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

2010-09-11易冬炬李明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1期
关键词:长沙能源经济

□文/易冬炬 李明生

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

□文/易冬炬 李明生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概念进行综述,并给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一般看法。接着运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公布的低碳城市新标准体系对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进行评估与潜力分析,最后给出长沙发展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低碳城市;长沙;评价;对策建议

一、导言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聚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和全球的能源、资源、环境等物质要素构成极大压力,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已经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规模大,也为人们实践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示范和建设各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诸如生态城市、清洁能源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京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低碳生态型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制定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增强城市未来竞争力,打造宜居城市,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概念进行了综述,并给出了自己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一般看法。接着,运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公布的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对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进行了评估与潜力分析,最后给出了长沙发展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二、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从现实情况看,走低碳经济之路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环保专家张坤民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气候组织2009年《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报告认为:低碳经济变革源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驱动,涉及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范围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2)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增加社会、经济和环境收益;(3)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增加低碳技术投资,推动低碳经济转型;(4)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消费行为与气候变化问题密切相关,低碳消费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一般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表1 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估表

表2 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

(二)低碳城市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同时,《蓝皮书》也指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有效利用能源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北京市社科院的辛章平等人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的刘志林等人认为:低碳城市应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推广低碳理念,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由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为全球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的城市发展活动。付允、汪云林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应当以“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同时改变生活方式、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称“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著名学者林辉认为,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正是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最具体和有力的实践,并且具有全民的参与性、持续性,能够做到共建共享。

综合上述观点并结合低碳城市发展的实际可以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其内容包括: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在城市中有效推广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

三、长沙市发展低碳城市评价

低碳发展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随着低碳城市建设的迅速开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要积极有效地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就必须有一定的评估和考核标准,并且必须有科学、先进的评价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2010年3月19日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我国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表1、表2)

从碳生产力指标来看,长沙市的碳生产力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长沙近几年迅速的经济增长相符合,2008年GDP总量达到3,001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逾15%。经济总量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9位,增长速度居省会城市第5位。

从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来看,长沙处于全国领先和行业领先。其中,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先进工程制造业带动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8%。2006年以来长沙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降幅在全省第一,万元GDP能耗值连续3年为中部省会城市最低。

未达标的指标:(1)低碳消费指标中:人均生活碳排放水平却是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省会城市第七的总体格局;同时也与市民高碳生活方式有关;(2)低碳资源指标: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也未能达标。这与长沙市能源消费结构相符合,长沙现在的能源消费还是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不足3%;(3)低碳政策指标中:缺乏完善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公众低碳经济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是不够的,而这与省会城市以及“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四、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纳入世界组织低碳型城市建设试点范畴。目前,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气候组织等国际组织机构为推动全球低碳型城市建设,探索低碳型城市发展之路,正在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城市开展试点,给予试点城市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鼓励和保障低碳型城市发展。长沙如能纳入世界组织低碳型城市建设试点范畴,无疑将会对长沙建设低碳城市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抓紧编制《长沙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建立全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以低碳产业发展来促进工业节能,逐步降低消费领域中传统化石能源、碳基能源(煤、油等)的消费比重,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力求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的目标。

三是完善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1、加快实施单位GDP能耗、流域污染物排放考核奖惩办法,从机制上鼓励区(市)县降低碳排放。并且,选取责任明确的主要河流断面进行监测,对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指标明显减少的区(市)县予以奖励;2、组建能源专家队伍,由专家对能耗重点企业能源设备、生产形式进行能源审计分析,判断节能空间,提出采用节能设备的建议,策划节能项目,申请国家节能项目资金补助,形成一条龙的服务机制;3、建立长沙二氧化碳排放的账户,对长沙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规划、分配与监测。要运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条件,促进长沙的经济结构、城市结构和消费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按照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进行分解。

四是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和强化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意识和低碳生活文化。通过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意义,普及低碳生活知识,鼓励和帮助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可考虑将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有关方面知识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现行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并切实加强考核和监督。抓紧编制《低碳城市机关(家庭)行为手册》,积极引导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民形成节能环保、降低污染的自觉行为。

2010年长沙已经启动低碳城市示范建设,这将是长沙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1]U K Energy Paper-O urEnergy Future-C reati ng a Low C arbon Econom y,Feb,2003.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4]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5]庄贵阳,朱守先.算算距低碳城市有多远[N].中国环境报,2010.4.29.

F127

A

猜你喜欢

长沙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长沙之旅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我眼中的长沙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辛卯考联靓长沙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