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耐寒无性系产量性状品比试验初报

2010-11-20罗先权彭信海饶红欣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邓恩桉树胸径

罗先权, 陈 灵, 彭信海, 饶红欣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 长沙 410116)

桉树耐寒无性系产量性状品比试验初报

罗先权, 陈 灵, 彭信海, 饶红欣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 长沙 410116)

用7个桉树耐寒无性系营建品比试验林,测定了生长28周的树木树高、胸径、地径等指标,经统计分析初步了解各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差别,提出了桉树无性系林管理的技术要求;根据2008年冰冻复壮实际情况及观测结果,认为D11(邓恩桉)可在中亚热带推广应用。

桉树;无性系 ;产量;品比;应用

桉树(Eucalyptusspp),原产澳大利亚,多为常绿乔木,与杨树、松树一起被誉为三大速生用材树种[1]。桉树有很多用途,可做家具、纸浆材[2]、人造板等。在广东、广西等省区已大面积种植,但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因气候原因,桉树种植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充分发挥桉树的生产潜力,减少桉树在中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风险,我们进行了桉树的耐寒无性系选择。本文对我们选择的桉树耐寒无性系的产量性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天际岭,海拔103m,坡度30°~45°,年平均气温17.2℃,有效积温5449.8℃,1月平均气温4.6℃,极端低温-9.5℃,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高温39.6℃,年降雨量为1422.4mm,雨水多集中在3—6月,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土壤为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表土5~10cm内砾石含量达30%,肥力低,理化性状差,pH值5.5~6.0。

1.2试验材料

选取7个桉树无性系做试验对象,分别是D1(对照)、柳1、柳2、赤变(赤桉突变株)、巨桉(201-2)、34号(赤桉)、D11,苗木均来自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组培中心,其中D1、D11为邓恩桉,柳1、柳2为柳桉。201-2为巨桉无性系,其他无性系系作者等选择培育。

1.3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各无性系各试验单元造林25株(5×5),3次重复,株行距为2m×3m,开挖50cm×50cm×40cm(深度)中穴,每穴施复合肥0.5kg,于2007年5月24日栽植。栽植后即测量各试验单元中心5株的树高,第11周(8月9日)起每周测量一次树高,树高达1m时开始测地径,1.5m时开始测胸径;各无性系取15株(5×3)树高、地径、胸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测量于2007年12月6日止,共28周,196天。

各品种耐寒性依据文献资料[4-5]的标准及2009年各无性系恢复生长的情况直观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7个无性系高生长量分析

各无性系树高测量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见表2。

表1 各无性系树高(m)生长量无性系区组TtxtⅠⅡⅢD11.000.821.213.031.01柳23.453.393.3610.203.40赤变3.503.523.5710.593.53巨桉3.683.713.7111.103.70柳12.392.372.387.142.38D113.433.463.4610.353.4534号1.341.331.323.991.33Tr18.7918.6019.01T=56.4x=2.69

表2 各无性系树高(m)生长量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SSDFs2FF0.05F0.01区组间0.0220.011.003.896.93无性系间22.7363.79379**3.004.82误差0.07120.01总计22.8220

表2结果表明:3个区组间的土壤肥力、立地条件没有显著差异,而7个无性系总体平均数间差异显著,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新复极差法测验(LSR法)[6]结果如表3。

表3 各无性系树高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无性系xt差异显著性a=0.05a=0.01巨桉3.70aA赤变3.53abABD113.45bAB柳23.40bB柳12.38cC34号1.33dDD11.01eE 注:小写字母a、b…表示显著水平a=0.05,大写字母A、B……表示显著水平a=0.01,各平均数间凡有1个相同字母即为差异不显著,凡无相同字母即为差异显著。下同。

表3结果表明:巨桉、赤变、D11三者差异不显著,与其它无性系差异显著,与34号、D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27个无性系地径生长量分析

各无性系地径生长量见表4,方差分析见表5。

表5结果表明: 3个区组间的土壤肥力、立地条件没有显著差异,而7个无性系总体平均数间差异显著,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见表6。

表4 各无性系地径(cm)生长量无性系区组TtxtⅠⅡⅢD11.861.941.905.701.90柳23.713.944.1411.793.93赤变4.814.834.8814.524.84巨桉4.264.274.2212.754.25柳13.383.373.3310.083.36D114.574.534.5513.654.5534号2.662.622.617.892.63Tr25.2525.5025.63T=76.38x=3.64

表5 各无性系地径(cm)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SSDFs2FF0.05F0.01区组间0.0220.0113.896.93无性系间20.5663.433433.004.82误差0.08120.01总计20.6620

表6 各无性系地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无性系xt差异显著性a=0.05a=0.01赤变4.84aAD114.55bB巨桉4.25cC柳23.93dD柳13.36eE34号2.63fFD11.90gG

表6结果表明: 赤变的地径与其他无性系差异极显著,D11仅次于赤变,与其他无性系差异极显著。

2.37个无性系胸径生长量分析

各无性系胸径测生长量见表7,方差分析见表8。

表7 各无性系胸径(cm)生长量无性系区组TtxtⅠⅡⅢD10*000 0 柳22.552.582.647.772.59赤变2.402.462.467.322.44巨桉2.512.492.447.442.48柳11.501.471.414.381.46D112.482.452.457.382.4634号0000 0 Tr11.4411.4511.4T=34.29x=1.63 注:*胸径值为0是因为该无性系个体平均树高在1.5m以下。

表8结果表明:3个区组间的土壤肥力、立地条件没有显著差异,而7个无性系总体平均数间差异显著,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见表9。

表9结果表明:除柳2外,巨桉、D11、赤变之间胸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与其他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2.47个无性系综合评价

在地理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树高生长最快的是巨桉,平均每天生长1.89cm,最慢的是D1(对照), 平均每天生长0.51cm;生长的高峰期在第15周~第23周,即9月—11月;D11(邓恩桉)在生长旺季每天可达4cm(第17周),周生长量达28cm。高生长排序:巨桉>赤变> D11>柳2>柳1>34号>D1。

表8 各无性系胸径(cm)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SSDFs2FF0.05F0.01区组间0.00087142920.0004357140.574.468.65无性系间2564.1666666675477.31**3.847.01误差0.009128571120.000760714总计25.0120

表9 各无性系胸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无性系xt差异显著性a=0.05a=0.01柳22.59aA巨桉2.48bBD112.46bB赤变2.44bB柳11.46cCD10dD34号0dD

地径生长由大到小依次为: 赤变>D11>巨桉>柳2>柳1>34号>D1。巨桉地径周生长量可达0.33cm,D11可达0.3cm。

因D1、34号树高不到1.5m,没有数据记载,其余5个无性系胸径由大到小排序为:柳2>D11=巨桉=赤变>柳1。D11、巨桉周生长量均可达到0.23cm。

2.5抗冻害能力比较

2008 年 1 月中旬至 2 月初 ,我国长江以南的中部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持续低温 、雨雪和冰冻灾害性天气 。据报道,我国 200万hm2桉树林中的 35万hm2遭受不同程度冰雪灾害 ,其中广西 、湖南 、江西的受害面积较大 。桉树在这次冰雪灾害中受害以冰雪压折为主 、冻害为辅 。在灾害严重地区未发现桉树品种间抗折断能力差异 ,在灾害较轻的地区,品种广林9的抗折断能力强于 DH201-2;灾害中桉树品种间的抗寒能力差异显著 ,实生树种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 本沁桉>邓恩桉>柳桉>赤桉;无性系为: 广林9>DH201-2>Eg2[4]。调查还发现 ,海拔 400m 是很多地方的冰雪灾害分界点 , 超过则受害重 、低于此高度则受害轻 ; 桉树的冰雪灾害受林地所处的位置 、特殊的效应影响湖南引种的邓恩桉有较强的耐寒性[5],我们的试验林在2008年1月的长期冰冻中,D11地上部无冻害,同时种植的其它无性系林与邓恩桉种子苗林,受冻严重,到2009年9月,除D11林象恢复外,其它无性系林没有恢复,D11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寒和恢复能力。

3 讨论

(1) 由于2008年初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试验林受到了严重的机械损伤和不同程度的冻害,无法继续观测,此文数据只反应了这7个无性系第一年的的生长状况。

(2) 从5月24日栽植到8月9日,苗木处于成活恢复阶段,生长缓慢,观测结果表明9月到11月为生长旺季,故在8月中下旬可结合除草进行追肥管理,以利于桉树生长。

(3) 在生长量方面,D11、巨桉、赤变、柳2比其他三个无性系表现优异,巨桉高生长位居第一,地径位居第三,胸径位居第二,枝叶稀疏,表现为高而瘦,冰灾后生理性冻害相当严重;品种赤变地径位居第一,高生长位居第二,胸径位居第三,冰灾后有重度生理性冻害;柳2胸径位居第一,高生长和地径均位居第四,冰灾后生理性冻害相当严重;D11高生长位居第三,但地径和胸径均排第二,枝叶生长茂盛,冰灾后生理性冻害较轻,恢复生长快于其他无性系。

(4) D1和D11同为邓恩桉,D1表现却很差,其原因是D1苗期根系不发达,一般只1条主根,侧根少;而D11是育苗新技术培育的,其苗木根系发达。

(5) 经过2008年冰灾检验,D11(邓恩桉)的耐寒性明显优于其他无性系,且生长量中等偏上,干型通直,建议在中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

(6) 在今后的研究中如能选择出更耐寒的邓恩桉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转化和组培扩繁,在中亚热带地区其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1] 饶红欣,蒋利媛,陈灵,等.湖南耐寒赤桉工厂化育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2,29(2):4-7.

[2] 李志辉,刘跃进.湖南桉树引种研究与推广应用[J]. 湖南林业科技,2003,30(3):16-19.

[3] 随机区组试验[EB/OL]http://www.quanwen.com.cn/doc/2538014.

[4] 罗建中,陈少雄,谢耀坚,等.桉树冰雪灾害特点及安全发展对策[J]. 桉树科技,2009,26(1):40-47.

[5] 林睦就,杨明胜,李柏海,等.湖南耐寒桉树引种实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3,30(3):27-33.

[6] 吴占福,王艳立.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2-87.

(责任编辑:谭著明)

Comparativetestonyieldtraitofcold-resistantclonesofEucalyptus

LUO Xianquan, CHEN Ling, PENG Xinhai, RAO Hongxin

(Hunan Forest Botanic Garden, Changsha 410116, China)

A comparative test forest with 7 cold-resistant clones ofEucalyptuswas established. The growth rule of these clones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those clones were drawn, 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Eucalyptusclones forest were put forward to after the growth index such as height, DBH and base diameter etc.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when trees were 28 weeks old. It suggested that D11 (E.dunnii) can be popularized in sub-tropical area according to rejuvenation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in 2008 ice disaster.

Eucalyptus; clones; yield; variety comparison; application

S 792.390.4

A

1003-5710(2010)04-0018-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0. 04. 006

2010-01-11

2010-08-06

猜你喜欢

邓恩桉树胸径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中胸径测量精度范围的精准确定
苦难真金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邓恩桉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
黔东南杉木树高与胸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