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营养知信行水平现状调查与多因素分析

2010-08-27景秀琛张春梅王海芳李惠玲薛小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学历态度问卷

景秀琛 张春梅 王海芳 李惠玲 薛小玲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江苏苏州215006)

营养不良普遍存在于住院患者间,并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率与死亡率,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1]。作为执行者的护士,其营养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水平直接影响营养干预的质量与效果[2]。本研究应用KAP理论模式,初步探讨临床护士营养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在苏州市护理学会协助下,于2009年9~12月对苏州市大范围内二~三级各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入选标准:(1)临床护士;(2)工作年限大于1年。排除标准:(1)手术室、辅助科室护士;(2)临床专职营养护士;(3)患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护士。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 自行设计,包括科室、性别、年龄 、护龄 、学历 、职称 、职务 、编制 、月收入 、工作表现、业务学习、进修、管理检查及营养知识需求、来源与培训等。

1.2.2 营养KAP问卷 在Kobe JA的“外科护士营养KAP问卷”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护理特点,参考相关文献编制而成[3]。问卷分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三部分。为方便比较,各部分原始分均转换成百分制。问卷重测信度0.74,Cronbach'α系数0.78。

1.3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法。统一填表方法,被调查者知情同意,独立填写。问卷现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468份,100%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92.95%。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核查后录入,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3.18±6.07)岁,护龄(13.44±6.87)年。最高学历:无 3人,中专 85人,大专 251人,本科 96人;学历提高272人,未变化 163人;护士 60人,护师 167人,主管护师203人,副主任护师5人;无职务175人,护士长207人,护理部主任 10人,临床带教43人;正式在编315人,聘用护士109人,临时护士11人。

2.2 营养知识需求及来源 18.73%的护士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咨询营养问题,76.50%有时遇到。87.56%的护士认为营养知识对工作帮助很大,仅7.63%满意自己的营养知识。获取营养知识途径,前五位分别是学校教育(52.43%)、营养专业书籍(33.41%)、报刊杂志(24.52%)、自学(23.33%)、网络(12.67%)。

2.3 营养KAP 营养知识(70.64±12.37)分(表1~3)、营养态度(82.21±5.97)分(表3)、营养行为(61.19±10.20)(表 3)。Pearson两两相关,KAP三者间仅营养态度与营养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r=0.23,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引入水平0.05,剔除水平0.10),筛选出影响营养知识的主要因素为学历提高、职称、营养学习班;影响营养态度的主要因素是整体护理;影响营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者检查(P<0.05)(表4)。

表1 营养知识得分情况(±s)

表1 营养知识得分情况(±s)

P<0.01

项目 得分 F基础营养知识 69.89±16.06疾病营养知识 74.80±18.19 18.49肠内外营养知识 67.79±18.02合计(营养知识) 70.64±12.37

表2 营养知识SNK-q分析结果

表3 营养知识、行为 t检验结果

表4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水平一般

3.1.1 科室业务骨干知识掌握良好 护士中年龄31~40岁、护龄11~20年、主管护师的营养知识得分较高(P<0.01)(表2),这些特征均指向同一人群——科室业务骨干。她们既接受过系统的在校学习,又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正处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最佳结合点。其他护士得分偏低,可能与临床经验不足或学历偏低等有关。

3.1.2 主动学习促进知识提高 营养知识得分与最高学历,确切地说是学历是否提高存在一定联系(表3)。学历提高的护士一般都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她们总是积极地学习各类知识(包括营养知识)。业务学习每周一次,营养知识得分最高(P<0.01)(表2),说明业务学习频率越高,激励护士主动学习的作用越强。护理部主任、临床带教的知识得分高于护士长及一般护士(P<0.01)。作为一个医院护理与学术水平的代表,她们主动学习的愿望明显强于一般护士。护士长营养知识得分并不高,这可能间接导致一般护士得分偏低。

3.1.3 学校营养教育有待改进 不同营养知识,护士掌握有差异。疾病营养最好,其次基础营养,肠内外营养最差(P<0.01)(表1),这与营养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有关[4]。中专不开设相关课程,大专、本科虽有开设,但不重视,营养知识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均不够。其他护理课程学习,仅部分弥补疾病营养知识的不足。本次调查中,只有29.79%的护士在校期间学过营养知识,平均学习时间(1.39±1.55)月;营养知识得分与初始学历未见明显相关。

3.1.4 营养继续教育存在不足 单纯营养继续教育较少,护士能参加的更少[5]。本研究中,仅9.01%参加过营养学习班。多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参加营养学习班进入回归方程(表4),与国内外营养继续教育有利于提高护士营养知识水平的观点相一致。亦有相反观点,可能与有些营养继续教育项目实用性不强、效果欠佳有关[5]。

3.2 临床护士营养态度良好 大部分护士认可营养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同时,自我角色也发生明显改变,83.63%认为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是护士的责任,不再简单地认为是营养师或医生的工作。优秀护士营养态度较好(表3),与其自身素质好,各方面均优于一般护士有关。另外,护士营养态度与管理者是否定期检查密切相关(P<0.01),提示营养若能得到管理层重视,也许将更好地促进护士营养态度的转变。多因素分析中,是否开展整体护理成为影响营养态度的主要因素(表4)。营养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为更好地展开整体护理,必然会主动探究如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身,改变营养认知与态度。

3.3 临床护士营养行为水平偏低 根据KAP理论,掌握一定程度营养知识后,将促使营养态度发生转变,并使合理的营养行为成为可能[5]。本研究中,仅发现营养态度与营养行为存在正相关(P<0.01),说明从知到行虽有因果关系,但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因为护士营养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

总之,临床护士营养KAP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营养知识、改善营养行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个人、学校、医院三方共同重视与努力。

[1]东文霞.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46-1048.

[2]Ke Li Shan,Chiu Tai Yuan,Lo Su Shun,et al.Knowledge,attitudes,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nurses toward providing artificial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for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J].Cancer Nursing,2008,31(1):267-276.

[3]Kobe JA.Aspects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nurses working in the surgical division at the Kenyatta national hospital,Kenya[D].Kenya: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2006.

[4]姚雪婷,鲁力,郭松超.我国医学生《临床营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9):34-36.

[5]朱俊东,郎海滨.临床医护人员的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103-1104.

猜你喜欢

学历态度问卷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问卷网
态度决定一切
知识无力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