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2010-11-10马彩云孙西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嗜酸气道支气管

马彩云 孙西霞

我院于2006年至2008年和2007年至2009年先后分别收治支气管哮喘 52例和25例,单用支气管Ⅰ号或联用支气管哮喘Ⅰ号或联用支气管哮喘Ⅱ号治疗,均收到了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根据国内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最新标准,先后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例 52例和25例,均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参照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发病季节,临床上分为冬季、夏季和常年型哮喘三型。

第一组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20~70)岁;冬季哮喘者20例,夏季哮喘者15例,常年哮喘者17例。

第二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0~66)岁;冬季哮喘者15例,夏季哮喘者3例,常年哮喘者7例。

抗生素应用情况:因支气管哮喘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两组病史均在(3~35)年,因此应用抗生素的品种多,计量大,疗程长,频率高,而且多联合应用,应用抗生素少者10多种,多者近 30种。

2.治疗方法

哮喘Ⅰ号(甲硝唑、左旋咪唑、硫酸镁、非那根、氨茶碱等)按比例研成粉剂,分装胶囊,每个胶囊含量为0.25g,每日3次,每次(1~ 2)粒,饭后服,每年(2~3)个月,连服3年。

哮喘Ⅱ号(制南星、干姜、莱菔子、杏仁、人参、黄芪、沙参、胎盘粉、蛤蚧、半夏、海浮石等)按比例焙干碾粉,制成胶囊,每个胶囊 0.25g,每次(1~3)粒,哮喘发作期与Ⅰ号同时服用,哮喘缓解期或间歇期单用Ⅱ号治疗。

3.疗效判定

①临床治愈:咳、痰、喘全部消失,嗜酸细胞计数和IgE正常,再患上感或其他感染时仍无任何症状者;②显效:咳、痰、喘症状部分消失,嗜酸细胞计数和IgE基本正常,再患上感或其他感染时部分患者仍有轻度症状者;③有效:咳、痰、喘部分症状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嗜酸细胞计数和IgE正常,再患上感或其他感染时仍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者;④无效:咳、痰、喘均未见好转。

4.治疗结果

见表1~表3。

表1 哮喘Ⅰ号临床疗效统计

经统计学处理,哮喘Ⅰ号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8.3%,但远不及Ⅰ号、Ⅱ号联合应用的疗效,其总有效率达100%,P<0.01。

5.讨论

哮喘是严重影响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并且发病于各年龄层的人,这不仅造成患者经济上和精神上沉重负担,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生命。据最新统计资料透露,在过去的十年,全世界哮喘病例增加了 3倍,每年有十万人死于哮喘。我国目前哮喘患者约 2500万,哮喘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疾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分别为2%~3%和1%,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哮喘发病呈明显上升势态。近几年国内外致力于哮喘病研究的学者,进一步揭示了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是由于气道变应性炎症(AAL)造成气道通气受阻所致,在发病机制中(AAL)比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危害性更大。哮喘患者吸入变应原后可诱发即刻(IMP)或迟发哮喘反应(LAP),IMP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所致,而LAP则主要是“AAL”引起气道粘膜明显水肿,渗出增多,大量粘液栓形成和上皮细胞脱落,导致气道明显阻塞,严重影响气道通气功能。由于“AAL”显露气道上皮的感觉神经末梢,使之受损可引起胆碱能性超敏感性,这是“AAL”诱发支气管高敏反应性(BHR)的主要机制。

当反应原进入患者体内即诱发机体多种效应细胞增多和聚集,如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这些效应细胞在具有特异性变态反应的机体内激活,脱颗粒,释放出多种介质: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和白细胞三烯;嗜酸粒细胞释放出碱性蛋白、神经毒素、氧自由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介素Ⅰ和白细胞三烯(LT)b4。这些介质对支气管粘膜有强烈的损伤作用而引起(AAL)。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引起支气管哮喘作用最强烈、最广泛的炎性介质;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所有特征,也是诱发“BHR”的强烈介质。以上材料足以说明“AAL”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AAL”、“LAR”和“BHR”三者存在着密切关系。

本组把哮喘分为夏季、冬季和常年哮喘三种类型,不管哪一种哮喘,都是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大量的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杀灭了正常菌群中的拮抗群,干扰了维生素的代谢,促进了细菌生长。由于大剂量、频繁用药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是细菌感染的外部原因,正因为哮喘患者都不同程度的感染了细菌,肺部厌氧菌占 66%,所以在临床上选用甲硝唑,它对厌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选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机理是:甲硝唑通过还原产物与厌氧菌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反应,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后杀灭细菌,可与需氧菌有效抗生素伍用,有效率可达92.5%。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乙酰胆碱释放,使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CAMP/CGMP比值降低,气管平滑肌兴奋 -收缩偶联加强,平滑肌的张力增加,引起强烈的收缩,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前列腺素(PG)F2的生成,从而影响组织的能量代谢和细胞通透性,阻止过敏物质的释放,解除支气管和肺血管的痉挛,改善肺循环,解除支气管的发作。

临床实践证明:哮喘Ⅰ号虽具有消炎、痉挛、止咳、平喘、强心、利尿、预防上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对常年支气管哮喘治愈率偏低(47.5%),总有效率仅有85.24%;对改善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年老体弱的老慢性患者的体质尚不满意;对哮喘缓解期或间歇期患者的用药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 2006年起在哮喘 I号治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温化寒痰(半夏、白附子、南星)、止咳平喘(桔梗、莱菔子)、理气补气(砂仁、人参、黄芪)、养阴、助阳、补血(沙参、蛤蚧)、利湿涤痰等作用的哮喘 II号,临床上不仅提高了有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常年哮喘的治愈率,解决了哮喘缓解期和间歇期患者的用药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用药。通过中药治疗,使老慢喘患者的体质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导(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与呼吸病杂志,1997,20:260-267.

2 甲硝唑在内科临床的应用[J].实用内科杂志,1991,11(4):203.

3支气管哮喘的新概念和防治[J].临床荟萃,1992,7(8):328.

4 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的新认识[J].临床荟萃,1992,7(1):8.

5 陈育智.哮喘管理与预防.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教育中心,1996,6:1.

猜你喜欢

嗜酸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急性腹痛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