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2010-08-25郑盛惠焦建凯蔡智刚魏林林杨丽霞陈露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期
关键词:三针内皮素一氧化氮

郑盛惠 焦建凯 蔡智刚 魏林林 杨丽霞 陈露华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 518034)

“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郑盛惠 焦建凯 蔡智刚 魏林林 杨丽霞 陈露华

目的观察“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取“颞三针”为主穴,针刺手法采用捣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23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基本恢复6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4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均明显下降,一氧化氮均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尤为显著。结论“颞三针”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可较好地调节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从而维持脑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

偏头痛 针灸疗法 颞三针 捣法 血浆内皮素 一氧化氮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 518034)

颞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靳三针疗法”的组成之一。笔者以之为主穴,并采用捣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并观察其对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4月~2008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0~58岁,平均(35.70±12.13)岁;病程12~358个月;头痛综合评分(15.8±20.8)分。对照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23~60岁,平均 (37.10±11.72)岁;病程12~362个月;头痛综合评分(16.2±21.3)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头面部分类中的有先兆偏头痛 (典型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普通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2)纳入标准:年龄20~60岁,病程≥12个月,入组前3个月平均发作≥2次/月,头痛综合评分≥7分,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①各种慢性头痛,包括紧张型头痛,躯体及头、面部器官疾病引起的头痛;②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性疾病,脑部疾病(包括脑肿瘤、帕金森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者;③镇痛、镇静催眠药滥用者;④妊娠或准备妊娠,哺乳期或服避孕药者;⑤过敏体质或有过敏病史者;⑥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针灸治疗:主穴取 “颞三针”[2](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处为颞Ⅰ针;在颞Ⅰ针同一水平线向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颞Ⅱ针、颞Ⅲ针)。痰浊上扰加丰隆、足三里;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膈俞;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操作:针刺穴位常规消毒,选用26号2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视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仰卧、侧卧或坐位,“颞三针”进针1.5寸左右,针达骨面,得气后行捣法,每穴均行多向、散在捣法10~15下,使局部产生麻、胀、酸感或放射至整个头部为度,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40min。配穴按常规操作。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2d行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每次40mg,每日3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30d。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浆ET、NO,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

1.5 疗效标准 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 《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根据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的缓解情况计分。疗效百分数=(治疗前头痛指数-治疗后头痛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100%。基本恢复:疗效百分数为90% ~100%。显效:疗效百分数为55% ~90%。有效:疗效百分数为20% ~55%。无效:疗效百分数小于2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NO水平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ET均明显下降(P<0.05),NO均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T、NO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NO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NO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ET(ng/L) NO(μmol/L)组别 n治疗组对照组60 60治疗前81.34±27.86 80.13±26.05治疗后70.87±15.37*△76.92±16.91*治疗前53.19±19.07 55.83±18.98治疗后71.07±21.82*△60.06±20.98*

3 讨论

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为特点。本病属于中医学“头风”范畴,病位在肝胆,多因恼怒急躁,肝阳上亢,风火循肝胆经脉上冲头部;或气滞血瘀,痹阻经脉;或体内素有痰浊,随肝阳上冲,留滞少阳,经脉不通所致。“颞三针”位于头颞部,其中颞Ⅰ针通过率谷穴及角孙穴,前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后者为手足少阳之会;颞Ⅱ针通过悬厘穴及曲鬓穴,前者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后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颞Ⅲ针位于天冲穴附近,该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本组穴位正当足少阳胆经分布的区域,肝与胆相互表里,穴取“颞三针”,可平肝潜阳,息风泻火,疏通肝胆经络之气血,使之通则不痛。从解剖学上看,颞骨较之其它部位头骨更薄,骨缝更密集,针感更易传导,针灸效应更佳。笔者针刺时以较粗的毫针,采用捣法,使其针感更强。《金针梅花诗抄》谓“捣,捏持针柄不进不退,但又如进如退,在原处轻出重入,不断提捣,有如杵臼,亦如雀之啄食”[4]。将针刺到穴位的基底部进行重捣和轻提,使“针达病所”、“针达痛处”、“针达骨面”,故能很好地发挥针刺的“疏通”作用,使邪无所附,邪无所依,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病邪、邪去正复的作用,因而疼痛迅速缓解,疗效显著。

目前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尚未完全明了,Graham等[5]提出偏头痛的局部症状由脑动脉短暂痉挛引起;何小霞等[6]提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存在血管收缩功能的异常。血管收缩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依赖性收缩因子 (EDCF)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ET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目前研究最多、了解较清楚的EDCF之一,是迄今为止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ET过量释放并作用于脑血管,致使局部血管收缩而诱发偏头痛。EDRF表现生物活性是通过NO而实现,NO由左旋精氨酸(LArg)在NO合成酶(NOS)作用下生成,其在神经系统内具有类似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功能。在脑循环中,NO的主要靶器管是血管平滑肌,它除了影响基础张力介导内皮依赖性松弛外,还可介导局部神经元兴奋所致的脑血管扩张。故血管紧张度取决于舒、缩血管物质之间的平衡。

本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经针刺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上升,而治疗组尤为显著。说明针刺能较好地调节ET、NO水平,维持脑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纠正偏头痛患者存在的脑血管痉挛,调节脑血管机能,从而缓解偏头痛。

[1]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 cranial neuralgias and facial pain[J].Cephalagia,1988,(S7):1.

[2]彭增福.靳三针疗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4 ~1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16(3):69.

[4]陆寿康,胡伯虎,张兆发.针刺手法100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68~69.

[5]Graham JR,Wolff HG.Mechanisms of migraine headacction of ergotaminet artrate[J].Arch Neuro Psy chiatry,1938,39:731.

[6]何小霞,陈芷若.经颅多普勒在偏头痛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7,24(6):25.

R747.2

B

1004-745X(2010)01-0013-02

2009-05-06)

猜你喜欢

三针内皮素一氧化氮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针刺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的意义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内皮素-1及血栓素B2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