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固定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的应用

2010-09-19裔伟绩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5期
关键词:牙弓夹板患牙

裔伟绩

江苏省盐城曙光眼医院口腔科(224005)

牙外伤是日常生活中多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为保留患牙,固定术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固定的方法。随着口腔材料学的发展,口腔技术进步在临床上新近采用“自酸蚀釉质粘接技术”及“方丝弓托槽固定技术”以固定患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2],现将3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情况统计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盐城曙光眼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外伤非乳牙患者205例牙,男女未作区分,分组时按照1∶2∶2进行分组。Ⅰ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固定技术,Ⅱ组采用自酸蚀釉质固定技术,Ⅲ组采用方丝弓托槽固定技术进行治疗。

1.2 方法

在局麻下进行清创、复位、脱位牙再植术等必要的治疗后,再每组在患牙两侧选至少2个健康牙作为基牙。

1.2.1 Ⅰ组:采用不锈钢丝“8”字结扎法将牙固定在牙弓夹板上[3];Ⅱ组在患牙和基牙的中1/3涂自酸蚀粘接剂光照20s,取一根不锈钢扁丝用光固化树脂包裹光固于患牙、基牙的中1/3;Ⅲ组采用“粤索”方丝弓托槽及“京津釉质粘接剂”按托槽常规粘接方法进行粘接,0、15×0、22方丝结扎固定。

1.2.2 患牙常规固定1个月,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拆除后观察2周,对牙髓已坏死的及时进行根管治疗。6个月后复查,进行效果评价。失败:患牙松动移位,牙根吸收超过1/2不得不拔除患牙;有效:复位好、无松动、无叩痛、牙龈健康、活髓或根管已治疗、X线片示牙周膜间隙基本正常,根尖无吸收或吸收<1/3。

2 结果与分析

Ⅰ组患者30例,患牙41例,总有效率为83%;Ⅱ组患者67例,患牙82例,总有效率为93%;Ⅲ组患者62例,患牙82例,总有效率为96%。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3 讨 论

牙外伤的固定是保住患牙的关健,包括“牙弓夹板固定”、“自酸蚀粘接技术”、“正畸钢丝托槽固定技术”、“牙外伤专用钛板”、“玻璃纤维夹扳”等技术。而前3种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自酸蚀粘接技术及正畸钢丝托槽固定等技术都是在传统的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固定技术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其“固位的稳定性差、美观不佳、钢丝末端对牙龈的刺激、再次损伤”的需要,口腔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而来的。从临床效果来看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钢丝结扎固定技术。自酸蚀粘接固定技术是使用自酸蚀粘接剂作粘接固定,由于其不需要冲洗,避免了牙面的被血液、唾液污染,减少了操作时间,有一定的强度,树脂具有美观性,固定患牙效果好相对于其他技术更容易在基层开展。而笔者更倾向方丝弓托槽固定技术。从疗效上看其在对嵌入性和脱位牙的治疗效果更为可靠,按方丝弓矫治器弓丝的形变轻力及固定与引导作用有足够的固位力量,而且有牵引牙齿回到正常位置的作用。和当今“外伤牙弹性固定”的理论相应。由于方丝弓的持久固定牵引作用有利于牙周膜的重建和愈合;有利于牙槽骨的附着和改建;同时槽沟和弓丝之间的间隙和牙齿的生理动度相适应有利于牙周膜再附着又无附加压力利于牙髓的血运重建。术后具有位置变化小、操作方便、疼痛少等优点[4]。

综上所述,自酸蚀粘接固定技术在牙挫伤、侧向移位、部分脱位等方面产效果较好,且对部分牙体缺失牙也好处理,痛苦小,操作方便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而正畸弓丝托槽固定技术对复杂的嵌入性和完全脱位等复杂的牙外伤疗效明显,具有一定的正畸知识即可操作,术后牙位美观,生理适应性好,活髓牙多,具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技术较为落后已逐步被取代。

[1]王玉玲.方丝弓托槽在固定外伤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6,6(2):49-50.

[2]葛立宏.牙齿外伤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0.

[3]谭彪.钢丝粘接法治疗外伤前牙206颗临床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1(2):228-229.

[4]黎介寿.手术学全集口腔颌面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93-96.

猜你喜欢

牙弓夹板患牙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