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诗经·卫风·有狐》“狐”的借代用法

2010-08-15李新苗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借代相似性诗经

李新苗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浅析《诗经·卫风·有狐》“狐”的借代用法

李新苗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狐;借代;比喻

《诗经·卫风·有狐》叙述了一位男子涉渡淇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同情和怜悯。对于这首诗的写作缘由,郑玄笺写道:“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做裳者,欲与为室家。”朱熹集注中也有类似的解释:“绥绥,独行求匹之貌……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可见,郑玄、朱熹都一致认为诗中的狐狸代指的是男性求偶者。诗中把男子和狐狸联系在一起,用狐狸来代指男子,采用了借代用法。“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不用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同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①“有狐绥绥”、“雄狐绥绥”分别出现在《诗经·卫风·有狐》、《诗经·齐风·南山》中,而所指代的内容都与男子有关,这不是个历史的偶然,而是古人当时已在狐狸“绥绥”貌与男子求偶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关关系,不直说男子求偶而用狐狸“绥绥”貌来借代,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委婉、含蓄,更生动、感人。

狐狸与人的相关关系还见于《周易·未济》卦辞:“小狐汔济,濡其尾。”古人用狐狸渡水来预测人的祸福吉凶。《战国策·楚策》中,用“狐假虎威”的故事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狐狸常常用来指代聪明、狡猾的人。在我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中,狐狸也常常和女人结合在一起,传说中的妲己是一只九尾狐狸变的。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是狐仙之女,自然也是只狐狸。《现代汉语词典》中,“狐狸精”指妖媚迷人的女子(骂人的话),“老狐狸”指非常狡猾的人。可见,用狐狸指代人,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只是狐狸与人的这种相关关系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有了新的变化。

“修辞学中的相关关系,主要是指在特定文化中被认可的相关关系,所以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②《诗经·卫风·有狐》与《诗经·齐风·南山》两首诗歌形成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却都用狐狸“绥绥”貌来借代男子求偶。这足以说明“有狐绥绥”与男性求偶者之间在特定文化中已经被认可成为一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就是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把“有狐绥绥”与男性求偶者相提并论。这一点,在郑玄笺、朱熹集注中可以得到见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用狐狸来代指人的用法可谓源远流长。

借代作为一种传统的修辞方式,本体和代体之间的相关性形成是非常灵活的,前人提到的字句,后人再用时就可以只说代体不说本体,例如《诗经·鸿雁之什·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句中意思是:“如果生个男孩子,给他睡张小眠床,给他裹上大衣裳,给他玩弄白玉璋”;“如果生个小姑娘,给她铺席睡地板,一条小被包身上,纺线瓦锤给他玩”。诗中本身并没有使用借代,只在阐述男孩与女孩玩弄的东西有所区别。而后人在使用时,用“弄璋”来指生下男孩子,用弄瓦来指生下女孩子,这就是使用了借代用法。再如,《世说新语·规箴》:“(王衍)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这里的“阿堵”本是“这个”的意思,因王衍用“阿堵”指钱,后人便借用了这个暗示。陆游《岁暮贫甚戏书》:“阿堵元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聊斋志异·雨钱》:“倾之,入室取钱,则阿堵化为乌有,唯母钱十余枚尚在。”这两处“阿堵”都采用了借代用法。

借代要求本体和代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而比喻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具备相似性。有的学者认为《诗经·卫风·有狐》采用了比喻用法,“《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这位女子把自己心爱的人比喻为小狐狸:小狐狸啊,你在淇水岸边徘徊个啥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为你缝补衣裳!这个比喻现代是不能用的。”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还可以再商榷一下。这个比喻现代为什么不能用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它本身就不是采用了比喻用法,而只是采用了借代用法,可以这样来解释这一句话:你啊,你在淇水岸边徘徊个啥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为你缝补衣裳!如果是采用了比喻用法,那么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有相似关系,或在形态上相似,或在神态上相似,或在事理逻辑上相似性,而狐狸与人之间并不具备这些方面上的相似性。

《诗经》中采用的比喻用法,本体与喻体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例如: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卫风·硕人》)

分析:手如同初生的白茅(那样又软又白),皮肤像凝结的脂膏(那样白),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又白又长),牙齿像葫芦籽(那样整齐),额头像蝉首(那样宽)、眉毛像蚕蛾的触须(那样又细又弯)!句中喻词“如”出现4次,把女子的手、肤、领、齿分别比喻为自然界中初生的白茅、凝结的脂膏、天牛的幼虫、葫芦籽,来强调4个本体与对应的4个喻体之间在外在形态上的相似性。

2.“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诗经·周南·汝坟》)

分析:沿着那汝水岸边行走,折取树上的枝条。没有见到君子,心中烦燥像烹饪时饥饿难耐。句中出现喻词“如”,把一种心理的烦躁情绪比喻为一种具体可感的生理 (饥饿)感受,符合比喻具体化、形象化的要求,本体“惄”与“调饥”之间有共同的神态上的相似性。

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诗经·小雅·斯干》)

分析:清清流淌的溪涧,幽深遥远的南山。像翠竹同根从生(不分离),像松树枝繁叶多(不分离)。兄长和弟弟啊,应该好好相处,不要互相欺骗。句中出现喻词“如”两次,把本体(兄弟相好)比喻成竹子的丛生和松树的枝繁叶茂,强调本体与两个喻体之间在内在事理逻辑上的相似性。

对比分析《诗经》中采用的比喻用法,不难发现《诗经·卫风·有狐》中狐狸与男子之间并不构成相似性的关系,而仅是在特定文化中构成的一种相关关系,因而 《诗经·卫风·有狐》中“狐”采用了借代用法,而不是比喻用法。

注 释:

①②③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译[M].岳麓书社,2000.

[2]李炳海.《诗经》解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On the Metonymy of“Fox”in“Book of Songs· Wei Feng·A Fox”

LI Xin-miao
(Rizhao Radio&TV University,Rizhao Shandong 276826)

Metaphor is one of the major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Book of Songs”.The use of metaphor has enhanced the vividness,image and appeal of“Book of Songs”language.Metonymy and metaphor as the two kinds of rhetorical devices,in essence,hav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By analyzing the cultural phenomena,the formation of metony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 used in“A Fox”,this paper explains the usage of metonymy in“Book of Songs·Wei Feng·A Fox”.

Fox;Metonymy;Metaphor

H15

A

1008—3340(2010)01—0047—02

2009-08-12

李新苗,女,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猜你喜欢

借代相似性诗经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初识借代手法
说借代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诗经
借代句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