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1例

2010-09-04邓仕华

微创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精索疝囊肌腱

邓仕华

(广西百色市妇幼保健院,百色市 533000)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科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患儿 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04年 1 月至 2008年 2月需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男性患儿8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 41例,其中微创组年龄 3个月 ~ 13岁,平均 5.5岁,常规组年龄 3个月 ~14岁,平均 6岁。

1.2 手术方法 患儿全部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①微创组:于耻骨结节上做平行于腹股沟管斜切口,长约 1~1.5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沿外环钝性分离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游离疝囊至高位,做疝囊高位结扎,皮下细线缝合一针,切口皮肤用敷贴拉拢封闭,敷料加压包扎切口,术毕。②常规组: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于耻骨结节上做平行于腹股沟管斜切口,长约 3~3.5 cm,逐层切开至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于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游离疝囊至高位,做疝囊高位结扎,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对两样本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 10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 3个月,微创组无复发,常规组复发 1例。微创组较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亦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1。术后微创组出现感染 2例,阴囊水肿 3例,常规组出现感染 3例,阴囊水肿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表 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 论

目前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手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虽然是微创,但设备投入大,麻醉要求全麻插管,技术要求高,花费大,患者难以接受,不易推广。小儿腹股沟管较短,长约2 cm,经外环处牵拉精索及腹膜鞘状突,较容易显露疝囊高位及内环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做疝囊高位结扎简易可行[1]。小儿腹股沟斜疝在治疗上首选手术,但手术方法众多,而开放性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应是手术治疗的首选[2]。传统手术切口较长,并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破坏原有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加大手术创伤,增加患儿痛苦,并增加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及疝复发机会。我们采用的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切开的层次少,不需要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不打开腹股沟管,保持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完整性,使疝复发、术后并发症出现机会大大降低;钝性分离皮下,很少出血,可以达到无血手术。精索位置表浅,切口用钳稍做分开就可以看到提睾肌和精索,可以提出切口外操作,因此损伤小,切口可以很小,术后修复层次少,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操作熟练者手术时间不到 10 min,对小儿影响更小,术后当天小儿大多可以下床活动。因此,条件具备的医院可以安排门诊手术,不需要住院即可治病[3]。本组所采用的微创小切口术后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切口美观,成功率高,费用低,并且无需拆线,相比传统常规术式就更显得有优越性。

[1] 豆发福,于建龙,周亚栋,等.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1):49.

[2] 茅付勇.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微创医学,2009,4(5):558-559.

[3] 吕一燕.“一日外科”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410例[J].广西医学,2008,30(1):145-146.

猜你喜欢

精索疝囊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