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玉树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调查

2010-11-22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棘球食草动物终末

彭 毛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等野生食肉类动物小肠内的细粒棘球蚴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幼虫中绦期寄生在多种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包囊,由于棘球蚴的类型不同,形成的包囊数量和形状也不同,此病是严重威胁食草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棘球蚴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北及青藏高原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及防病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动物和人畜间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为了摸清青海省玉树县放牧绵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笔者于2008年11月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所调查的牦牛均为该县牧场 37户养牛户7 500头牦牛中淘汰的4岁牛,共129头,绝大多数为阉割公牛,屠宰前观察健康。

1.2 按检疫步骤对屠宰后的牦牛内脏被检部位用肉眼观察和触摸检查,凡有包囊寄生不分大小均为感染,并登记寄生部位包囊数及感染强度。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玉树县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

3 结果分析

3.1 本次调查屠宰菜牛129头,感染33头,总感染率为25.6%,感染强度 1~18;其中,肝脏感染13头,感染率为10.1%,感染强度1~18,肺脏感染20头,感染率为15.5%,感染强度1~4。结果显示牦牛棘球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

3.2 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牦牛放牧地越往人口密度小的脑山草场,棘球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就越高,反之,放牧地越靠近公路及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就越低。这与棘球蚴终末宿主的活动范围密切相关,同时也可能与它们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种类有关。玉树广袤的草原不仅饲养牦牛和藏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它们和家养动物以及野生终末宿主均在同一环境中生存,其中多种食草动物均可成为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对该病的循环流行创造有利条件。

3.3 犬作为棘球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在玉树县数量庞大,特别是近些年玉树藏獒的高额利润,使这一地区养犬户以及犬的数量持续增长,然而养殖不规范、不科学,使该病的流行更广。为了防止该病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建议这一地区的业务及主管行政部门,在维护当地养犬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养犬造成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流行。加强对养犬户及其犬的管理、检疫(包括驱虫),认真做好科学养殖指导和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城镇养犬户及牧民群众充分认识该病的危害性,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感染。

猜你喜欢

棘球食草动物终末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替牛椋鸟说句公道话
假面
远古十大食草动物排行榜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狮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felidis)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