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猪瘟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防控

2010-11-22

猪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亚群毒株流行病学

王 琴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北京 100081)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遍布全世界,根据OIE 制定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07 年版,猪瘟被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技术措施已消灭了猪瘟。目前我国对猪瘟的控制采取的策略是强制免疫、扑杀及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中,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通过免疫、监测和检疫等措施来达到控制猪瘟的目的。因此,对我国猪瘟流行情况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猪瘟的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综述如下:

1 我国近年猪瘟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情况

猪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阐明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特征和规律,掌握当前的流行现状,溯源和追踪每一起猪瘟发生的来源和去向,监测现行使用的猪瘟疫苗的有效性,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进而提出新的防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国际上公认的可用于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基因为猪瘟病毒基因组中最不稳定的和主要产生中和抗体的E2 基因。国际学术界于2000 年将采用E2 基因序列分析将猪瘟病毒分为3 个基因群,10 个基因亚群。1997 年—2003 年在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由军事兽医研究所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第一次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猪瘟病毒病原生态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采用E2 基因主要区域分析了200 余株猪瘟病毒流行毒的基因序列,序列数据覆盖全国所有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与119 国外代表毒株基因序列所进行的多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发现我国猪瘟病毒分为2 个基因群,4 个基因亚群,即基因2 群中的2.1、2.2、2.3 亚群和基因1 群中的1.1 亚群。基因1 群与我国1945 年分离的石门强毒有很近的遗传关系,在我国猪瘟流行中作用占次要地位。基因2 群与欧洲流行的基因2 群病毒有较近遗传关系,在我国猪瘟流行中占主导地位。说明我国猪瘟除自身传播来源外可能还有国外的传播来源。根据毒株的遗传分型和来源绘制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猪瘟病毒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图,从分布图可以看出各基因群和亚群的分布无地理特点,与气候和季节无关,但明显地与养猪业的发展水平有关。

2004 年—2008 年,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从浙江、福建、湖南、河南、黑龙江、辽宁、广西、河北、湖北、山东等13 省区送检病料中进行猪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均直接从病料中进行了E2 基因主要区域的RT-PCR 扩增和序列分析,获得147 株猪瘟毒株E2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主要流行的基因2 型中,仍然以基因2.1 亚型占主导地位,这是目前猪瘟的优势流行毒株,占总流行毒株的94%。猪瘟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同源性为75.0%~87.9%;与石门经典强毒株的同源性为75.4%~83.1%。

图1 应用猪瘟单抗标记的荧光抗体对细胞的染色

1985 年—2009 年,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通过野外检测对辽宁、广东、湖北、北京、河南、河北、浙江等21 个省区送检病料进行猪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在对病料进行了E2 基因主要区域的RT-PCR 扩增和序列分析后获得157 株猪瘟毒株E2 基因核酸序列。经序列分析发现猪瘟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同源性为77.3%~95.1%;与石门经典强毒株的同源性为78.7%~99.5%。157 条序列中基因1 型占62.2%,均为1.1 亚型;基因2 群占38.7%,其中2.1 亚群占28.2%,2.2亚群占8.3%,2.3 亚型占1.3%。

通过这些年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猪瘟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表明,由于监测的地区和猪场较为局限。因此,流行毒株在基因群中的分布也比较局限,2004 年—2008 年的13 个省猪瘟的流行94%为基因2.1 亚群,而1985 年—2009 年对21 个省监测结果显示猪瘟的流行62.2%为基因1.1 亚群。但是通过监测,发现我国的猪瘟流行在大部分地区依然是基因2.1 亚群和1.1 亚群,没有发现基因3 群。因此,在我国,需要防控的猪瘟病毒基因型依然是2.1、2.2、2.3 和1.1 亚群。

我国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阐明了我国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现状,揭示了我国猪瘟较为复杂流行态势,表明了猪群的随意流动是传播与扩散该病的重要原因。同时确立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重要地位。结果不仅对我国猪瘟防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填补了国际上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缺乏中国数据这一空白,对建立该病毒的全球监测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2 不同致病力和基因群流行株猪瘟病毒对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实验研究

既然我国猪瘟流行毒株之间存在抗原差异,为了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不同野毒的免疫保护效果,分别采用临床高致病力毒株HeN-5/98 株(2.2 基因亚群)、HeN10(96)(2.2基因亚群)、BJ3(96)(1.1 基因亚群)和BJ4(96)(1.1 基因亚群);中等致病力毒株JL2(94)(2.2 基因亚群)、GX3(98)(2.2 基因亚群)、GD14(95)(1.1 基因亚群)和HeB2(95)(2.2基因亚群)和低致病力毒株FJ6(99)(2.2 基因亚群)进行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它们免疫保护相关试验。这些流行毒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同源性最低为74%,疫苗免疫后不论是采取一株流行毒株的攻击还是两株流行毒株交叉攻击,单个毒株攻击还是高中低三个毒株混合攻击。试验结果均表明,我国现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能完全能抵抗不同致病力流行毒株的单独感染或多毒株的混合感染。12 年来,对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同源性没有低于74%,表明流行株抗原性未发生变异,研究工作充分证明我国现用的猪瘟疫苗对目前的猪瘟流行株具有广泛的免疫交叉保护性,疫苗仍然有效。

图2 加强母猪猪瘟监测

3 我国猪瘟综合防控

通过对我国猪瘟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病毒持续感染机理和疫苗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查明并掌握了我国猪瘟长期持续存在的根源和多点散发流行恶性循环的规律和机理,也找到了消除猪瘟根源,净化猪场、控制猪瘟的突破口。针对我国国情特点,建立了一整套在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消除根源、净化猪场、控制猪瘟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3.1 加强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增强免疫应答能力

通过对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株的致病性分析表明,猪瘟病毒流行株在临床上表现的致病特征存在差异,经研究认为,临床上动物体内不同抗体水平对病毒的特异性影响,年龄、营养状况、饲养条件、持续感染、免疫耐受和环境因素等对病毒的非特异性干扰,是导致发病特点表现出轻重缓急、初次分离毒株表现不同致病力的原因。因此,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保证圈舍温度适宜,养殖密度合理,定期消毒,确保猪的体质健康。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作好猪圈(舍)、加工厂、用具、车辆、粪便、道路和人员的定期消毒并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作好养猪场(户)、加工厂的卫生、杀虫、灭鼠工作,减少猪瘟病毒侵入的危险性。

3.2 科学免疫程序,实施强化免疫,正确使用零时免疫

任何猪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制订一个通用的免疫程序。对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流行病史、饲养管理和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由于各猪场母猪群的免疫状态不尽一致,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也不相同,为获得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各猪场应建立免疫监测制度,了解母源抗体降低时间,选定首免日龄,从而制定个性化免疫程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母源抗体对免疫注射的干扰。“零时免疫”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多数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初生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极少,不足以干扰弱毒疫苗与免疫细胞的接触。“零时免疫”能使疫苗毒在体内有足够的增殖时间而不被血液中母源抗体中和,使仔猪尽早获得主动免疫。但实际操作却难以实施,如母猪分娩过程可能拖长或者母猪晚上产仔,仔猪出生后已吮吸了初乳,疫苗稀释后保存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如何采用“零时免疫”应把握好各个环节。

当有效免疫率达85%以上发生猪瘟机率较小。注射后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的应及时补种,如补种后抗体水平仍上不去的猪仔很可能发生了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要坚决淘汰,避免发生免疫失败现象,杜绝传染源。坚持定期对猪群抗体水平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十分重要。

3.3 加强猪群抗体水平监测

坚持定期对猪群抗体水平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于仔猪,为了获得确实的免疫效果,必须掌握恰当的注苗时机。如果注苗过早,新生仔猪从初乳中获的母源抗体会仍很高,将会干扰机体免疫抗体的产生,同时注苗后还会中和母源抗体,使仔猪失去免疫能力而发病;用苗过晚,而仔猪体内母源抗体逐渐耗竭,同时被动免疫又未能及时形成,在这段空隙中,强毒又可以攻破防御系统而引起发病。因此,对猪群猪瘟抗体水平监测至关重要,通过监测结果,确定最佳免疫时间。根据农业部《2009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并结合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来确定最佳免疫时间,才能对猪瘟的预防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尤其是对种猪及后备种猪的抗体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3.4 强化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充分说明我国猪瘟流行态势十分复杂,每一个行政地区猪瘟流行有多个传播来源。基因1 群病毒代表1 个分支,与我国1945 年最早分离的石门强毒株有很近的遗传关系,该分支引发的猪瘟流行一直在我国延续,显示我国猪瘟传播的自身来源,但其流行规模较小。然而起主导流行的2 群病毒与欧洲流行的2 群病毒在遗传上有亲缘关系。由于我国长期从欧盟国家引进猪种,而我国从未向欧盟出口活猪及猪肉制品,暗示欧洲发生的猪瘟在我国猪瘟流行中可能具有流行病学意义。通过监测,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发现基因3 群的猪瘟流行毒株。因此,在我国加强不间断的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于防堵在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流行的基因3 群的侵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监测不仅对追踪流行毒株的来源与去向,而且也为今后随时发现和监测新的变异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一手段对我国猪瘟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5 加强病原监测,淘汰病原阳性猪,净化猪群

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是净化措施,采取以狠抓种猪群净化,培育健康种群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坚持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检测,筛选阳性猪,坚决淘汰阳性猪,尤其是阳性种猪,避免产出带毒仔猪,彻底消灭传染源。监测方法可首先采用猪瘟免疫荧光技术或抗原ELISA 方法进行初步筛查,淘汰阳性猪后,再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如荧光定量RT-PCR 或其他方法)进行再次筛查,最后彻底淘汰阳性及可疑的带毒猪,达到基本彻底清除病原的目的。建立新的无带毒健康种猪群,繁衍健康后代。病死猪、死胎、胎衣等,应深埋作无害化处理。粪尿等要及时清除并经发酵处理,杀灭蚊蝇,定期灭鼠,减少猪瘟从疫源地造成的严重传播。

3.6 传播途径的严格控制

遗传分型还表明,运输和贸易带来的猪群流动是传播与扩散猪瘟的重要途径。如广东省毗连香港,连接内地,是我国生猪及猪肉制品运输与交易最繁忙的地区,同时也是内地生猪出口海外的主要集散地。遗传分型表明该省有所有4 个亚型毒株流行。其他一些省份也有类似特征,提示我国生猪的无序流通已导致不同基因型病毒同时在同一地区甚至可能在同一群体中流行。这不仅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猪业和养猪产品的内外贸易,而且警示我们,我国猪群中随时存在着由于不同基因型病毒重组产生新变异株的潜在危险。因此,认真贯彻疫情报告制度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制度化,追踪每一起猪瘟发生的来源及去向,对猪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7 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尽管临床上存在着不同致病特性的流行株,但通过本动物不断传代均可使致病力回复或复壮,甚至超过经典石门株致病力,并都稳定在较强程度,这种现象提示某些猪瘟病毒毒株在猪群中持续存在时如果经连续传代,致病力会慢慢增强。因而,养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模式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为避免由于引种不当造成的外来猪瘟病毒感染,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并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全进全出。如必需引种,要慎重选择,对引入的种猪进行定期监测,待检测确无猪瘟病毒感染方可与其他猪混养。

3.8 综合防制,依法免疫

对我国进行猪瘟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充分说明我国许多地方猪瘟流行有不同的传染源,或者说多种传染源引发了多起猪瘟在同一地方流行。所以我国猪瘟流行态势十分复杂,加上没有认真贯彻疫情报告制度,很难追踪某起猪瘟发生的来源及去向,为防制工作带来困难。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控制猪瘟的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了国家标准《猪瘟检疫技术规范》,发布了《动物防疫法》和《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方案。认真贯彻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防疫人员素质,进一步普及猪瘟防疫知识,使兽医防疫、检疫等防制猪瘟工作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对基层防疫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可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猪瘟防疫知识和重要性,使群众受到科普教育。从大局出发,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动物防疫、检疫等各方面的法律和规定,要逐步实现依法防疫。

猜你喜欢

亚群毒株流行病学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