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士发展探秘

2010-08-26蔡方柏

新广角 2010年6期
关键词:联邦瑞士

蔡方柏

瑞士是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国家,但人均储蓄占世界第一位。瑞士是一个面积只有4万1千平方公里、人口仅为770万的小山国,却有16人获得诺贝尔奖。瑞士是发达国家,但工作时间在发达国家中最长。

瑞士是怎样奇迹般达到今天的发达水平呢?笔者对此一直很感兴趣,又曾在该国学习、工作达5年之久,愿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与读者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瑞士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被誉为“世界花园”。瑞士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堪称世界首富——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7223瑞郎,约折合6万多美元,仅次于挪威和卢森堡。然而,瑞士是一个面积只有4万1千平方公里、人口仅为770万的小山国,70%的国土是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其余30%为丘陵起伏的中部高原。瑞士除了湖光山色外,几乎没有自然资源,可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几个世纪前,瑞士贫脊的土地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民,一遇灾害,一些居民死于饥饿,大批瑞士人为谋生计,被迫去为欧洲大国、为教皇充当雇佣兵或越洋移民美洲,其命运之悲惨不言而喻。1709年,在法国对英国、荷兰的马尔普拉开战争中,双方参战人员主要是瑞士雇佣兵,近两个团的瑞士人在这次厮杀中战死沙场……

1

一次我应瑞士军方邀请去观看空军飞行表演,驾驶F16战机翱翔在蓝天的飞行员竟是一位民兵,这使所有在场的使节和武官赞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瑞士式的全民皆兵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

还有一事也让我颇感诧异,那就是瑞士服役的士兵可带着武器和弹药回家度周末。当时,我对此觉得不可思议。当我宴请瑞军总参谋长吕蒂将军时,我开门见山地问他,你们这样做是否会影响社会治安,难道不怕士兵拿武器闹事吗?将军笑容可掬地回答说,大使先生提的问题是许多外国使节经常问到的问题。我们能让士兵带武器回家,是因为瑞士社会稳定,青年士兵要严格遵守纪律,一般不会闹事;还有重要的一条,万一士兵用自带的武器闹事将按军法加倍惩罚。这两条保证了我们能顺利推行这种有瑞士特色的制度。

瑞士历史是一部征战、占领和联合抗敌史。1291年,施维茨、尼瓦尔登、乌里三州代表在琉森湖畔的吕特利草地上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秘密结成永久同盟。但是,这三州谷地是通往南面山口的必经之地,哈布斯堡王朝要坚决控制这块战略要地,而三州居民决心捍卫已享有的独立。双方于1325年在楚格及施维茨交界处的莫尔加滕开战,结果是三州的农民队伍把武装精良的哈布斯堡王朝骑士们打得落花流水。这次战役的胜利既捍卫了瑞士后来的自由与自治,也使瑞士山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四邻,并成为他人追求结盟的对象。从1332—1353年又有格拉鲁斯、楚格、卢塞恩、苏黎世、伯尔尼五个地区加入联盟,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反对哈布斯堡控制,保卫各自的自由。到1513年又发展到13个州联盟。此时的联盟在结构上仍是比较松散,其第一要旨是保卫各州的独立,后来才演变成为扩展疆土,征服新的地区。

但是,1515年在伦巴第平原爆发的马里尼诺之战打碎了联盟对外扩张的美梦。1798年拿破仑出兵占领瑞士,宣布成立中央集权的瑞士共和国,但内部出现了联邦派与集权派纷争'拿破仑为解决此问题,于1803年下令颁布《调停条例》,宣布瑞士为联邦共和国,由19个州组成。拿破仑帝国灭亡后,瑞士于1815年取消共和国制度,成立由22个州组成的松散联邦。1848年瑞士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真正统一的联邦国家。该宪法又经多次修改,以适应国家不断发展的需要。今天,瑞士已是一个由26个州和半州组成的联邦国家。

瑞士的中立政策始于16世纪,特别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她不仅实行永久中立,而且是永久武装中立。因此,实行全民皆兵的民兵制,凡20—34岁男性公民都必须分期服兵役,全部服役期为280天。瑞士实行民兵制,有1500人的职业军官和士官,平时负责训练应召而来的民兵,现役编制兵力为12.2万人,有陆、空两个兵种,战时在短期内可动员60多万人人伍。

瑞士还修筑了许多秘密山洞工事,几乎所有住宅下修有可作为掩体地下室,还建有许多地下仓库,储备了必需的战略物资。我在瑞士任职时曾参观过这些设施,目睹在当今和平时期仍在地下仓库内储备充足的粮食、饮用水、医药和其他战备物资'并定期更换。如有外敌入侵,可在境内展开持久的防御战。二战期间,希特勒曾有入侵瑞士的设想,后来考虑到此举可能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得不放弃此计划。瑞士坚持永久武装中立、特别是不介入两次世界大战,使她免受入侵或被卷入地区和世界战争。

也正是国家统一、近两个世纪的和平,为瑞士长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

我曾在火车上问瑞士乘客,谁是当年的联邦主席?能准确回答出来的人不多,这毫不奇怪。瑞士实行多党共同执政的联合政府。7人组成的联邦委员会行使政府职能。7名委员分任7个部的部长,实行集体领导。联邦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由联邦委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不能连任,这是议会中各大政党协商制定的所谓“奇妙组合”,即由自由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人民党分别各出2人瑞士人民党出1人组成联邦委员会。但是2007年选举产生新一届联邦委员会时,“奇妙组合”发生变化,被人民党宣布除名的两名联邦委员成立了公民民主党,“奇妙组合”最终被5党共治替代。“奇妙组合”还要求每届联邦委员会不能有两个委员来自同一州,原则上苏黎世、伯尔尼、沃州等三大州每届要各出一个联邦委员,7名联邦委员在种族、语言、宗教等方面要有所平衡。应该说,多党联合执政保证了瑞士政局的长期稳定。

1937年机器制造业劳资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对瑞士小国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即遇有争议,劳方不罢工,资方不关厂,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协商仍不能解决则诉诸于仲裁,双方保证遵守仲裁结果。此后,瑞士通过法律,规定各工业部门必须签订集体协议来处理劳资纠纷。半个多世纪来瑞士几乎没有罢工。

瑞士政局的长期稳定及和谐的劳资关系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3

在瑞士青年中,上大学的比例并不高,但职业教育非常发达。我参观职业培训学校时,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去职业学校报名。瑞士职业教育实行双轨制:每周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另一半时间在工厂实习,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学生毕业后既可留在实习工厂工作,也可在其他地方就业,还可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瑞士科研人均投入资金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据所参观过的制药厂负责人告诉我,为保持在医药领域的竞争力,每年将营业额的100%—15%用于研发新产品。瑞士除有ABB、雀巢、诺华、苏尔寿等著名大公司外,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现在,工业、旅游、金融保险业是瑞士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口的23.8%、0、72.2%。

早期,瑞士是利用出口雇佣兵所敛取的巨额财富及邻国难民带来的技能和资金作为资本原始积累。从食品、钟表和纺织行业开始工业化进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在,包括精密仪器在内的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已成为其工业中新的三大支柱。瑞士95%的原料和能源、60%消费品需要进口,经过加工增值,其中70%—90%的产品以高于进口成本几倍或几十倍的价格向国际市场出售。这就迫使瑞士必须生产高、精、尖的产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瑞士特别重视教育和科研,培养了许多高科技人才并造就大批高级技工。瑞士既能在高科技领域不断有发明创新,又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一位瑞士作者不无幽默地评论说,“历届瑞士当局主要关心的事,就是从国外那里取得尽可能优惠的贸易条件。”可以说,这是观察瑞士问题的一把钥匙。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是瑞士的生命线,没有它们就没有瑞士的发展与繁荣。2007年瑞士外贸总额3807亿瑞郎,顺差139亿瑞郎。瑞士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如雀巢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食品工业集团。瑞士对外直接投资额达6757亿瑞郎,主要投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地区工业国。

4

有一次我宴请瑞士朋友,客人开车到使馆门前才换上晚宴礼服和皮鞋,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都说瑞士人富裕,但不露富,尤其注意节约,由此可见一斑。瑞士曾多次推迟加入联合国,据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怕加入后交会费多花钱。

瑞士是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国家,但人均储蓄占世界第一位。瑞士是小山国,却有16人获得诺贝尔奖。瑞士是发达国家,但工作时间在发达国家中最长。

当前,瑞士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它的银行保密制度受到抨击,瑞士当局不得不做出让步,向有关国家提供必要的信息。但由于瑞士内无纷争,外无战事,再加上瑞士人民的优良素质,前进中的困难是能克服的。不久前,瑞士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经济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猜你喜欢

联邦瑞士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瑞士的国菜是奶酪
略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利维坦式”国家主义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瑞士镇迷阵
继续前进
一起游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