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浅析

2010-10-26张功权

中国经贸 2010年14期
关键词:投资电力策略

张功权

摘要:本文从福建省能源开发概况和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现状出发,分析福建省属企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进一步增强福建省属企业在电力产业投资领域话语权,促进电力产业稳健、快速发展,加强对海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作用的同时实现省属电力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省属企业;电力;投资;策略

一、福建省能源开发概况

在福建省的主要能源资源中:水电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不大;省内煤炭资源储量不大,主要为无烟煤,难以为沿海大型燃煤电站利用,目前主要用于坑口流化床燃煤电站和建材、冶金等;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往往与临港工业冲突,开发的潜力也不大,全省沿海陆地风能资源总储量较多,但因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开发的难度较大、空间较小;福建省所属台湾海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风能资源和波浪能资源,但开发技术尚不成熟,而海上风能资源的储量为陆地上的3~4倍,开发技术已日臻成熟,是近期可规模化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之一;此外,福建省还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目前尚處于开发的起步阶段。

二、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长期以来,福建省属企业在电力产业领域的投资多采取项目参股的形式,随着企业的发展,近年也开始拥有了控股电力产业项目。目前电力权益总装机约600万千瓦(含在建),投资领域涵盖水电、核电、风电、煤电和燃气电站等项目。当前,随着海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1.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面临的机遇

(1)国家和海西经济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

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将保持不变。国家将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福建省将迎来一轮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电力需求量将不断扩大,电力需求的扩大又将刺激整个电力产业投资和生产的发展,因而给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的投资带来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2)福建省属企业面临的政策和战略机遇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福建省陆续出台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和意见,为福建省属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通过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对企业进行优化重组,福建省属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和总体实力大为提高,省属国有资产电力产业投资和管理的职责集中由新组建的投资和能源两大集团承担,为省属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力产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动力、保障和难得的战略机遇。

(3)低碳经济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机遇

在建设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碳交易和新能源配额制的建立,对传统燃煤电站项目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福建省属企业现有燃煤电力项目的权益装机总量相对都不大,且配备的是循环流化床清洁煤燃烧技术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高效新型燃煤技术,能够较容易实现清洁排放,承担的环保压力相对较轻。所谓“船小好掉头”,省属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

(4)福建省的能源赋存特点带来的发展机遇

福建省的能源赋存决定了开发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项目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10年内,福建省电力产业(电源项目)投资的重点将是大型火电、核电和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而2020年前后,核电和海上风电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波浪发电开发技术将趋于成熟。福建省属企业在新能源的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前期工作和资源属地的协调工作,这就给省属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5)我国新修改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带来的机遇

按照新修改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一亿千瓦,新增风电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海洋,这就为有着丰富海上风能资源的福建省的省属企业带来了发展海上风电的巨大机遇。

2.福建省属企业电力产业投资面临的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带来的挑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受到明显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电力的需求增长减速,影响现有电力产业的投资收益。福建省属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企业总体收益下降的同时,投、融资的难度加大。

(2)企业总体规模和实力不足带来的挑战

电力项目往往同时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与央企相比,福建省属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实力差距较大,在以往大多数的电力项目投资中充当中小股东的角色,对参股项目运营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小,无法通过项目滚动发展形成规模产业,无法通过长期积累形成较高水平的电力专业人才队伍,在电力投资领域缺乏专业话语权,这些不足都给福建省属企业未来的电力产业投资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3)后续项目储备不足带来的挑战

目前福建省内适合建设大型煤电项目的厂址已基本为以五大集团为主的各投资商圈走;海上风电和抽水蓄能水电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大,而后期能否顺利拿到开发权却还是个未知数;陆上风电因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矛盾等问题后续开发难度大、空间小;福建省属企业的电力后续项目储备不足,无法满足产业持续开发、滚动经营的需要。

(4)碳交易和新能源配额制带来新能源项目竞争的挑战

碳交易和新能源配额制使得各发电集团纷纷加大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剧了在新能源领域项目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福建省属企业规模小,获取项目开发权的实力本就不足,而央企企业规模和煤电比例都很大,面临空前的减排压力,必须通过发展新能源项目调整电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其在竞争新能源项目开发权的时候对经济性不敏感,从而对省属企业形成实质性的垄断竞争优势。

(5)风电项目电网接入难题带来的挑战

目前风电项目的电网接入通常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很多风电项目接人系统的投资和建设主体责任不清,电网企业对风电项目的接人系统建设积极性不高。电网接入难题不但延误了风电项目的进度,而且加大了项目投资的商业风险,已经成为限制风电项目发展的瓶颈。

三、应对策略,

在目前的形势下,福建省属企业该如何应对,才能在进一步增强电力产业投资领域话语权,促进省属电力产业稳健、快速发展,加强省属电力产业对海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作用的同时实现省属电力资产的保值、增值呢?

1.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一要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测风等前期工作,做好海上风电的前期研究,特别要重视海上风电资源和建设条件的勘测与评估,加大对资源可获得性的实证,以提高建设风场的风能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储备省属企业海上风电资源库;二要做好风场的总体规划,落实国土规划、海域利用规划和电网规划等工作;三要抓紧建设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以取得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和专门技术经验,特别是海上风机设备选型、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四要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争

取控股投资一个以上大型海上风电基地项目,并在总结项目开发经验教训和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项目的滚动开发,最终做大海上风电产业,体现规模效益。

2.积极发展核电

一要充分发挥省属企业作为参股股东的作用,配合控股方通过加强现有在建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管理,推动参股项目早日投产发电,二要加强前期阶段核电项目工作,以专业的精神做好核电项目的投资分析、调研工作,发掘投资机会;三要积极寻求增加新的核电项目场址储备;四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强与有控股资质央企的合作,加大核電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增加核电权益装机规模;五要委派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参与福清、宁德、三明等核电项目的建设,向央企学习储备核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和管理经验;六要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在参股核电项目中控股一台以上核电机组,并通过控股机组实现后续项目和人才的滚动开发和积累。

3.努力获得已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权

要积极沟通、深入领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积极了解海上风电开发的“游戏规则”,对照我国首次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方案中可能的各评分的权重,(即:电价占55%;技术方案,包括施工、设备、风机选型、施工方案组织等占25%;已有项目业绩、企业的实力、资质占15%;财务状况占5%,)努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到:一科学收集风资源等相关基础数据、分析风资源的特性、发电小时、场址布局等几个方面数据,确保较准确测算出开发后的电价和成本。通过对项目资源的把握度提高特许权投标成功的概率;二通过选择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精心准备技术方案,制订科学、经济、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增加方案得分;三不断加强现有风电项目的经营管理,提升业绩和企业实力,为开发资质和财务状况加分;四适时引进与省属企业互补性强、有良好合作基础的央企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开发海上风电项目,进一步提高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投标成功的概率。

4.多渠道解决风电项目的电网接入难题

首先要争取政府层面对风电项目的大力支持,由政府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新能源发展规划为风电项目的接入提供依据,同时由政府出资组织开展对风电上网课题的综合攻关,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主导协调解决风电项目电网接人难题;其次要做好项目投资方、地方及电网公司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工作,通过建立利益平衡机制来解决电网接入难题;再次要合理规划风电及其配套项目,如海上风电规模巨大,可在优化接入设计的同时考虑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大型海上风电场和电网之间增加一个缓冲环节,为电网接入和错峰、调度提供便利等。

5.加强资本运作做大电力产业规模

电力项目的投资内部收益率普遍不高,投资回收期较长,只有做大产业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而电力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省属企业承担着较多的社会基础性投资责任,资金普遍不充裕,若全靠自身积累难以实现产业发展,银行贷款成本又较高,还本还息压力大。因此,要做大电力产业规模就必须加强资本运作,尝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办法,实现项目的良性开发和滚动开发。

6.培养人才,打造电力产业核心竞争力

省属企业在做大做强电力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自己的电力人才队伍。一方面,要立足内部员工培养,挑选有相关专业和管理经验的员工到参股、控股电力项目公司不同岗位工作、锻炼,建立以项目培养人才的机制,做一个项目带一支队伍;另一方面,要注重企业急需的外部人才的引进工作,即向外部招聘级别较高的电力从业人员,直接承担较为重要的工作,通过其传、帮、带的作用,为企业电力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

猜你喜欢

投资电力策略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