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版本的鉴别与辨伪

2010-12-26王玉信

中国工人 2010年1期
关键词:收藏者刻本书名

王玉信

古籍版本的鉴别与辨伪

王玉信

古籍版本随着时代的流逝,至今能流传保存下来的越来越少。因为纸张难以保存,加上人为的损坏和没采取各种保护的必要措施,所以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品相尚佳的古版书籍已越来越少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为获取暴利便开始大量伪造各种版本的古籍以欺蒙收藏者上当受骗。为此,有必要在这里对古籍版本的鉴别与辨伪做一些探讨以引起收藏者的警醒,提高辨别真假的能力。

一、伪造手段花样翻新

以残书充全书 古籍之残全,尤其是善本珍本之残全,对收藏者来说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一些书贾往往抓住收藏者的心理,以残书经过挖补、粘贴、署名、题字、改头换面等手法冒充全书。以丛书零种冒充单刻。以丛书零种冒充单刻本,或者丛书零种为单刻本,而在古籍版本鉴别中是常常出现的。如《经籍会通》,本来是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的一种,为万历刻本,伪造者竟把卷端和书口所题《少室山笔丛》之名剜去,而以《经籍会通》之名独立出现,使丛书零种变成了单刻本。

改书名、作者以充罕见之书 版本伪造者改书名、作者名,制造罕见冷僻书。如明代的《徐霞客》游记,伪造者却将书名挖改为《游名山记》。

增删刻书牌记 古籍中的刻书牌记,是考量该书的出版人、出版地、出版年的重要依据,而书贾抓住收藏者的心理,有时增加刻书牌记,有时撤去刻出的牌记,弄得收藏者不知所云。

增删刻书年款 古籍上的年款对于考订成书和版本年代十分重要。因此,伪造者往往在此方面大做文章。如《孙可见之文集》,明正德十二年王鳌、王谔刻本。本来是清代天实录琳琅的藏书。而造伪者在目录后的空白行处活字加印了“大宋天圣元年戊辰秘阁校理仲淹家塾”二行,这便是天禄琳琅的一班文臣与乾隆皇帝一并被骗上当,把它视为宋本,不惜将“乾隆御鉴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的大印也盖上去。另外,还有挖改序跋紧靠变更处或改换序跋,伪造名家藏书印鉴,染纸造蛀以充古刻旧抄,以真代假版本杂拼等等伪造古籍善书。

二、古籍版本的伪书辩伪

当今流传保存的许多古籍版本书籍中,不泛鱼目混珠伪书充其中间者居多。而如何辨别真伪,我们不妨以先人梁启超先生对辨伪古籍的几条经验告诉大家以做明鉴。

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

其书前代虽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及旧本完全不同,十有九皆伪。

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不可轻信。

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为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部分伪。

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

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书必伪。

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若两俱伪。

各时代之文体,多读书者自能知之,知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

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人据各方面资料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者,即可断为伪。

栏目主持:吕燕英

猜你喜欢

收藏者刻本书名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月光的收藏者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基于用户画像理论的艺术品市场客户群体初探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