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2011-01-12北京物资学院赵宝芹刘声亮

物流技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读写器流通联网

□ 北京物资学院 赵宝芹 刘声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 北京物资学院 赵宝芹 刘声亮

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化作业效率低,流通加工过程中假冒伪劣行为屡禁不止,流通环节缺乏行业规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食品安全关注主要集中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对物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注不够,物流环节的监控和管理薄弱,因此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广大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已经认识到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监控也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

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1. 物联网技术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一文,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类传感装置、射频识别技术(RFID)、EPC编码、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技术。

RFID技术和EPC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核心部件是电子标签,通过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品和人的信息,该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具有无需接触、自动化程度高、耐用可靠、识别速度快、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品和多标签同时识别等特点。EPC技术是包含EPC编码、RFID空中接口协议、物品网络检索结构的一项现代技术。

2. 系统运行机制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传感网络,以EPC编码、RFID技术为主,从食品生产开始植入EPC编码标识,通过安装在食品生产企业重要工序岗位、流通企业关键物流点的读写器,实现可视识别。满足食品安全监控的快速感知、可视化的需要。二是传输网络,物联网读写器自动记录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从生产线到最终的消费者的流动记录,通过3S技术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移动通信网或者下一代互联网,通过物联网数据控制系统保留在互联网上的食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通过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软件操作平台,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可实现“可视”的信息交互,企业在食

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监管部门则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发布企业食品安全监控信息。消费者、媒体、第三部门根据各自的权限,通过食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可对正处于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可视化”观察和掌握食品“生命流程”,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了解食品经营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信息流程:一是对食品的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EPC标签中,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能自动向读写器发送自身的编码信息;二是射频读写器接收到EPC标签或传感器发送的载波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将信息送至中间件系统进行处理,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三是读写器获取信息通过中间件系统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用户完成实时查询;四是适合网络传输的实时数据信息被传送到ONS服务器,完成互相请求和通信的相关计算,ONS服务器在产品信息数据库找到对应地址,将相关信息保存到信息数据库中,用户如需查询食品历史信息,可通过互联网由中间件系统、ONS服务器到保存信息的数据库中查找,获取食品的历史数据,再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用户手中,完成食品跟踪和可追溯性查询监控。

3. 系统功能

一是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在食品流通环节,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中间件,支持数据的加速、及时、高效的采集,简化人工操作流程或自动化业务流程,加快物流运作效率。

二是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向政府、食品企业、社会公众、食品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实现各组织结构、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政府可以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发布企业食品监控信息,提供网上的食品安全政务公开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流通过程中的食品进行可视化观察和监控。

三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读写器能够自动记录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流动记录,信息保留在支持海量存储和维护的物联网数据控制系统中,可以提供一致、高效的数据查询机制,实现对历史监控数据的查询、追溯和分析。

二、系统拟解决的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快速、高效、及时的数据采集,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业务分析,实现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数据的监控,简化了食品流通环节和操作流程,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二是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其信息一体化共享和可追溯性,使得处于流通过程中任意环节的组织结构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同样的食品安全信息,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信息的获取获得了基本一致的利益,有效克服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是改善监控技术的落后状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监控食品运输、装卸、流通加工现场由传感器传来的实际影像,并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加工、运输设备的远程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生鲜食品安全监控技术,有利于改善原来监控技术的落后状态。

四是提高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利用社会舆论监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由于其信息数据真实、可追溯、可视化等特点,具有极强的公信力。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愿意通过信息平台监督,反馈食品安全问题,克服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有利于社会舆论监督的开展,更加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猜你喜欢

读写器流通联网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抢占物联网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基于视频抓拍读写器的高速公路防倒卡研究
基于随机时隙的RFID读写器防冲突方法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