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监理企业发展的认知

2010-08-15邵爱荣

山西建筑 2010年32期
关键词:监理人才建筑

邵爱荣

我从事监理工作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风风雨雨中,使我对监理企业的发展有所认知,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知,仅供大家参考。

1 思想观念的改变,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认知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促进发展。企业要发展,思想观念改变是灵魂。监理企业刚成立以来,在岗工程监理的来源多数是从施工单位进入,另一部分是勘察设计单位和原建设单位的基建科(处)的人员;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监理企业就是建筑行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院”。这种思想在相当时间很盛行。随着我国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的日益规范,监理行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提高行业专业水平,这就要求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应及时培养人才,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监理工作就需要技术性高,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来完成和实现。监理企业应大胆吸收一些年轻的专业性人才,培养一专多能和人才互补是监理企业的当务之急。所谓一专多能就是要求我们监理企业人员由一专向多方面能力发展;监理企业应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才互补是指有经验的年长者带动年轻的;技术性高的带动技术薄弱的;专业性强的、知识面广的带动那些经验型的。充分集中,逐渐向复合型人才转化。监理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去,补充人才和保留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2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认知

监理企业要在社会立足,不断学习,不断增加新鲜的血液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仅能提高监理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更能增加我们企业自我保护的意识,还能更好的为业主服务。监理企业应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文化素养,加强对监理从业人员思想观念的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提升其业务素质。对于监理从业人员来说,强化其相关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教育尤为重要,监理人员作为工程过程的主要监督者,其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应当自始至终地加强教育和强化责任,这样才能保证监理从业人员监理行为的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具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监理企业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讲堂,集体订阅和收看相关法制类报纸和电视节目等等。当今时代,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技术,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国家对建筑业有新的法规、政策出台时,当某种现象已经成为行业的通病或顽疾时,当某工程质量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时,当新材料的使用、推广有了新的操作技术,国家对规范等作了较大调整时,监理人员要适时地针对变化,进行相应的强化培训,这样才可以起到与时俱进的效果。同时,监理从业人员要克服通过行业准入关就可万事大吉的思想,要及时、主动、尽快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从业的基本技能,提升其业务素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机会,与时俱进,完善自身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监理企业才能正常迅速的向前发展。

3 加强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认知

监理工作本身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如果不是这样,实施建设监理就没有什么意义。要保证与提高监理队伍素质:1)政府管理部门在审批成立监理单位和整顿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资质标准的不能迁就,对固定人员少于 60%和建制上不独立的,不应再批准为监理单位。2)监理单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作为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施工的监理能力,而且应当具备设计监理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能力,以适应全过程监理和咨询的需要。作为监理企业,不仅要具备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而且要具备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能力;不仅会使用技术手段,而且要熟练地使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因此,监理企业不仅应该配备工程技术人才,而且应该配备和培训经济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应当提出的是,目前通用的监理招标投标书的示范文本和工程合同条件,实际都是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制定的,条款周密而严谨,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它,学习它,掌握它,以提高我们的监理能力。

4 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的认知

监理企业的管理走向国际化项目管理是监理企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监理企业管理只是对建筑项目中的施工阶段的管理,监理控制越来越被动,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化。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监理企业地位低下是目前监理企业面临的紧迫难题。要提高监理企业的地位,此举可通过改革现行的监理取费办法来实现。由于我国的监理工作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迟,规范与成熟的程度远远不够,在目前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背景下,监理企业向业主直接收取监理费用的体制是导致监理企业无法真正有效地独立全方位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如果将付款方式改由第三方(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或监理协会等)先向业主一次性收取监理费,由其按合同规定交付给监理企业,则监理企业避免了与业主的直接经济联系,监理企业的地位就得到了有效提高,就能充分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走向国际化,实行项目管理是监理企业走出困境的必行之路。实行项目管理又要求我们监理企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5 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发展的认知

建筑智能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应用领域,而且由于用途、规模不同,所需要的功能系统也不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理企业要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发展也是可行之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物的增多,建筑智能化的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迅猛增加,建筑智能正向数字化、无线网络远程化控制、人性化方向发展,监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监理能力,学习方方面面的技能,把项目参加各方,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同项目团队的利益相统一,协商帮助解决共同目标与不同利益者目标之间的矛盾,在项目目标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取得项目的成功。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造就和培养综合性人才,全面提高监理服务质量,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监理工作。

总之,监理企业还应有国家相关单位与政策对监理企业的支持,这样监理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地位,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孙旭东,刘丙福.监理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J].山西建筑,2009,35(5):212-213.

猜你喜欢

监理人才建筑
人才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