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股市中的“拆白党”

2010-11-08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10年11期
关键词:新股骗局改革

缥 缈

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机构,现在首先重在“培元固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必须取信于民、取信于市;一句话,“饮河止于满腹”,万事不能太贪。

自8月初的相关改革措施向市场各方征求意见以来,新股发行体制的第二阶段改革措施(以下简称“新股发行改革”)终于定案,并且将从11月1日开始实施。

据披露,本次改革的内容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包括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

本次改革,没有涉及业内一直期待着的“扩大主承销商配售权限”,以及“以存量发售为主”改革方案,但此消息确实利多二级市场。当天沪深股市双双高开,并且涨至2900点一线。

本轮新殷发行改革,何以利多资本市场呢?

支持强势企业

首先,“发行改革”间接地支持了绩优企业一特别是有投资价值的品牌企业的市场价值的发行。这对于市场建设是实质性的改革。

此前的发行办法,对于真正的好企业支持不足。

在有条件选择的情况之下,新股只炒盘子的大小,导致场内的小盘股越炒越高;而此前绩优的大盘股却无法获得适当的超募,因而价格往往越走越弱。

其次,“发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当前令二级市场深恶痛绝的“滥发(新股)”,“圈钱”的现状,从根子上遏制“PE腐败”。

市场经济本身默认的底线是:再傻再烂的融资骗局也一定会有上当者——对此无须证明。正因如此,仰恶扬正,保护投资者,成为有关管理机构的第一职责所在)。

“优中择优”,始终都是股票二级市场在未来可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拟发行企业其价格是否合理,理应由市场(而非主承销商)进行价值判断一一如果没有发行失败的案例,券商就不会有所顾忌,以至于有些人可以“漫天要价”,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一把市场最宝贵的融资资源“一把吃空”。

其三,“发行改革”为今后的市场化改革,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其内容相当于统一了此前的模糊地带。当然今后还将有“再进一步进行改革”的多种可能。

比如,现在新股发行价不是高不高的问题;而是新股上市后“破发”的问题。破发,确实有一定的价格高沽的问题,但主要是投资环境的问题,足市场大环境本身的问题。过猛的股票发行其增量往往摊低市场的平均股价。

破发之后是破净,最后破掉面值(2001年,纳市大崩盘走的就是这条路;纳市当时发行系统并不很差,但是如果市场的价值总体高估,那么仍有极大的风险,并有集中暴发的可能)。

说白了市场的发展不能以套牢投资者为最后的底线。

所以新股定价与发行,首先要过大环境这一关。供求理论,可以解释,仅从发行办法方面搞单一性质的改革,不是整体市场的治本之道(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暮四朝三”,总量并无改变)。

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机构,现在首先重在“培元固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必须取信于民、取信于市;一句话,“饮河止于满腹”,万事不能太贪一但这确实需要时间。

警惕股市中的“拆白党”

拆白党,听名字,很象是一个组织,但实际上这是上海方言,泛指江湖骗局。因为参加这种组织的人数往往不多,最多时也不过十几个人,从事的活动也不外乎是“放白鸽”“翻戏”、“卷逃”和“仙人跳”之类。

事实上,中国式的拆白党,早在旧上海就进入了金融界。比如上海就有以“名妓”之名所发行的“赈灾券”。

券主名为陆文琴,是上海民国时期的名妓。当时,河南山东,发生自然灾害,她以“义赈”为名,以自身为彩,发行10万元的“陆彩”,发行期一个月,约定三章:

1以身为注。陆彩的募股书称:彩票发行之后,“不论何人,掷其一元资本,即有得彩之机遇。无论中彩者是浪子,是苦力,或是老者,文琴均以身作彩,断无不相随俱去之理,即使将来陷于贫苦地位,为灾民计,亦在所不辞!”

2人财可以两得。陆文琴称,10万元中的7成,指定捐为上海慈善公会做为赈灾善款;另外3成,也就是三万元,将作为陆文琴自己的“陪嫁”。

3“陆彩”可以认购,也可转让,既在市面流通、炒作。

当时,在上海各路报纸的广告栏,陆都登有很醒目的广告,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在上海掀起了一轮抢购“陆彩”的狂潮。《申报》曾有评论称:自从陆文琴发起“肉彩”后,上海滩凭空多了好几万个“未来富翁,候补娇客”。

陆彩供不应求,很快销售一空。在这段时间里,陆文琴抓住“正股上市”的机会,发行了“正股”之外的附加“权证”,大量出售她的各种艳照,“每张小洋三角,成打者惠减为三元,意者请洽同福里四十七号高升行”。

当时,市面上的黄牛党也卷了进去,每股面值一元的“陆彩”最高炒至2元;价格翻了一倍。

在这个游戏之中,几乎所有的参与者在初期都赚到了钱;如果不是陆文琴太贪,在开彩之前,“连夜脱逃”、“一走了之”,那么这个经典的骗局,就不会成为“骗局”,而是一次相当成功的IPO全过程——永无“拆穿”之日。

保护投资者是重中之重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更要警惕不要出现诸如旧中国“陆彩”那样的“拆白党式”骗局。

从根子上说,一个正常的市场,最终必须让买方来决定价格,买方的地位提高了胜于一切。

但是,一个强而有力的买方市场,决定于今后进一步的改革。特别是对于已经进入“盘口时代”的市场而言,成本必须是可以分解的成本。对此,所谓估值溢价,必须是一个一个的可以独立的交易品,可以单独剥离出来,进行交易(以防止卖方占据有利位置,“空口要价”)。

比如说,对于一个标准化后的IPO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种股票期权,这是最直接的公平交易,提升市场效率;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保证买方(投入在二级市场)的每一分钱都表达的清清楚楚,可以“来而有影,去而有踪”。

现在参与一级市场的各方大佬,其实明知这些权利产品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在现阶段,任何新股发行办法的改革,如果仅靠证监会一个部门的努力,肯定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并且,“发行改革”也更有利于券商用长线的眼光看待一级市场;对于券商而言,现在的赢利模式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利润来源,二是利润杠杆。如果从长计议还必须增加一项,这就是券商的“市场口碑”。

如果券商能够给市场提供具负责感、使命感的印象,不断提供相对优质的企业上市,股票市场才能形成正向循环,并且有利于发展、建设一个真正的证券市场。

猜你喜欢

新股骗局改革
揭秘全国各地的骗局
欺世骗局
不妨以平常心来看待新股破发现象
那些永不过时的“骗局”
阿狸的骗局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