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

2010-08-27阮芬儿陈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离院眼压青光眼

阮芬儿 陈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浙江杭州310015)

家庭干预是指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或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使个人、家庭、社会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如能得到持续合理的治疗和指导,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就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离院后的不遵医行为仍较为多见。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对离院后60例符合条件的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为2008年1~12月离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光眼患者[2],均为本地区常住居民。男23例、女37例。教育程度:小学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 25例,初中7例,高中18例,大学及大学文化程度以上10例。将60例患者按离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各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两组在院期间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认知干预:给予青光眼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授课内容为眼球生理解剖结构、青光眼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青光眼常见诱发因素和保健知识;抗青光眼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用法及注意事项等;(2)心理干预形式包括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治疗,告知患者焦虑、忧郁、恐惧、情绪激动、易怒等负性心理状态是青光眼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针对个体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心理评估,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指导患者自己学会控制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方法,正确的眼球按摩方法,指测眼压及自我监测视功能的改变(如视力有否骤降、暗点或暗区的出现或扩大、虹视等),注意眼胀、眼痛、怕光、流泪等不适症状。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和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适量运动。讲解控制饮食、饮水、戒烟及戒酒对青光眼的重要性;(4)对家属的干预:给予和患者相同的干预内容。离院时,观察组建立患者档案,科内设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自我管理教育内容、病情现状。离院后即进行家庭干预,包括:离院后即进行1次家庭随访,以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每月发放1次病情追踪卡。具体措施:观察组患者离院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按时用药、按时检查、避免诱发因素、心理障碍等四个方面的遵医情况,以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的遵医行为及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与患者保持联系,经常提醒和监督其遵医行为;患者也可以随时来电话咨询,依据病情再次进行宣教并修改干预方案。对照组离院后不实施家庭护理干预。

1.2.2 评价内容 (1)遵医行为;(2)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根据卫生部1988年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用)》规定的评价标准,发作次数减少76%~100%为显效,减少51%~75%为有效,减少26%~50%为改善,减少50%以下或增多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离院1年后遵医行为比较 (表1)

表1 两组患者离院1年后遵医行为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离院1年后治疗效果比较 (表2)

表2 两组患者离院1年后治疗效果比较(例)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30%(9/30),观察组总有效率63.3%(19/30),本组数据经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3.1 家庭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控制眼压升高、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青光眼是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患者病程往往较长,很难用治愈、好转、未愈等传统指标来评价疗效,这就使得遵医行为显得相当重要。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对青光眼的认识不足及缺乏必要的护理知识,致使疾病反复发作,甚至造成患者失明。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让患者真正了解青光眼的治疗过程及定期复查和用药的重要性,通过家庭护理干预提醒和帮助患者遵从医嘱,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率、控制眼压升高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2 家庭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对病人的支持具有针对性 虽然60例病人均接受了本科的系统健康教育,但对照组离院后的遵医率仍不理想。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随时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如针对病人忘记用药问题,让患者把药放在床头桌或茶几等容易看见的地方,这种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漏用药的现象,在客观上提供了遵医的条件。

3.3 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法,对病人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本组病人大部分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而“伙伴关系”有利于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离院病人的遵医行为,并维持在良好水平,结果显示达到预期的目的。

3.4 注重家庭对病人的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病人遵医 青光眼患者存在解剖基础,当情绪波动、劳累、长时间暗环境工作时,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巩膜向周边堆积,使房角关闭,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增高,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情绪不稳定,易影响药物收缩瞳孔和降眼压的效果。家属及亲友文化信仰、对待疾病的态度、生活经历等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压力以及角色适应状况等,加之现行社区医疗服务还欠完善,患者离院后健康维持和自我防护需要家属积极配合完成。因此,强调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是病人保持良好心态的必要条件,以提高家属对影响病人心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之给予病人亲情支持及治疗监护,以利于强化病人的遵医行为。

[1]葛坚.青光眼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21-324.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170.

[3]王爱萍,杨春薇.青光眼的护理[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5,(6):41.

猜你喜欢

离院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糖尿病住院患者擅自离院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步督察法” 全天候管好临时在外干警
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离院后的影响
青光眼“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