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雷锋传人郭明义(群口快板)

2011-01-17作者朱光斗

军营文化天地 2011年1期
关键词:矿场郭明义鞍钢

作者/朱光斗

[甲、乙、丙、丁登场——

合:

伟大的时代出英雄,

英雄生活在平凡中。

崇高的精神映天地,

唱一唱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

甲:1958年郭明义出生在鞍山,

家庭生活很一般。

父亲是辽宁省老一辈青年红旗手,

各项工作头前走。

母亲是鞍钢工人很普通,

会点医术,

别人都拿她当医生。

乙:父母的为人影响着儿子幼小的心灵,

他知道做人要淳朴善良、助人为乐才能行。

鞍钢是英雄辈出的一片热土,

郭明义时时刻刻受鼓舞。

丙:雷锋、孟泰、王崇伦,

深深注入他的灵魂。

上中学各项活动走在前,

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丁:1977年1月间,郭明义崭新的军装身上

穿。走进军营很振奋,他的部队涌现出人

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甲:他所在连队是一连,

抗美援朝战功卓著美名传。

他决心早日入党让美好的愿望得实现,

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做贡献。

乙:有一本《雷锋的故事》他学了一遍又一遍,

在连队脏活累活抢着干。

每天都是早起床,

到河边凿冰担水走得忙。

然后他劈柴生火烧热水,

等大家起床后用热水洗漱他心里美。

丙:有一次连里有一个名额去学汽车驾驶员,

他被推荐谁知道去后却当了炊事员。

又做饭,

又喂猪,

他照样干得很突出。

做出的饭菜花样真不少,

司训队的全体同志都说好。

丁:一年后他终于当上了汽车兵,

理论实践样样通。

毕业后分到师里汽车连,

每天出车忙不闲。

甲:兴安岭上、威虎山下、牡丹江畔,

他的车轮不停地转。

既是驾驶员,

又是装卸工,

再苦再累他都不吭声。

脸上总是挂笑容,

运输任务都是提前来完成。

乙:在部队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无数次获得上级嘉奖他喜心中,

被师里评为学雷锋标兵。

优秀团员的荣誉证书摆眼前,

还被评为红旗车的驾驶员。

丙:郭明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雷锋咋干我咋干。

照着雷锋的样子做,

保证不会出差错。

丁:郭明义5年的军旅生涯处处闪光,

1982年他满载荣誉回鞍钢。

参军时他是一粒学雷锋的种子闪闪亮,

退伍时已成为一棵幼苗更茁壮。丙:回到鞍钢岗位换了好几个,

到哪儿干的都不错。

他不忘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要各项工作走在前。

自己是名复员战士,

必须为人民做好事。

丁:最终的岗位是齐大山矿山公路管理员,

一干就是15年。

十五年如一日,

天天都在做好事。

甲:首先是本职工作做得好,

每天起床特别早。

早4点准时离开热被窝,

出门就在5点多。

步行40多分钟,

到达岗位从不变更。

风雪雨天不停步,

走出一条闪光的路。

乙:每天都是1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

斗志始终特别旺。

义务奉献的工作日多达1900多,

质量全都很合格。

他每天步行少说也有10公里,

15年总计6万公里实实在在了不起。

相当于围着地球绕行一圈半,

脚下的路是他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丙:矿场的气温冬天冷来夏天热,

寒来暑往矿场的日子不好过。

夏天多次晒伤皮,

他工作依然很积极。

冬季手脚被冻伤,

他强忍疼痛不声张。

丁: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无私奉献无怨言。

郭明义个人安危全不顾,

每天和一线职工来修路。

甲:压路机、推土机、翻斗车,

来来往往似穿梭。

还有电动轮大汽车,

整车高达6米多。

轮胎的直径近4米,

所有的汽车没法比。

郭明义每天百次从这庞然大物的身边过,

万幸没有出差错。

乙:2007年3月鞍山遭遇特大暴风雪,

很多的民房被压瘪。

郭明义半夜2点出家门,

是赶到矿场的第一人。

丙:早4点半组织大家把雪除,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对他不佩服。

一直干到晚上6点半,

清理出矿场公路主干线。

累得腰痛腿又酸,

恢复了生产他满怀喜悦才下山。

丁:郭明义对待工作最认真,

对少年儿童也最关心。

他的工资不算多,

时常把失学的儿童挂心窝。

甲:1994年有一天,

他观看了团市委号召为失学儿童捐资助

学的电视片。

他心里就像是伤口上面撒把盐,

立刻为一名失学儿童寄去200元。

眨眼10天已过去,

他又为这个孩子把钱寄。

和上次寄的一样多,

这样他才觉得心平气和没话说。

乙:当时他家庭生活也很难,

和妻子每月收入不到600元。

上有老,

下有小,

生活的开支也不少。

即使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

他仍把别人来牵挂。

丙:他一颗爱心暖融融,

时刻想着希望工程。

时间长达16年,

他捐款已达10多万元。

资助了特困学生180名,

自己过穷日子却赢得一份好心情。

丁:别的方面更甭说,

他曾向孩子捐出两辆自行车。

无论风雪和雨天,

他宁肯走路上下班。

甲:孩子们高兴他高兴,

他从不把自己的付出来看重。

他帮助别人心欢喜,

宁肯苦了他自己,

他的住房不到40平方米。

乙:水泥地,

白灰墙,

夏天热来冬天凉。

女儿已经20多,

4平米的门厅只能放一张单床一张桌。

家庭生活很节俭,

女儿说父母的爱心使他觉得很温暖。

丙:郭明义总是把别人的困难挂心间,

啥东西他都往外捐。

为别人捐啥他都不可惜,

已捐出3台电视机。

奖励他的数码相机和购物卡全都换钱捐

出去,

这样做他的心里很得意。

丁:郭明义被评鞍钢劳动模范,

获得奖金一万元。

他数都没有数一遍,

把它全部做了捐献。

甲:回鞍钢整整16年,

他捐献起来没个完。

生活费他捐献,

各种补贴他捐献,

慰问金奖金他捐献,

慰问品奖品他捐献,

这捐献,

那捐献,

自己的鲜血也捐献。

乙:郭明义体重75公斤,

他多次无偿献血献爱心。

他身上血液大约6200毫升,

20年来他累计献血6万毫升。

相当于自己全部血量的10倍,

这种精神真可贵。

按挽救一个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来计算,

他献出的血挽救了175名危重患者生命

再现。

丙:2009年春节的前一天,

郭明义从矿场刚下山。

正准备吃午饭,

丁零零,

来电话的是血站。

丁:说血站急需血小板,

这珍贵的血源保存时间特别短。

他放下电话没得说,

出门就打出租车。

到了血站才知晓,

是一位临产的孕妇生命难保。

甲:郭明义毫不犹豫立马上机把血采,

为挽救生命他态度坚定不摇摆。

个人的安危全不管,

他献出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采血床上他迷迷糊糊睡了好半天,

保证了母子得平安。

乙:他听到婴儿啼哭声,

郭明义满脸笑容喜心中。

郭明义产生的社会影响真不小,

郭明义的爱心联队成立了。

丙:现如今联队成员已经达到2800,

爱心温暖千万家。

联队有领导干部、一线职工,

还有刚入厂的大学生。

累计捐资助学金额40多万元,

为1000多名特困学生解忧难。

丁:郭明义常为患者把心操,

曾8次带头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郭明义的带动下,

捐献的队伍在扩大。

现已有1700多人报名参加,

捐献者的爱心到处都开花。

郭明义还成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报名者已经达到三位数。

甲:众人拾柴火焰高,

沸腾的钢城滚烫的爱心在燃烧。

映红了天,

映红了地,

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

乙:胡锦涛总书记,

号召我们都来学习郭明义。

丙:与时俱进学雷锋,

时刻把人民利益记心中。

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唱赞歌,

让雷锋传人一天更比一天多。

合:树立科学发展观,

昂首阔步向明天。

为全面小康早实现,

努力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矿场郭明义鞍钢
《鞍钢故事》创作谈
郭明义: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当选党代表后,找他的人更多了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
“当代雷锋”郭明义
守住“怕”的底线 立起“不怕”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