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

2010-09-26杨仙萍叶映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自律性人格特质自主性

罗 芳,杨仙萍,叶映华

(1.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浙江杭州 310014; 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

罗 芳1,杨仙萍1,叶映华2

(1.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浙江杭州 310014; 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本研究以 168名城市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2)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3)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因子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4)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研究结果,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应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及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以来,以 Sgligman和 Scikszent mihalyi《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锋芒毕露,矛头直指在过去近一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1]。对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幸福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表现。主观幸福感受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生活满意、正向情感、负向情感三个维度;幸福表现是指个人外在具体影响幸福感受的重要因素,或者称主观幸福感受的外在表现,包括物质满足、事业成就、自主性和人际关系四方面内容[2-3]。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增加。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教师人格特质的关系、教师自我概念的关系,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等,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和活跃。郭英等(2007年)得出城乡初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有着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农村教师从工作本身、学校及领导、收入福利、社会支持、与同事交往这五个方面都比城镇教师感到更幸福,而城镇教师只在与学生交往时比农村教师更幸福[4]。另外,杨婉秋(2003年)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比非教师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更高[5]。倪林英等(2006年)研究表明主观支持、神经质与经济状况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6]。王建民 (2007年)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进行阐述,认为教师的社会记忆、社会期望、社会认知及社会建构会影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7]。

根据上述研究,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但对教师幸福表现的研究较少。那么,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幸福表现现状如何?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是否受教师人格特质影响?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否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将予以探讨。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如图1所示。

图 1 研究的理论构思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从中可见教师素质对教学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的素质既包括了专业素质,也包括了心理素质。现阶段,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了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许多地区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的教师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笔者在实证研究之前,也对所在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大部分被访教师认为现在困扰他们的不是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而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他们较少感受到幸福。因此,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对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四所学校的教师为被试,共发放了 200份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 168份,问卷回收率为 84%。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 1所示:

表 1 样本被试基本情况一览(n=168)①

人口统计学变量 基本情况( n = 1 6 8 )运动习惯 无: 7 5 ( 4 4 . 6 % ) ; 1次/月: 2 6 ( 1 5 . 5 % ) ; 1次/周: 4 6 ( 2 7 . 4 % ) ; 3次/周: 1 2 ( 7 . 1 % ) ; 3次以上/周: 9 ( 5 . 4 % )学历 高中或中师: 2 ( 1 . 2 % ) ;大专: 2 8 ( 1 6 . 7 % ) ;本科: 1 3 3 ( 7 9 . 2 % ) ;硕士研究生: 5 ( 3 . 0 % )

(二)研究工具

(1)《大五个性测验》(NEO-PI):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大五个性测验》来测量被试的人格特质,包括外向性、负向支配性、神经性、聪颖开放性、严谨自律性、和善性六个因子,量表为五点计分量表。该量表由陈钰萍于 2004年进行修订。

(2)《幸福感指数量表》:本研究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测量被试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两个部分。量表为七点计分量表,前八题的平均数+最后一题满意度乘以 1.1为被试幸福感指数最后得分。量表由 Campbell于 1976年编制。

(3)《中小学教师幸福表现量表》:本研究采用《中小学教师幸福表现量表》测量被试的幸福表现,量表包括物质满足、事业成就、自主性和人际关系四个因子,量表为五点计分量表。该量表由陈钰萍于 2004年编制[8]。

(三)统计分析

采用 SPSS11.5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幸福表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教师在幸福表现四个因子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因子上的描述性得分见表 2。

表 2 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幸福表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n=168)

由表 2可知,教师在幸福表现的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最高,物质满足因子得分最低。主观幸福指数得分为 9.500。

(二)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指数及幸福表现各因子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分别采用 t检验和 F检验法,检验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指数及幸福表现各因子的人口学差异,结果如表 3所示:

表 3 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指数及幸福表现各因子的人口学差异(n=168)

注:P<0.05,表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下同)

由表 3可知,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外向性、和善性、神经性及幸福指数上存在差异,均为女教师显著大于男教师。不同教龄的教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差异,教龄低的教师在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教龄高的教师。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在所有因子上均无差异。兼任行政工作与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神经性、严谨自律性、聪颖开放性、自主性四个因子上存在差异,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严谨自律性和聪颖开放性因子上高于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神经性和自主性两个因子上得分低于未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和善性、严谨自律性、聪颖开放性、自主性、幸福指数各因子上存在差异,在所有因子上,均是不健康的教师得分最低。不同运动状况的教师在严谨自律性、聪颖开放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均为无运动习惯者最低。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存在差异,高中或中师毕业的教师在自主性上最低。

(三)人格特质对教师幸福行为表现和主观幸福感受的影响结果

1.各变量间的相关结果

人格特质六个因子、幸福行为表现四个因子及主观幸福感受一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4所示:

表 4 各变量间的相关结果(n=168)

由表 4可知,人格特质因子中的外向性、负向支配、和善性、严谨自律性、聪颖开放性与幸福行为表现中的人际关系有显著相关。神经性、严谨自律性与自主性有显著相关。神经性、严谨自律性、聪颖开放性与事业成就有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指数与和善性、严谨自律性、物质满足、事业成就、自主性有显著相关。

2.主观幸福感受、幸福行为表现对人格特质的回归结果

(1)主观幸福感受对人格特质的回归结果

以人格特质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幸福指数感指数为因变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强迫进入法),得到的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 主观幸福感受对人格特质的回归结果(n=168)

由表 5可知,主观幸福感受对和善性、严谨自律性和聪颖开放性的回归达到显著水平,即人格特质的这四个因子显著影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

(2)主观幸福行为表现对人格特质的回归结果

以人格特质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幸福行为表现为因变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强迫进入法),得到的结果如表 6所示:

表 6 主观幸福行为对人格特质的回归结果(n=168)

B t p 回归方程自主性←外向性 0.124 0.813 0.418 R2=0.156自主性←负向支配 0.041 0.385 0.701 P=0.000自主性←和善性 -0.458 -2.299 0.023自主性←神经性 0.414 3.895 0.000自主性←严谨自律 -0.217 -1.490 0.138自主性←聪颖开放 0.302 2.457 0.015人际关系←外向性 0.310 2.261 0.025 R2=0.192人际关系←负向支配 -0.233 -2.420 0.017 P=0.000人际关系←和善性 -0.070 -0.391 0.696人际关系←神经性 0.084 0.878 0.381人际关系←严谨自律 0.195 1.498 0.136人际关系←聪颖开放 0.282 2.557 0.011

由表 6可知,教师人格特质对教师幸福行为表现中的物质满足因子影响不显著,对事业成就、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回归方程均为显著。

3.主观幸福感受对幸福行为表现的回归结果(幸福行为表现对主观幸福感受的预测)

主观幸福感受对幸福行为表现的回归结果如表 7所示:

由表 7可知,教师幸福行为表现中的物质满足和事业成就能够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指数,事业成就的预测力更高。

表 7 主观幸福感受对幸福行为表现的回归结果(n=168)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果

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平均得分为 9.500。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略低于城郊教师,与护士等其他行业比略高[9-11]。

(2)不同性别及健康状况的教师在幸福感指数上存在差异。女教师的幸福感指数高于男教师,健康状况好的教师幸福感指数高于健康状况不好的教师。

(3)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受、幸福行为表现存在相关关系。教师人格特质的和善性、神经性、严谨自律性和聪颖开放性影响主观幸福感受,严谨自律、外向性影响事业成就,聪颖开放、神经性、和善性影响自主性,外向性、聪颖开放、负向支配影响人际关系。

(4)城市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够部分预测主观幸福感受。物质满足和事业成就两个因子能够预测幸福行为表现。

(二)提高城市教师幸福感的建议

1.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

研究结果证明了人格因素对教师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的重要作用。如何培养教师的积极人格?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自我和他人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达到教师的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认同并接受自己,能够感觉到自我存在的目标和意义,有较多的成功等积极情感体验,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教师要能够与他人形成一种积极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同时也主动帮助和支持他人。积极人格特征是相对消极人格特征而言的,消极人格特征以回避或逃避为主要特征,不利于教师获得幸福感。

2.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谈到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许多人都认为与学校管理制度、工作环境和条件、工作收入等有关。但本研究结果表明,最能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指数的是教师的事业成就,其次是物质满足,最后才是自主性和人际关系。教师的事业成就主要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师生关系等都是重要体现方面。只有专业问题处理好了,教师才会感受到成就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也在于这种事业上的成就感。因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层应该多给教师提供一些进修学习的机会,使教师获得更好教学的理念和技能,获得科研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

3.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女教师在人格特质各因子及主观幸福感受因子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教师,这使得我们必须关注教师性别差异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男教师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女教师。而从教师这份工作的社会地位而言,明显对女教师有更多的偏向。一名女性成为中小学教师或者幼儿园教师更能够被社会认同,并认为这是女性较适合从事的职业。但男性获得的社会认可度可能要远远低于女性。再加上人数比例的悬殊,男性中小学教师似乎成了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这种现实状况使得男性中小学教师在人格特征上更消极,主观幸福感受程度更低。因此,应特别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了解男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矫正,如定期召开男教师座谈会、成立男教师教学沙龙等。

注释:

①论文关于教龄和运动习惯的划分依据陈钰萍.国小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D].屏东:国立屏东师范学院,2004:6.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2]Kahneman D,KruegerA B.Developments in themeasurementof subjectivewell-being[J].Journal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6,20(1):3-24.

[3]Kahneman D,Krueger A B,Schkade D,et al.Would you be happier if you were richer?A focusing illusion [J].Science,2006,312:1908-1910.

[4]郭英,谢鞅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54-59.

[5]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43-244.

[6]倪林英,杨勇波,雷良忻.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6,27 (1):16-20.

[7]王建民.幸福感的社会性及其中国语境[N].光明日报,2007-11-27(6).

[8]陈钰萍.国小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D].屏东:国立屏东师范学院,2004:6.

[9]李玲,沈翠珍,沈勤.护士工作压力、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J].护理研究,2008,22(7): 1887-1889.

[10]王洪明.市郊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08-511.

[1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Well-bei ng Source and SubjectiveWell-bei ng of City Teachers

LUO Fang1,YANG Xianping1,YE Yinghua2
(1.Xiache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Hangzhou 310014,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The study condu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well-being sour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ity teachers,and 168 city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ivewell-being of city teachers is low.There are sex and health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subjective well-being.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personality,well-being sour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eacher’s personality could partly predict the well-being sour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eacher’s well-being source could partly predi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Based on the results,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and focus on the sex and health difference.

city teachers;personality;well-being source;subjective well-being

G451.2

A

1671-6574(2010)04-0058-08

2010-03-16

罗芳(1976-),女,陕西镇巴人,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中学一级教师,心理学硕士;杨仙萍 (1974 -),女,浙江诸暨人,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叶映华(1979-),女,浙江天台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猜你喜欢

自律性人格特质自主性
心理诊所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