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客”“番批”与“番银”

2010-08-26林南中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10年1期
关键词:银元闽南图案

林南中

早在隋唐之际,闽南与日本、东亚及阿拉伯国家就有人员往来。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我国海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元末泉州港衰退后,漳州月港逐渐兴起,海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人员、货物以及货币的流动。

“番”在闽南泛指海外,由于华侨主要聚集于南洋一带,因此闽南人将南洋称作“番爿”,将出洋去海外叫作“过番”,将从海外回来的侨胞称“番客”。番客从海外寄回唐山的信和款就被称为“番批”(“番批”又称“侨批”,“批”是闽南语方言“信”的意思),而从海外流人国内的外国银元自然而然地被称为“番银”。

番银溯源

“番银”作为当时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币,在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东南沿海,通过交易后,又把丝绸、瓷器、香料等商品运往东南亚及美洲等地。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制作精巧的外国机铸币作为贸易用银,大量侵入币制落后的旧中国。此时作为当时具有世界货币功能的墨西哥“鹰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法属印度支那“座洋”等相继输人闽南地区。这些“贸易银”,由于铸造精美,重量、成色划一,有的则中西结合,在币面铸上中文标记,以便百姓识别,因此闽南的流通市场几乎完全被他们所占据。当时出现在侨批封上的货币名称如:“龙银”(图1)、“英银”(图2)、“大洋”(图3)、“洋银”、“龙鸟”、“鹰银”、“光洋”等等指的就是这类银元。

华侨身在异国,但总是心系家乡。他们辛苦劳作,而一旦有了积蓄就会想方设法给家乡寄钱寄物。位于厦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沧青礁慈济宫里面,就有一方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由颜氏裔孙颜仲、颜英劝缘重建宫庙的石碑(图4),记录了吧国(印尼)甲必丹、华侨郭天榜、林应章等捐助银两的情况。同样在这座庙里的另一方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的石碑(图5),也记录了叻坡(新加坡)、安南(越南)、南泯(菲律宾)、香港等海外商号及信众捐献银元的情况。又据菜佛士所著《爪哇史》一书统计:“1810年印尼加里曼丹的采金业中,华侨获得利润370万西班习玩。100万元用于购买鸦片和纺织品,100万元用于购买盐、油、烟草和其它食品,70万元汇到中国,100万元由返回中国者带回。”

侨批和不同时期的番银

侨批信局成立之前,华侨把银信托付海上贸易的商贩或船上的水手捎带回家。据《星洲百年史话》记载:“百年前(公元1847年)……银信多托同乡水客,或相识之归侨,或由近日所见之每一帆船专司其职其事之搭客带返。寄款者将其银信交予此辈水客,由水客按金额抽取10%的手续费。”随着国内外交流、互通业务的不断发展,这种由水客单独作业的模式逐渐发展为行郊作业。及至清末,一种兼具金融、邮政合一的新的商业模式——“侨批”终于发育成熟,在海内外华侨集中的地方,实力较丰的“水客”以及一些经营杂货的“侨栈”纷纷转为侨批局经营侨批业务。

侨批业务的主要经营行为就是寄钱汇款。而这些汇寄出来的“番银”是什么模样的?其铸造以及流通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笔者收藏研究“番批”、“番银”十多年。今根据闽南地区发现及遗存的早期“番银”实物,就各个不同时期影响较大的“番银”介绍如下:

在闽南地区,“番银”流入时间较早、影响较大的是西班牙的“块币”(图6)。世界地理大发现后,海上强国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在拉美及亚洲等地占据了众多的殖民地。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利用当地盛产的白银开始铸造“块币”。该币采用手工打制,正面图案为十字架,因此人们又将该币称为“十字币”,其十字对角分别铸有狮子和城堡,背面是早期西班牙国徵。“块币”形状大小并不规范。类似闽南一带固定锄头的锲子,因此闽南百姓形象地称为“锄头锲仔银”、“锄头钱”等。

十六世纪前后,西班牙人通过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横渡太平洋,经菲律宾马尼拉到达月港从事海外贸易,这条海上贸易航线,被称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略”。“块币”随着这条航线初入闽南时。还只是充当银块按重量秤重使用,而后,由于“块币”具有重量基本统一、可以按枚计算的特点。因此逐渐取得以个数流通,闽南百姓受两风东渐的影响亦逐渐接受而乐于使用。

1732年西班牙采用新型造币设备铸造“双柱双地球银币”(图7),民间根据其币面的地球图案称其为“地球币”、“地球仔银”等。该币正面图案为王冠覆盖下的东西半球,两侧是大力神海格拉斯双柱,柱上卷轴镌写拉丁文“PLVS 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币面上方“VLRAQUE VNUM”与币中的双地球图案。寓意“东西半球为西班牙拥有”,下方为铸造年号及铸地国标记。背面为当时的西班牙国徽,左右分别为造币厂标记及币值,外缘环绕拉丁文,意为“蒙神之恩,西班牙兼印地安国王”。“地球币”的边齿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铸造技术,齿边图案是西班牙国花百合花,因此在《清朝文献通考·钱币考四》又将其称为“花边钱”。“地球币”铸造至1771年结束,先后历经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菲利浦五世、菲迪南六世和卡洛斯三世三个国王。

“地球币”是西班牙在手工打制币后采用机器铸造的一种新型银币,由于其制作精美,成色和重量统一,较之手工打制币更易于交易及计算。随着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地球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通,并成为当时众多国家的流通币和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币。“地球币”的重量单位和样式对后来的世界铸币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由币面双柱图案演化为货币元的符号“$”,至今仍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1772年西班牙停铸“地球币”后。改版铸造币面图案为西班牙国王头像的“双柱币”(图8)。在闽南由于民间并不认识币面上的人物是谁,于是就将该币俗称为“佛银”、“佛头银”、“柱银”、“鬼脸钱”等,“头像币”历经卡洛斯三世、四世和菲迪南七世至1833年停止铸造。

海洋文化的符号

早期流入闽南的“番银”较为知名的还有荷兰的“马剑”银币。“马剑”铸于1659年至1798年,初铸是光边,后改为斜纹边。该币正面为手持宝剑。全副盔甲的骑士图案;背面中央是盾徽,下方为铸造年份(图9)。“马剑”币重32克,合中国库平8.67钱。由于“马剑”币成色好,重量足,因此,该币大多被民间用于储存或者溶化改铸,存世较少。

1821年墨西哥脱离西班牙独立后,西班牙“本洋”停止铸造,1824年墨西哥开铸“鹰洋”(图10)。该币正面为仙人掌与衔蛇的老鹰。这种图案一直作为墨西哥国徽至今,背面是光芒四射的自由帽。“鹰洋”在1854年后大量输入我国,并成为各大中城市的标准货币,据清宣统二年(1910年)度支部统计,流通中的“鹰洋”数量占外国银元的1/3,闽南地区也通用这种银元。

此外英国“站洋”、日本“龙洋”、法属印度支那“坐洋”等是鸦片战争后流入闽南地区数量较多的“番银”。

英国“站洋”又称“站人”或“持权仔银”等(图11)。1895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贸易银元,即“站洋”。该银元正面图案是一手持戟,一手持盾的武士,上方环铸英文币值“ONEDOLLAR(壹元)”。下面为铸年份;背面图案中央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站洋”的最大特点是。币值融中、英、马三国文字于一体,在世界铸币史上是罕见的。这正是考虑到该币主要流通于南洋英属殖民地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这一特殊情况。可见殖民者为了拓展其在经济、金融上的侵略也是费尽“苦心”。

此外,日本“龙洋”(图12)在闽南一带流通甚广。日本与闽南相近,历史上两地交往频繁。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与台湾省仅一水之隔的闽南也成为日本银元渗透的金融势力范围。日本“龙洋”制作精细,中文标值。币面铸有飞龙,并纪成色;背面有太阳及樱花图案。明冶维新后,日本逐步成为地区强国。为实施对外经济贸易扩张,日本从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开始铸造银元,历时45年,直到大正三年(公元1914年)结束,累计铸造银元2亿多枚,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闽南地区。

“番批”与“番银”是我国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的历史见证,侨批汇寄的“番银”以及侨批封上的货币名称,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货币的流通使用情况以及币种的更替;记录了闽南海外贸易以及人员往来和交流的历史痕迹;记录了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倍受列强欺辱的历史;也记录了东南亚各国遭受殖民统治的一段痛史,对研究闽南海丝文化及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的经济、金融、文化、民俗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银元闽南图案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闽南少年
奶奶的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