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性别不平等

2010-08-15曹发菊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批评性权势日照

曹发菊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性别不平等

曹发菊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尽管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权势与控制的方方面面多有涉及,但社会不平等尤其是性别不平等在这一话语分析方法下却鲜有论及,本文将着力探讨这一问题。在分析性别不平等表现的同时,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分析形成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批评性话语分析;性别不平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为一种话语分析方法,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80-90年代趋于成熟。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它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廖益清:2001)。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的工具(Kress and Hodge 1979:6)”。语言结构被用来“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把人物、事件和物体分成类和等级,以便证明某一制度和个人的地位 (Fowler et al.1979:2)”(丁建新,廖益清:2001)。尽管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权势与控制的方方面面多有涉及,但社会不平等尤其是性别不平等在这一话语分析方法下却鲜有论及,本文将着力探讨这一问题。在分析性别不平等表现的同时,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分析性别不平等形成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一、性别不平等的表现

早在女权运动的初期,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女权主义语言学家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作为其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的研究范围涉及男性全称词、称呼语、语序、男性词的范化与女性词的贬化,以及语篇中的性别定势等。如以下的三个句子:

(1)Man,like the other mammals,breast feeds his young.

(2)Everyone should be able to decide for himself whether to have an abortion.

(3)All men are mortal.

Socrates is a man.

Therefore,Socrates is mortal.(穆风良、李秀萍,1998:17)

显然,例(1)与例(2)不成立。而例(3)中如果把男性名字Socrates替换为女性名字Susan,亦难达其意。由此可见,抽象中的man虽然被认为是涵盖男女双性,但在具体形象中却是排斥女性的。

英语语言以男性为中心,偏袒男性,贬损女性。这不仅可以从语言体系本身得到验证,在女性话语的特点的研究中亦可以得到详证。比如说,在一个有异性参与的交际场合中,通常男性都会表现出对话题强烈的控制欲望,对别人的讲话却显得不太在意,而且经常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女性的话语方式与策略迥然不同。为了维系和谐的关系,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很合作,当别人说话时,女性常有积极的反应,不时地用“mm”、“hmm”、“yeah”、“huh”或点头的方式表示感兴趣,很少打断别人的谈话,而且会使用各种方式支持别人把话讲完。据West&Zimmerman(1983)的调查统计,女性主动打断谈话的数量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在讨论某一问题时,如果要表述不同意见,即使非常确信,女性还是经常会使用sort of,maybe,I guess等比较委婉、犹豫、含糊的闪避词语,而且很少直截了当地对别人的看法提出质疑。有些学者认为,总的来说,女子说话的语气不如男子自信,原因在于她们 “社会地位低下”,“权力不大”因此缺乏自信(Lakoff, 1973)。故女性话语风格亦被称之为 “无权势的风格”(powerless style)。

二、性别不平等形成的原因

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为了纯语言而分析语言的运用,其中心论点便是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反映权利关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处于权利的强势,而女性是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到语言中必然出现语言性别不平等的情况。

在社会分工中,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定势,西方只有housewife却无househusband之说。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占据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是脑力劳动的主体。如律师、医生等从传统上的被认为是男性一统天下的职业,当有女性介入时,便需要特别加标识,如woman doctor, woman lawyer,但绝不会有man doctor和man lawyer。这些职业的名称暗示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而女性只是男性职业领域内的微小部分,是一种例外,一种附庸。而在一些对智力要求不高的所谓低下的职业中,却有man-servant的说法。言外之意,女性是servant的构成主体,而男性参与服务行业着实是种特例。

根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创造了亚当,而夏娃是亚当的肋骨所造。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可称她为女人。”事实上woman这个词本身在产生之初已经带有性别歧视的色彩了。这或许便是“男尊女卑”的历史渊源。

三、解决途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如波伏娃、克里斯多娃,西苏等,主张创造没有性别歧视的词汇或中性词替代有明显性别差异的词汇。比如:用humankind,chairperson,firefighter, salesman,housemaker,astronaut,Ms分别代替 mankind, chairman,fireman,salesperson,housewife,spaceman,Mrs.或miss.(黄朝恒:2003)。其中,由person代替man已形成了一种趋势。

正如批评性话语分析所坚持的,语言体现权势,语言又强化了这种权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通过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无法解决性别不平等这一社会问题的。而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不平等,还是要有待于性别不平等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正如Lakoff所说:“最终结果是妇女被剥夺了拥有权力的资格,理由是妇女在言谈举止中处处表现出他们没有掌握权力的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她们所受的‘男女不平等’早期教育的影响,让她们自己觉得该受到如此对待,事实上,正是由于她们所受的这种早期教育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她们后来遭受了这种性别歧视。”

总之,话语反映权力关系,权力关系通过话语得以巩固和变更。语言中体现出了性别的不平等,而语言中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又强化了这种不公。要想消除语言中的这种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必须使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根本改变,这正是女性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语言的变革只有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1]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4):305.

[2]黄朝恒.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2.

[3]穆风良,李秀萍.英语中的性歧视与中性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17.

Gender Inequality unde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AO Fa-ju

(Rizhao Radio and TV University,Rizhao Shandong 276826)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at rose in overseas nearly two decades ago.Despite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volves every aspect of power and control,the social inequality,especially gender inequality,is seldom discussed in the discourse analysis.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is issue,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gender inequality,at the same time,to discuss the causes and solution wit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olog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Gender inequality;Language of sex discrimination

H0

A

1008—3340(2010)01—0058—02

2009-12-20

曹发菊(1980-),女,文学学士,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批评性权势日照
本期导读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骄傲与谦卑
在日照(节选)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日照行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