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交通基础设施大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2010-10-26杨胜坚

中国经贸 2010年14期
关键词: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发展

杨胜坚 梁 哲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企业在越南承揽项目。越南交通基础设施大发展的背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同时存在众多的挑战,只要应对得当,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越南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

越南是一个木瓜飘香、又弥漫着柠檬气息的国度;是一个与中国一山之隔、还同饮一江水的邻居。越南与中国,从文化到制度、从思维到行为有太多的相似,也正是这种相似和地域的特色,特别是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南无疑成为了中国施工企业走出去的前沿阵地。

众所周知,目前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并且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随着越南投资政策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世界银行认为:除金砖四国(中、俄、印、巴)之外,越南已成为最理想的投资国家,各国资本争相进入越南。尤其是在越南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比重一年比一年多,预计在2020年前越南将投入270亿美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2020年后的约十年内还会追加投入210亿美元,越南政府决心在2020年前后建成在面积仅约2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陆地区域内涵盖20条线路总里程达到5873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然而在与越南一山之隔、陆地区域面积为23.67万平方公里的广西,到2020年,高速公路总规模为5590公里,足以看出,越南政府决心仅用10年时间,就要赶超陆地区域面积相差无几、而高速公路发展了近30年的广西。

越南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的具体情况:根据越南交通部高速公路发展纲要中獲知,至2020年,总里程为5873公里,包括20条线路,分为5个路网,南北高速公路网,全长3262公里,其中东线长1941公里,西线长1321公里;二是北部高速公路网,含6条线路,全长969公里;三是中部与西原地区高速公路网,含3条线路,全长264公里;四是越南南部高速公里网,含6条线路,全长834公里;五是河内和胡志明环城高速路网。此外河内五环线与胡志明四环线建设在拟议中,其主要功能是连接两个城市及周边的卫星城。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越南国内经济也已出现快速复苏的势头。其政府依靠自身力量以及借助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等的贷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这为我国特别是广西等相邻省份的工程承包单位在越南开展工程承包业务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近年来两国交往和经济关系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资工程承包企业走进越南,目前在越的中资企业主要有:中建总公司、中国路桥、中国水利电力集团、川铁国际、中国铁路、山东高速及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等施工企业。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走进这个富有神奇且与中国有着太多渊源的邻国。

但无论从先前(早在1992年)步入越南建筑市场的中国企业如中建总公司等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还是从残酷的竞争现状看,对我们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市场竞争较以前更为残酷,近些年日韩企业在越南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以越南内排至老街高速公路竞标为例,全线8个标段,韩国公司以出人意料的最低报价一口气拿下6个标,广西路建和越南公司才各一个,以此足以看出韩国公司在越南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力。越南本地企业的蜂拥兴起,也给我们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外部竞争的惨烈和内部成本的逐增也同时并存。由于越南近年来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同时政府又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本地工人纷纷要求增加工资,这无疑又增加了成本负担。况且与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等工程公司相比,中国在越南的工程公司普遍缺乏融资能力。近年来,中国路桥、中铁等公司在这方面已有很大改善,但如果只有以工程承包为主的话,也注定了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人力资源风险成本也是个不小的问题,进入越南的公司,首先要解决劳务人员短缺的困难。越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国,普通劳动力并不短缺,关键是缺乏大量的熟练建筑技术的工人,缺少有大规模机械施工经验的队伍及管理人员,且当地越南操作工人素质一般,工作效率偏低。国内一个熟练工人足以顶三个越南工人。由于长期受西方管理的影响,越南工人没有加班的习惯。第二个考虑的问题是合适的管理人员。因为需要交流的原因,要求管理人员至少掌握越南语和汉语。如果是越南政府引进外资的项目,又需要管理人员掌握英语。这样复合型人才非常难找,即使有,代价也非常大。第三个要考虑的问题是需要专门的翻译,处理大量的图纸及文件往来。聘请懂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的翻译也是非常难的。

材料组织引发的可见成本增加风险时时存在,以大宗材料为例:目前,越南国内钢材价格折合人民币4800元/吨,比国内高约1000元/吨,越南水泥价格折合人民币420元/吨。有实力的大型材料供应商基本上没有,大批量的钢筋采购当地供应商无法应付,从国内进口就需要和熟练的越南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合作,否则办理出口退税和报关在没有专业人士操作下是无法顺利完成的。

管理风险引发的隐形成本增加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工程施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员管理,由于语言交流的缘故,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会有很大的差异。作为项目部管理涉及到质量、环保等各个方面。来到异国他乡面临语言、文化习惯、项目组织沟通等方面的矛盾与障碍,保证不出问题十分困难,与国内管理难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就容易出现问题,后果将非常严重。

汇率风险引发的汇率风险成本的挑战:现在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南盾与美元不断贬值,而人民币又在升值。由于越南建材市场并不发达,甚至没有自己的民族产业,不少原材料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样形成双重的升值,压力非常大。

政策风险引发的通胀成本增加的挑战: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甚至中国国内政策都会影响到越南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钢材。由于国内从2007.6.1日起开始实行降低出口退税和增加出口关税的措施,对引发高污染、高能耗等产品增加出口关税,并对83种钢材出口产品实行出口价管理限制,从退税到征税,一进一出相差20%。所以引发越南市场钢材价格上涨。

当然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有风险,任何项目的执行都有存在其风险性,我们并不是说有挑战就要放弃,而是应该根据引发风险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灵活应对,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下面提供几种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1.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地化战略

本地化工作,不仅仅是包括聘录用本地人,还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力资源本地化,二是原材料及机械设备本地化。人力资源本地化就是说既然来到越南就必须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就要真正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人力资源本地化还要求不断提升越南籍的本地工人素质。可以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使他们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节约沟通成本。其次资源就地取材也是本地化的重要方面。

2.整合项目团队文化,消除文化冲突

项目组建时应该充分分析当地文化对项目经营的影响,消除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学习当地文化,增强文化意识与沟通技巧;分析本国与越南文化的差异;进行文化整合,消除文化冲突。由于历史原因,越南似乎对中国总是心怀疑虑,暗存芥蒂,处处防备。越南民间对待中国有一股敌视的力量潜滋暗长,甚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冲突引发的对项目不利因素。

3.完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

项目组建、选用外派人员时应进行选拔与培训,除了驻外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出色的语言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还要有去海外工作的强烈愿望,对东道国文化有较丰富的知识,且行动弹性大,适应能力强,思想开放。其次在工作中加强培养、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发掘各类雇员的特长,优化调整岗位职责,发挥资源优势。

4.实施弹性的激励和束缚机制

对作业人员,采用多种形式的物质报酬激励与束缚机制,在聘请当地人时,谈定条件。在管理上争取主动地位,避免激励约束方式的单一造成的低效率。建立对外市场竞争力、对内公平公正的目标导向的弹性激励束缚机制。

5.加强组织沟通,创造和谐氛围

海外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组织必须加强沟通,建立定期例会制度,通过沟通,建立起增强共识,消除分歧,防范冲突的有效途径,并可早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造轻松活泼的团队氛围,使项目组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6.改进领导方式,实行民主决策

在领导方式上尽量采取“关系取向”的领导行为,以人为本的关系取向措施,确立起“领导+朋友”的关系,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团队领导力与执行力。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员工参与管理。这将给项目带来活力,起到了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的桥梁作用。

7.加强公关协调,充分利用高层往来,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海外工程项目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为了使自己有个轻松的发展环境,应非常重视对外关系的建立与协调。这些关系包括与当地附近的关系、社会关系、供应商关系等。尽可能的与东道国高层建立良好的关系,为项目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发展
区域发展篇
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
“互联网+”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