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维逻辑

2010-12-26张云阁

新东方 2010年2期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

张云阁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维逻辑

张云阁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但“这块整钢”多年来一直是被我们“分块打造”的。在学科归属上,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归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是按照这三个专业方向来完成的;在研究领域上,学者们各自耕耘着自己的那块领地,或哲学,或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在课程建设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分科”设置的,在本科生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中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作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却极度匮乏。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方案”)实施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可,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了。笔者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性和马克思主义教学整体性三个维度对此做一些阐释。

1.问题的由来。对于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其始作俑者是恩格斯,其文本依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他“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做了“比较连贯的阐述”[1]347。其实这是对恩格斯《反杜林论》思想的一个严重误读。恩格斯之所以在《反杜林论》中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思想进行批判,是因为杜林主义这个“酸果”,“不仅很酸,而且很大”,“他(杜林,笔者注)谈到了所有可能涉及的东西,而且还不止这些东西”,这就使得恩格斯“必须跟着杜林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1]344,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广阔的领域”对杜林进行全面的批判,但恩格斯深恐读者误解,在书中特别强调不要忽略他“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1]344,恩格斯在这里的“强调”和“解释”,笔者理解主要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它还包含其他丰富的内容,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批判杜林的需要,不得不“跟着杜林进入一个广阔的领域”;二是即使这三部分,我们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比较连贯的阐述”。恩格斯的“强调”和“解释”表明了一个“态度”,内含着一种“担忧”。一个“态度”就是必须从“内在联系”的角度,也就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一个“担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理解为由三个互不相联的三部分组成,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后来的历史证明了恩格斯的“态度”的正确性和“担忧”的必要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列宁是将马克思主义“三部分化”的始作俑者,其文本依据就是列宁在1913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也不敢苟同。理由有二:一是列宁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并说明其相应的思想来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接受和掌握,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并没有因此忽视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性,这可以从该文中另外两句话加以证明,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完整的世界观”,“完备而严密”[2]309。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列宁的一生中除了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表述过,以后从来没有再论及,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却多有论述。1916年11月30日,列宁在致伊·费·阿尔曼的信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列宁这里的表述,实际上是强调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要从总体上、联系上来把握,也就是要从整体上来理解,不仅是三大组成部分之间,就是“每一个原理”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也就是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可见,将列宁说成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三部分化”的始作俑者也是不公平的。

其实,将马克思主义“三部分化”的关键并不在于谁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在于人们事实上把马克思主义肢解为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和宣传了。前苏联从1920年起就将马克思主义按其三大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研究,并在各级党校和高等院校陆续分设了三门课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以苏为师”,也设立了相应的学科,并在各级党校和高校中分设了三门课程。这期间,虽然我们也曾尝试过一些课程设置上的改革(1985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但收效不大,致使这种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局面一直延续到“05方案”出台。

2.从理论内容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作为“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不是这三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切呼唤,又是学科建设和时代要求的一种理论回响。

其一,从整体性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无论是它的理论出发点:“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17,还是它的理论着眼点:“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5],或是它的理论归宿点:“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29,其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高度一致的,思想是融会贯通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分成几个“组成部分”,也坚决反对把自己的理论做片面化的理解。就是《资本论》这样一部世人皆知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它也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其中还贯穿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部大写的逻辑”。

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主要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四个深刻阐明”:“一要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要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三要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四是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6],进而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7],从而最终在理论上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学理支撑。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几年来,无论是研究队伍、研究成果,还是人才的培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承认,整体力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经济学学科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比较起来,还是薄弱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缺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较多进行的是对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起来了,但我们师资队伍的学科背景、研究成果不匹配,满足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结果,就像有的学者比喻的那样,“跳起来的多,落地的少;站着的多,坐下来的少;‘点’多人少”,“建了码头上不了岸”[8]。

3.从学科体系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学科建设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根据“05方案”的要求,我们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面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后来又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使其二级学科变为六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六个二级学科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学科支撑。

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体系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整个学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向外展开的,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针对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展开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是历史性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情况相结合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创造性的应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则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而展开分析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应用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出发点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针对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展开研究,它最终告诉人们的是中国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最终的解放。

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前面笔者已经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理支撑,这里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搭建了学术平台。以往我们之所以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持。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二级学科,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都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的。因此,当你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专业背景时,他们的回答是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或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或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不会有人回答自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人们也是把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搞通、搞透、搞精就可以了,至于这个领域之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则不属于自己的学术责任,如果你研究了,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并因为是“半路出家”而被歧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下属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按照“05方案”的要求,我们把高校本科生中根据“98方案”设置的七门必修课改为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新课程实施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教师专业背景的局部性的矛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而我们的老师又是在原有的学科设置下培养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老师要用“仅有的”的“某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去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是“三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是它们的逻辑联系。这一矛盾在1985年国家教委规定在大学生中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这门课程中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当时国家教委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传授给学生,但改革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就是这一矛盾没能很好地给予解决。因为当时学科建设没有与课程改革相配套,这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人才,那边我们人才培养还是“分门别类”来进行,这样的课程改革最终夭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此次课程改革,这一矛盾虽然也存在,但它注定是一个“阵痛”,这一“阵痛”会随着我们老师“补课”“练内功”而得到缓解,更会随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走上讲台而最终消除。

4.从教学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通过教学向学生展现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认为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起码要用以下三条主线来统领我们的课堂教学。

其一,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领整个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的内容,看似互不联系,其实,在表面互不干系的背后,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三章告诉学生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给予人们一个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革命精神;这一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教材的后四章则告诉学生:马克思恩格斯怎样运用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拨开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红线,看似互不干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便被贯穿起来,浑然一体,成为“一块整钢”。

其二,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这一主线来统领整个教学。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人类社会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的,但这一“历史之谜”一直没有被破解。正如列宁所说:“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关系的根源”[2]425,因而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从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讲到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再到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考察,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认识过程,“三大组成部分”都在为围绕这条主线和为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什么“永恒在场”的社会现象,共产主义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其三,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归来统领整个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解放的理论,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改变世界”,它的最终理论旨归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前提的全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归根结底是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旨归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就是“人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条主线,全部的教学内容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进行,为这条主线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世界观、人生观这些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这个大问题,最终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多维的,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整体性,三个维度层层递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整体性的学术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实践基础。同时,三个“整体性”各自又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丰富内容。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Hjsk2009-48)、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47.

[2]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90:464.

[4]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10.

[6]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7(增刊):9-10.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8]教学与研究[J].2007(03):19.

(作者系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包哲学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