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庄寻茶

2010-11-16

茶博览 2010年11期
关键词:茶点周庄炉子

■ 山 岚

周庄寻茶

■ 山 岚

江南多水乡,而周庄则被称为水乡之冠。秋高气爽的十月,推开了身边的一切杂事,与朋友相携,实现了来周庄一游的夙愿。

画家吴冠中先生曾为之题辞:“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这绝非溢美之辞。等真正到了周庄,你会发现,整个小镇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既为水乡,自然多桥,于是桥也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周庄的桥姿态各异,且大多年代久远。悠悠河水贯穿着整个小镇,白色的民居依水而建,形制简单却又显精巧。河水缓缓流动,一如这小镇的生活节奏。

据说到了周庄,船是不能不乘的,只有在水中,才能真实感受水乡的特质。于是,我们租下一只乌蓬小船,悠然前进,陶醉在这一幅十里长卷之中,分不清是景是画。扑面而来的,是古老的水乡宁静而平和的气息。

作为一个爱茶之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寻茶的机会。在周庄的小巷里,随处可见许多中老年妇女围坐在一起吃茶。杯杯清茶,碟碟茶点,边吃边谈,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上前去仔细打听,才得知这就是周庄所特有的“阿婆茶”。

俗话说 ,“未喝阿婆茶,不算到周庄。”阿婆茶和其他功夫茶一样,也讲究使用精美的茶具,但古意是特别强调的。镶嵌着古蓝色的青花瓷器盖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全都要古色古香,散发着悠远流长的年代气息的,才算是正宗。吃阿婆茶是十分讲究的,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水,称为活水;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乌黑发亮的铜吊;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叫风炉。最讲究的是柴火,使用曝干的油菜秆、富含清香的松木枝或竹片,燃烧起来哔哔啵啵乱响,竹枝或油菜的香味儿先自弥散开来,称为活火;活火在炉子下升腾,炉子上面铜吊里嗵嗵地冒着热气,氤氲出的气氛先热闹起来了。在松枝的香味儿和弥漫的水汽里,茶味渐渐地飘香,那种酽香四溢的感觉,不身在其中是难得品味的。

水煮好后,茶就开始上了。取出密封的盖碗或紫砂茶壶,放入茶叶,用少量沸水先点“茶酿”,后将盖子捂上,待片刻,再冲入多量开水,色香味才出得透,喝起来才过瘾。喝茶的时候往往伴有茶点,茶点一般是很有传统味道的:一碟自家腌制的咸菜苋、一碟诱人的酥豆、几点开胃的酱瓜、自己手做的颜色鲜艳的菊红糕……“阿婆们”每家轮流做东,早早发出了邀请,邀请四方邻里的老姐妹一起喝茶。宾客从四方应约而至,叙谈闲话,融融的情意先占了上风。

阿婆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南社成员陈去病的祖先于元代从浙江迁居周庄,制作薰炉,同时生产铜锡茶壶,促进了阿婆茶的盛行。而后来乾隆下江南,口渴向“阿婆”讨茶的传说,更丰富了阿婆茶的文化底蕴。人们吃阿婆茶,用以说邻居、聊行情、通市面。现今在周庄,喝阿婆茶的人,并不限于上了年纪的妇女,年轻人甚至男人们也常常聚在一起喝茶,因此派生出吃“炖茶”、“喜茶”、“春茶”、“满月茶”、“吃讲茶”等众多习俗。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阿婆茶也在逐步变化着。泥风炉被各种新型灶具取代了,茶点再也不仅是那些“传统货”了,增加了各种上海糖果、苏式蜜饯,甚至还有进口洋货呢。变化最大的要数是谈论话题了,已不再是那些儿女婚事,家庭琐事,她们也谈论政策形势、发家致富、科学技术,还有国际局势……然而,阿婆茶所特有的那种浓郁、古朴的乡情和温馨、甜蜜的氛围依然存在。

坐在周庄古镇的三毛茶馆中,喝一杯阿婆茶,听着身旁的吴侬软语,窗外一条小船悠然划过,品味的不仅仅是茶,更多的是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还有那种源于江南水乡的浓浓风情。

猜你喜欢

茶点周庄炉子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娘家铜炉子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茶点选配指南
浅议茶点创新
梦里周庄
周庄古镇
你知道周庄吗
喝茶,茶点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