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意义——《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观后感

2010-09-20阿萌

糖尿病新世界 2010年1期
关键词:遗愿司法考试爱德华

文/本刊特约通讯员 阿萌

每当低血糖的时候,总是意志最消沉的时候,并且轻而易举地就钻进消极悲观的牛角尖。我曾经试图在低血糖时和朋友讨论生命的意义。因为这时的我思维混乱感官却很清晰,能够最真切地体味到内心深处的每一寸焦虑。

我问他:“你觉得生命需要什么意义?对于那些临死或等死的人,已经活过来的人生,对将死的他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朋友当时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司法考试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我的反常。他说:“生活是需要意义的,做每件事,都应该有做的意义和理由。比如司法考试,当你想到为了将来能开宝马而奋斗时,司法考试对你,就变得有意义了。”

我当时很不屑他的浅薄,觉得因为他是健康人,所以体会不到我的感受和痛苦。直到那天看了《遗愿清单》,我才意识到真正浅薄的人是我,我只知其然,却并未理解生命的所以然。

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亿万富翁爱德华因为癌症住进了自己开办的医院里。和他同病房的,是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同样身患癌症的汽车修理工。地位、背景、性格完全迥异的两个人,唯一相同的仅仅是,生命都只剩下了最后的六个月。

影片的开头,是白茫茫的喜马拉雅雪山,沉缓的旁白,让习惯了每天周而复始浮躁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爱德华·佩里蒙·科尔在五月过世。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万里无云。很难说该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有人说该用死者留下的家人来衡量,有人相信可以通过信仰来衡量,有人说该通过爱,也有人说生命本就毫无意义。至于我,我相信,你可以借他人衡量自己的生命。我能确信的是,无论以哪种方式衡量,爱德华·科尔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要比许多人的整个一生都更精彩。我知道在他死亡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闭上了,心灵打开了……”

只看了电影开头的我,还未入戏便已习惯性地悲从中来——我改变不了他们生命的轨迹,更改变不了自己的。

卡特在知道自己生命最后的期限之前有一段自白,那时他刚听说爱德华的生命只剩下了半年。他说:“曾经有这么个调查,问了一千个人是否愿意提前知道自己的死亡日期。百分之九十六的人说不愿意。我一直觉得我是剩下的百分之四中的一个。我以为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是一种解脱,结果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卡特就是在这时候知道自己活不过六个月的。他把手里还没写完的遗愿清单扔了,爱德华却捡起来决定两人一起完成它。

电影被定位为一部喜剧。我想起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所有幽默都是苦涩的。让人感动的东西总是不如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更持久。没有亲身经历就不会有切肤之痛,更没办法去感同深受。身体健康的路人甲、乙会被这样的电影感动,然后送上一句类似“坚强”的无关痛痒的评价一笑而过,继续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可对于有着类似隐痛的我们来说,对前途、对命运、对人生,却会有更多百感纠结的感触。

“你动过自杀的念头吗?”

“自杀?我吗?”

“对。”

“天呐,没有。”

“我就知道……你还在第一阶段。”

“什么?”

“五个阶段,不过……”

“你是指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bargain),抑郁(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

“你当然没动过自杀的念头,你还在第一阶段,否认。”

“你在第几阶段?”

“否认。”

“同时在考虑自杀?”

“是的……这只是一种形式……”

两人的对话就像我的心理活动,似曾相识。我相信每个人被病痛折腾得筋疲力尽心烦气躁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其实谁都不特殊,健康的人不会想这些问题,只因为他们没有想这些问题的必要、契机,或者叫节点。

那张清单上列了他们死前想做的事。跳伞是他们实现的第一个愿望——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开始,带着亲历死亡的快感。

后面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开福特野马赛车,去非洲大草原打猎,到巴黎吃昂贵的鱼子酱,参观泰姬陵,弄个纹身,坐在高高的金字塔上看日落,在长城上面骑摩托车……

回家的当天晚上卡特就倒下了,再也没从手术台上走下来。他没能实现他最想实现的愿望——到喜马拉雅山顶看看满天的星星,听听万籁俱寂时大山的声音。他们到达山脚时错过了登山的季节,说好等来年开春时再来,却最终成了无法完成的遗愿。

爱德华在卡特葬礼上致辞,声音颤抖。那是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能感受的无法言说的心情——那样无可奈何,却又那样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馈赠。

爱德华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愿望:亲吻世上最美的女孩儿——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的外孙女。尽管愿望制定之初俗不可耐,实现之时却是如此温馨唯美。他和卡特的骨灰被葬在了雪山之巅——爱德华不用再担心没人陪他说话,卡特也终于可以静静聆听大山的寂寞。

生命太短暂太脆弱,人类个体那么渺小地存活在无垠的宇宙中,让我时常困惑找不到努力生活的价值。重如泰山或是轻如鸿毛,在造物主面前又意味着什么?

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全新的感悟。两个老戏骨的真情演出,说实话,我的内心被震撼了。那是两个垂死的灵魂最真实本源的悸动,离我那么近那么近地存在着,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软弱,还未经历暴风骤雨,就给多彩的生命妄下了无意义的结论。

我们害怕生活中的阻碍,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可喜。我们认为生命没有意义,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虽然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人生戏剧中总是上演悲剧,可凡事都能遂愿的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可循?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剧情,都是人生无法割舍的际遇。

终于明白,生命正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了意义。

猜你喜欢

遗愿司法考试爱德华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我兄我弟生死一线承让爱:“遗愿”苟且余生晴朗
亚历山大大帝的遗言
浅谈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卫生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遗愿清单
法学本科教育与应对司法考试的反思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调研报告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