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中国机床工业的运行特点、市场供需、问题和发展趋势

2010-09-29陈循介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0年3期
关键词:部件机床刀具

陈循介

(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 100102)

2009年,对世界和中国,都是极其艰难的一年、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正处在金融危机中,金融失调、资金短缺、需求下降、市场缩小、生产艰难,全球经济全面萎缩。中国经济和机床工业在连续数年顺利发展、高速增长之后,突遇外来袭击,措手不及,GDP增长速度减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全面下滑之时,国际形势呈现出三大特点:①多极化加大;②亚洲势力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尤受瞩目;③政治、经济、科技急剧变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国的形势也有不同的三大特点:①政局稳定、领导坚强、人民团结、致力建设;②加深改革开放、调整结构、力求实效、全力保增长8%;③面向世界、和平发展、互利互助、共同前进。但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一国难以独立脱离整体而生存。中国的经济、工业、科技、机床发展,就是在力求稳定而又不断受到外界严重干扰下尽量稳步前进的。中国的机床工业,其重要性、战略性,已越来越受到举国上下一致的重视。它既是本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世界机床工业的一部分。因此,既取决于它自己本身发展方针政策、战略战术之正确性、远见性,又取决于本国建设形势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发展的好坏,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对2009年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全面的深入分析,可从中得到自己“过去六十年发展中主要经验教训”以外的许多国际性的经验,对于中国今后更好地在国际风浪、激烈竞争中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2009年中国机床工业的运行特点

总的来说,在2008年上半年以前,随着经济的迅速上升,中国机床工业连续数年比较顺利的快速发展。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3月,突受世界经济危机外界严重影响,几呈直线下降。但由于中国政府领导远见卓识、正确判断,于2009年6月即开始采取一系列办法,投入4万亿元并制定一揽子应急计划刺激经济发展、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力促进基建、指引购置先进机床设备和先进技术。在一系列紧急配套政策支持下,中国的经济和机床工业逐步止跌回升。其运行特点明显地呈现出V字形状。突然下降、又较快回升。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遇到突然袭击的紧急情况下,政府的坚强领导、正确决策、有效措施以及充分发挥出全国人民积极性作用的重要性、关键性。

2009年,全世界经济下滑,各国机床需求、生产大幅度下降。这在2009年4月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10月的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EMO)上都能看出端倪。特别是在EMO展览会上,展商缺席、面积缩小、观众减少。日本1~9月机床产值比上年减少61%、德国2009年产值预计下降60%、美国2009年7月制造技术的消费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55.3%。而中国,一季度后,开始逐渐上升,三季度 GDP增加8.9%。而机床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2009年前三季度机床产值稳步上升,7、8、9三个月上升达2位数字。预计2009年约增10%,这一成绩,决非偶然。

2009年中国机床工业的运行特点,主要有下面3点:

(1)中国机床工业经过六十年的建立和发展,几经风雨,目前已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机、电、液、气、光各种元部件、机床、系统、刀具、砂轮、量具、附件等各个方面,低、中档产品能互相配套。并经多年引进、仿制、开发,逐步向高档进军,技术上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供应本国工农各业发展所需的“一般”产品,有自我周转能力,能经受得起“一定”的风浪,站稳了脚跟。这是能自我独立运行最最根本的一点;

(2)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正在全力加速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国大人众,属于“内需型”。与日本、德国的“出口型”国家迥然不同。出口型受外界影响大。中国虽然整体基础较差,但受外界的影响远比日本、德国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比日本、德国景况较好的重要原因;

(3)政府领导坚强、头脑清醒、目光远大、判断正确、措施有力。4万亿元应急计划和一系列紧急援助以及政策措施,如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等。以内需拉动、基建加固、扩大进出口、加上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增加各方面的消费,使中国较快地跳出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如果没有这一点,光有“基础”和“内需型”优点,而无有力措施,也还难逃脱严重金融危机的厄运。

上述三点,是最主要的。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会发生变化。但这三点经验,特别是要有坚强的基础、正确的领导、应变的能力,应一直保持。这样在今后全球国际大风浪中,才能应对生存。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中国机床企业的运行,可以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类:(1)人才、科研、质量、信誉上乘,实力坚强,基础稳固、主导产品对路,应变能力较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这是上等;(2)人才、基础、条件、产品、信誉一般,但是领导比较坚强,能够应变,开发新的产品、供应市场。虽然影响很大,利润严重下滑、但能抵抗得住,这是中等;(3)人才、基础、技术、管理、经营、产品各方面较差,又缺乏应变能力,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异常困难,有的甚至倒闭破产,这是下等。

据中国机床协会2009年5、6月对全国114个机床工具企业的调查分析,第一类大约占30%,第二类占60%,第三类占10%。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全国机床工具企业5 876个来分析,整个机床工业的运行,由于总体人员素质比国外较差,应变能力较弱,产品主要为低中档,这个比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三类将大大增加。

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全球企业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都逃脱不了这三类的命运规律。当然,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各类企业的比例也不相同。

目前,外国在中国的独资企业较多,由于世界机床的市场大大萎缩,他们千方百计将高档变化,适应中国具体条件、市场需求,以中高档机床进一步抢占中国市场。例如:美国的哈斯公司(HAAS)、德国的德马吉公司(DMG)、日本的小巨人公司等等。在中国生产他们的名牌产品,人才较多、科研较强、经营较活、实力较强,并且利用熟悉情况的中国人来占领中国市场。特别是日本的发那科公司(FANUC)、德国的西门子数控系统公司(SIEMENS),在中国已经有多年占领市场的经验,且在用户中有较大的信誉,竞争力较强,占领中高档数控系统绝大部分市场。2009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机床工业的运行,是一场在中国境内的世界机床的争夺战。中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机床竞争的战场。国内机床企业必须依靠自己的人才、技术、质量和实力,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占领内需阵地。

至于进口和出口,受资金和外界的影响尤其巨大。2008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金切和成形)的进口额达到75亿美元,并且多年居世界第一。而2009年1~9月进口44.8亿美元,同比下降21.3%。2008年出口额达20.2亿美元,2009年1~9月出口额9.8亿美元,同比下降-36.6%。都在全面下降。

从上可见,2009年中国机床工业的运行,是在极其严峻的条件下进行的。

2 2009年中国的机床需供分析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机床工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全球机床市场萎缩,为争夺缩小的市场,在质量、技术、价格、服务上竞争更加激烈;二是资金短缺,用户要以少量资金购买关键设备,对机床、系统、刀具、配件的质量、加工精度、效率、自动化、先进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生产技术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更加严格。机床工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认真对待、适应市场急剧变化,以价廉物美、优质先进、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适合用户生产特点的产品迅速及时优质供应,真正做到以质取胜。

2009年中国机床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能源、铁道、宇航、风电、核电、造船等行业,国家进行大量投资,大力发展,许多大型零件都需要加工。原有设备陈旧、长期没有更新,因此,对先进的数控大型、重型机床需要量猛增;(2)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较晚,但国大人众,尤其是广大农村,需要大量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发展的前景广阔,不同于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过剩。2009年中国汽车的产量突破1 300万辆,而美国1973年就早已生产1 280万辆。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对先进数控机床的需求,将是较长期的事。2009年国外汽车工业对机床的需要,大大下降,而中国却反升;(3)今后几十年中,中国对先进中档、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因为目前中国机床拥有量(大约700万台)的结构、性能、构成比极其落后,需要加速更新。

2003~2009年的 GDP增长分别为:10.0% 、10.1%、10.4%、11.1%、11.4%、9.6%、约8.5%。2003~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27.7%、26.6%、26.0%、23.9%、24.8%。经济连年快速增长,机床工业发展较快。从表1、表2的一些数字,可以看出一些变化。

表1 2007~2009年机床产量变化

表2 金属加工机床的出口和进口

从表1、表2数字,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出口、进口全面下降。机床产量整体下降,其中,手动机床下降最大。而数字控制机床却上升。其中,抵挡仍占较大比重(大约70%)。产品结构在发生变化。

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机床工业本身的组织结构,存在较多问题。最突出的是:(1)严重缺乏强有力的各种先进基础元件、部件、系统、刀具、测量、附件、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强大企业;机床的生产,缺乏各种先进配套元部件进行强有力的配套,先进配套件大量进口;(2)缺乏各种人才和强大的科研系统和机构,虽然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先进产品,长期却不能掌握关键技术和创新;(3)各类机床,缺乏强有力的大型先进企业,在各类产品方面起到带头、示范、帮助作用;(4)关键技术、质量不过硬,各种产品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差,与国外先进的差距明显。2007年6月国家质量检查总局抽查磨床质量,近30%不合格。如今,机床工具行业拥有5 876个大小企业,有些小企业产品质量不过硬,往往形成无序竞争。例如,在刀具方面,低档多,高档少。国产刀具市场占有率仅约20%。汽车先进装备大约70%需要进口。(5)开发新产品能力弱、应变能力差,在激烈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今后在对各类企业进行调查时,应对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理论经验水平、培训情况、考核制度、连同生产、经营、管理、产品水平、科研创新等一起深入调查,进行细致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可能更加有利于改进。

中国机床产品的结构,需要大力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调整。长期以来,三多三少现象严重。低档多,中高档少。低精度的多、高精度的少。手动的多、自动化的少。这都需要大力有序的调整、升级。特别是对于各类先进 数控机床、刀具、测量、附件、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等,应该分类组织有关研究单位、部门、生产工厂、用户、高等院 校等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讨论,对全国机床拥有量情况、市场需求、国内水平、国外状况、存在差距、关键技术、分门别类、详细研究,理出攻关项目,分期分批实现,有利于加快发展。

几年来,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形势很好,但是,对人员的系统、深入培训很差。素质、才能提高不快。目前,国外先进国家的企业,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一是大力降低成本;二是加强科研、开发、创新;三是大力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战斗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并且为经济好转、抢占未来市场作准备。这在国外的一些报纸、杂志上、都有提到。在中国的SIEMENS公司工作的人员,每年有一次培训和二次学习、业务、能力考试,大大激励着人员的学习性、上进性和创造性。对此,我们希望中国机床工业各级领导和全体人员,能加以重视。

4 今后发展趋势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广且深。总的来说,内需型国家影响较小、出口型国家影响较大。根据过去类似危机的演变规律,大致需要4年的周期,大约下降2年、上升2年。当然,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影响的深度和恢复时间也不一样。机床工业依赖并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则机床工业兴旺,反之则衰。

估计2010年、2011年可能逐渐回升。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多方面的,互相影响。机床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市场、人才、配套、科研、创新,如果孤立地只讲技术高精尖,往往就容易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应重视今后发展中的下列5点有关的趋势:

(1)在市场需求上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设备先进,需要添置的是高精尖、难加工的技术装备。要求水平最高,例如,美国、德国、日本。而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现有吸拥有量,设备构成比和性能比较落后,需要大量更新,人员整体水平急需提高,购买实用的、先进的中高档和少量高精尖机床。在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EMO)和中国的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上,展品的水平、先进性就能看出差异。但是,今后市场需求总的趋势,是向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发展。对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数控机床的水平在向高精尖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动化,复合加工机床、5轴控制加工中心(MC)、机器人与机床组成的加工单元、重型、超重型、小型、超小型数控机床、各种先进控制系统、功能部件、刀具、测量、附件等将不断创新。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关键是谁开发得快。点、线、面结合,以质取胜,抢先占领市场。

当今突出的趋势是:加速开发复合加工、多轴控制数控机床、对加工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2)在机床技术上

机床的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工艺、布局、结构、驱动、控制、信息传递以及各种配套元件、部件、刀具、测量、附件等等。今后发展趋势:突出的是对机床部件、刀具等的新材料、结构不断加强研究、创新。在机床方面,提高机床的强度、刚性、抗震性、减小热变形。如瑞士STUDER公司的所有磨床、美国HARDING公司的许多数控车床、加工中心(MC)等,其机床基础部件已经大都采用人造树脂材料(或称人造水泥),强度大、阻尼好、抗震强。在刀具方面,为提高刀具的强度、耐热性、抗磨损性,发明了许多新型刀具材料。在2008年11月的日本国际机床展览会(JITMOF)、2009年10月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EMO)上,展出了不少新的刀具材料和新型刀具。

零件的加工工艺是机床设计的灵魂,是今后创新的重大发展趋势之一。如复合加工、MC+车、MC+磨、MC+齿轮加工、MC+激光加工、成形曲面的5轴联动加工等,都是工艺上的创新和变化。是当今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品最大的亮点,仍然是今后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来说,由低挡向中高档、向高精尖发展,加速在技术上打好基础、赶超先进国家。真正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力,切实在生产中充分利用、发挥威力,是最根本的任务。

(3)在科研创新上

今后重要的趋势,最突出的是:越来越重视科研、越来越加快创新。没有科研、不可能有创新。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就是依靠科研创新来打开新的市场、走出困境的。在2009年10月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德国的DMG公司展出面积达1 554 m2,有30多台高科技先进数控机床展品,其中有7台创新产品。德国古特曼集团的制裁说,他们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每年要拿出5亿欧元来进行科研创新。在世界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资金十分紧张,但科研决不能停止。

今后世界机床工业竞争更加激烈,全靠科研、创新,用先进、优质、可靠产品来占领市场。这个突出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我国来说,如何切实解决,非常关键。

(4)在配套、合作上

一台机床,由床身基体和各种部件、驱动、控制机构、加上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等组成。各种配套部件、系统先进,加上高刚度、高强度、高精度、合理的布局,就能构成一台比较好的机床。历史和无数经验充分证明:机床工业各类产品的企业,相互之间必须紧密合作。如果没有先进的功能部件、数控系统、各种配套元部件,就不可能构成功一台先进的机床。如果没有先进刀具的合作配套,也就无法正常工作。今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各种功能部件、数控系统、各种配套元部件、特别是刀具的科研创新、配套合作工作。在2009年10月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各种先进配套元部件琳琅满目。其中,中国台湾有105家企业参展,大量展出了许多MC用的刀库、机械手、数控机床用的各种配套件,非常吸引观众、受到欢迎。

长期以来,中国的配套、合作工作做得很差。许多关键技术不过关、中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缓慢,许多先进功能部件、数控系统,大量进口。

我们在总结中国机床工业六十年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中,有一条严重教训,就是“重生产、轻科研;重主机、轻配件;重基型、轻变型”。这一点,经过世界金融危机和今后重要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视成套性的分析,我们应该认真转变。

(5)在人才、质量上

如果没有人才、没有产品、服务的高质量,在激烈竞争中,肯定要遭到惨败。将来十分关键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人才、质量至上。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这次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资金虽然严重缺乏,但许多企业,非常重视保留各种人才。而且在不断加强培训工作。一旦经济好转,这些人才,马上就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和作用。正是因为有成套的各种人才,才能切实保证产品、经营、服务等各方面的质量,今后真正做到以质量取胜。

企业发展靠产品,产品发展靠人才。加速发展靠正确的领导、正确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个体、集体作用。机床发展必须正确解决好市场需求、科技水平、人员素质三者。市场需求是动力,科技水平是基础,人员素质是根本。

机床本身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机床工业发展,必须正确解决好“人才、科研、质量、创新、合作、信誉”六大方面。加速产品发展,占领市场,必须解决好“质量、性能、品种、价格、交货期、服务”六大点。

总的来说,今后的趋势是:必须狠抓根本。中国要加速机床工业的发展,最关键是要提高整体素质、加速培养大批配套的专家、人才。这样机床工业才能真正快速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刀具、配套件也才能真正过关。真正做到人才一流、科研一流、创新一流、竞争力一流、能够占领国内外市场,才能真正进入世界一流的、名副其实的机床工业强国!

猜你喜欢

部件机床刀具
机床展会
加工中心若干典型失效部件缺陷的改进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部件(下)
无织构刀具与织构刀具铣削性能对比研究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的铣头部件再制造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多功能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