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塑复合材料对白腐菌的耐久性研究

2010-08-26李大纲叶永连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木塑杨木膨胀率

李大纲 叶永连(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210037)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大豆皮、花生壳、甘蔗渣、棉秸秆等低值生物质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它同时具备植物纤维和塑料的性能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几乎可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同时也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于是寻找一种能替代木材的材料便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方法。 考虑到废旧塑料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性,所以开发木塑复合材料这一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便成为大势所趋。

1 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因为木塑复合材料是将木质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因此它兼具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木材和塑料的一些固有缺点,其具体优良性能具体可概括如下:

1)有类似木质外观,比塑料硬度高;

2)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比木材尺寸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裂缝、翘曲、无木材节疤、斜纹,加入着色剂、覆膜或复合表层可制成色彩绚丽的各种制品;

3)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性,容易成型;

4)有类似木材的二次加工性,可切割、粘接,用钉子或螺栓连接固定,可油漆,产品规格形状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灵活性大;

5)使用寿命长,不怕虫蛀、耐老化、耐腐蚀、吸水性小,不会吸湿变形;

6)能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属绿色材料;

7)维护费用低。

白腐,即白色腐朽。白腐菌主要破坏木质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素。 受害木材在干燥时表面开裂。它多呈白色或浅淡黄白色,有的材质松软,状如海绵,称海绵状腐朽;有的材色呈浅红褐色或褐色,而具有大量浅色或白色斑点,并现露出纤维状结构,其外观似蜂窝状筛孔,故亦称为筛孔状腐朽,或叫腐蚀性腐朽。

木塑复合材料是由塑料和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复合而成,当其长期用于户外时,阳光、雨水以及温度等都为腐朽菌的生长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其遭受腐朽菌的腐朽也就再所难免。

2 试样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论文共选用了5 种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稻糠粉末复合的木塑复合材料、PP 木塑复合材料、PVC 木塑复合材料、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和杨木。 并锯制成20×20×10mm的小试件若干。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选择

参照国家标准GB/T1394.1-92 木材天然耐腐性实验室试验方法,白腐菌选用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oolor(L.ex Fr.)Quél.)

2.2.2 试验步骤

首先进行平面培养基的培养,待菌丝生长后,再将其接种到装有河沙木屑培养基的三角烧瓶内,等菌丝在河沙木屑培养基上生长10 天左右,即待瓶内的培养基表面长满菌丝时,便可放入试样受菌侵染。 最后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培养3个月。 恒温恒湿箱的湿度设定为80%,温度为28℃。

注:试样受菌侵染前应放入60℃烘箱中烘至恒重,并记为初始重量(W1)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腐朽前后重量损失

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放入60℃烘箱中烘至绝干,称其重量记为W2,。 根据公式计算重量损失率。

从图1 可以看出,试验中杨木的损失率最大,高达40.5%,根据木材耐腐性试验标准可划分为不耐腐性树种。 据报道白腐菌对杨木的侵入方式,最先侵蚀导管,并在导管腔内大量繁殖。 但导管中的菌丝体很快通过纹孔进入相邻的组织中,故导管的胞壁减薄程度和被破坏速度均小于其它组织。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的侵入略迟于导管,或与导管同时,但胞壁减薄程度和速度均高于其它组织。 菌丝在这类组织的胞壁上迅速形成钻孔,并分解胞壁物质,使其形成沟壑或逐渐溶解,直至最后破裂或部分消失。 在各类组织中木纤维最后才受到侵蚀,但发展速度极快。其它4 种材料由于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中间夹有竹条,其裸露的端头部位使得菌丝很容易进入内部生长,故相对于其它三种塑木复合材料其重量损失率最大,达到5.1%。 经过发泡的PVC 木塑复合材料也较PE 和PP 木塑复合材料重量损失率高,相比之下PE 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白腐性最好。

2.3.2 腐朽前后吸水性能

从图2 和图3 可以看出,在室温条件下,无论是白腐过的材料还是未经腐朽的材料,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吸水率也随着增加,当经过624h后,各种材料都达到了吸水饱和点,但各种材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未经腐朽的杨木经过1h 吸水率就达到了39.192%,而4 种木塑复合材料经过吸水1h,其吸水率仍很小,PVC 木塑复合材料稍微高点也只有3.914%,而PP 木塑复合材料仅有0.86%,这是由于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木质纤维被塑料所包裹,而塑料本身是不吸水的。 比较材料腐朽前后吸水性的变化,白腐过的杨木,吸水1h,吸水率高达255.102%,是未腐朽杨木的6.51 倍。 腐朽过的PVC 木塑复合材料吸水1h,其吸水率增长也较快,是未腐朽过的5.15 倍,其它三种材料经过白腐,第1h的吸水率都高于未腐朽的材料,但变化不是很大。 比较饱和点时的吸水率,白腐过的杨木为363.48%,是未腐朽的2.34 倍;白腐过的PVC 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为69.355%,是未腐朽的1.74 倍;白腐过的夹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为13.29%,是未腐朽过的1.15倍;白腐过的PP 木塑复合材料为10.618%,是未腐朽过的1.73 倍;白腐过的PE 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最小,为6.256%,但也是未腐朽过的1.17 倍,可见在室温条件下,白腐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影响还是挺大的。

2.3.3 厚度方向膨胀性

从图4 和图5,可以看出,在室温时,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试件的厚度方向也随之膨胀,即厚度方向的膨胀率逐渐增大,最终达到一个平衡值,即试件不再吸水,厚度方向的尺寸不再变化。 比较试件腐朽前后的变化情况,白腐过的明显大于未腐朽的该种材料,其中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未腐朽的室温时的最大膨胀率为0.641,而白腐过的该种材料最大膨胀率为0.68;PE 木塑复合材料未腐朽过的在室温时最大膨胀率为0.595,而白腐过的增加到0.642;PVC 木塑复合材料未腐朽过的室温时最大膨胀率为0.73,白腐过的增加到0.78;PP 木塑复合材料未腐朽过的室温时,最大膨胀率为0.402,白腐过的增加到0.657;未腐朽过的杨木室温时最大膨胀率为3.64,白腐过的为4.12,可见在室温时白腐对材料厚度方向的膨胀性还是有影响的,但影响不是很大。就最大膨胀率而看,杨木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远远大于4 种塑木复合材料。白腐后的4 种材料厚度方向尺寸变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VC 木塑复合材料、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PP 木塑复合材料、PE 木塑复合材料,这与白腐前的材料厚度方向尺寸变化率大小排列顺序相一致。

2.4 小结

(1)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白腐性远远高于杨木,重量损失率都小于10%,属于耐腐性材料,四种木塑复合材料之间,以PE 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白腐性最好,其次是PP 木塑复合材料,而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白腐性最差,但四种材料之间都相差不大,重量损失率最高者为5.1%,最低者为2.6%。

(2)经过白腐试验后,5 种材料的颜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杨木的试验前后颜色变化最大。 PVC 木塑复合材料试验前后颜色变化大,PE木塑复合材料试验前后颜色变化较大,夹竹条的木塑复合材料和PP 木塑复合材料白腐试验前后试样的颜变化色差较小。

(3)四种木塑复合材料经过白腐后,材料的吸水率和厚度方向的膨胀率都较腐朽前有所提高。

[1]刘嘉.中国木塑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建材报,2006年/4 月/7 日/第001 版

[2]李大纲,周敏,吴汾,塑木复合材料的产品性能及其应用前景[J],机电信息,2004,5(65):49

[3]李静,木塑复合地板材成为装修时尚[J],国外塑料,2007,25(3):99

[4]于文东,孙振国,雷湘军,具有发展前途的木塑复合材料,化学建材,2009,9

[5]林铭,谢拥群,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6

[6]孙占英,塑木复合材料的耐久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5,6.

[7]李永敬 金重为,白腐菌对杨木腐朽过程的扫描电镜研究,林业科学,1998,24(2):23-26

[8]丁佐龙,费本华,刘盛全,木材白腐机理研究进展,木材工业,1997,11(5):18-21

猜你喜欢

木塑杨木膨胀率
不同品种的掺合料对骨料碱活性的抑制作用
鸣秋·吉林杨木沟写生(中国画78cm×53cm 2021年)
化学改良红黏土作用模型研究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杨木蛀干害虫幼虫活动规律研究
悬崖上的杨木
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宇宙在膨胀,时间将终结?
PE基木塑复合材料动态弹性模量优势因素分析
硅烷偶联剂对PE-HD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MgO部分替代NaOH对杨木CTMP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