握地操作,避免因未能一次穿刺成功而给患者造成痛苦。其次是尊重患者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原则的教育。例如示教灌肠等护理操作时,向患者如实告知实习教学的目的、方法,实习护生的人数、性别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后方可进行。指导护生边旁操作时,要告知操作者的实习身份等,将尊重患者落实到实处。再次是隐私保密原则的教育。临床教学活动有些会涉及到患者隐私权,带教老师要教导实习护生不能随意谈论泄露患者隐私,做擦身、导尿等操作时,要注意遮挡患者。第四,维持生命价值尊严原则的教育。对于危重昏迷、老年痴呆、瘫痪卧床、临终患者时,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鼓励护生对患者展开生活护理、临终关怀等护理伦理教育。

3.2.2 对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的伦理带教应有所侧重。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需求及认知能力不同,带教老师在伦理教学时应因材施教。中专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较弱,鼓励其在晨晚间护理、测量生命体征等的基本护理操作时,大胆和患者进行交流,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以培养关爱尊重患者的伦理理念;在遇到伦理困惑时,及时请教老师,不要盲目向病人解释甚至和病人起冲突。[6]大专生要着重评估和观察思维的锻炼,引导其积极思考日常护理操作中的伦理问题。带教老师可指导大专生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主动发现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本科生虽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临床情景复杂多变,一个问题的出现往往牵涉到多个伦理原则,因此如何灵活运用非常重要。故在带教中鼓励本科生查阅护理伦理文献,培养科研创新意识。[7]此外,对部分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稳,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应积极给予正确引导,巩固对专业的热爱。

4 小结

正确的护理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是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强化。本次研究表明:目前,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仍较薄弱;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对伦理认识存在差异。如何立足于护生临床实习现况,加强临床伦理带教队伍建设,实施护生分层次教育,需要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1] Paulsen JE.Ethics of caring and professional roles[J].Nurs Ethics,2011,18(2):201 -208.

[2] 李敏燕,崔妙玲,陈飞.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09,6(9):422 -424.

[3] Erdil F,Korkmaz F.Ethical problems observed by student nurses[J].Nurs Ethics,2009,16(5):589-598.

[4] 孙晓明,杨爱丽.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带教体会[J].护理教育,2009,27(21):70 -71.

[5] 何燕娴.护理临床教师在实习教学中面临的护患伦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477-3478.

[6] Numminen OH,Leino-Kilpi H,Van der Arend A,et al.Nursing students and teaching of codes of ethics:an empirical research study[J].Int Nurs Rev,2009,56(4):483 -90.

[7] 张梅,王力.关于实习护生伦理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879 -881.

猜你喜欢

同意权大专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健康中国语境下遗体捐赠与利用的替代同意权研究
未成年人医疗同意权研究*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知识产权质权人权利保护规则的局限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