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2010-08-15张传泉郑鹏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张传泉,郑鹏飞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张传泉,郑鹏飞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行深入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主题和本质三个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即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选择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出于某种主观臆断,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49。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必须“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注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问题。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声,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核心和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做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让马克思主义说出中国话。

一、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深入的哲学分析,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4]。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统一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实行武装割据,连续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但是 1931年“左”倾错误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挫折。新中国成立后,党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 50年代后期,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开始出现曲折,最终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历史表明,在马克思主义观这一问题上,什么时候坚持得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坚持得不好、甚至扭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遭受打击,甚至归于失败。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要在这个主题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实践的,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实践对理论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动力”,“新的问题出现,引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要求,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新的任务提供了更好的指导。”[5]另一方面,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前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不动摇,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相结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既坚持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巡讲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准确解读,初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了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新局面。实践表明,只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正确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就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社会进步的潮头。

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命题,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和根本。“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1]15。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气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结合,而结合的关键又在于主体,在于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6]一方面,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的各种实际困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积极引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只有为人民群众办事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信仰”[7],才能成为民族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必须贴近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的内容一定要反映民生问题,只有让马克思主义走出领导机关,走进民间,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8]。我们应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充分实现人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9],对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愈有利。

当今世界在变化,国内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这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黑格尔.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202.

[3]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42.

[4]毛泽东文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0-201.

[5]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

[6]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J].求实,2006, (8):10.

[7]华雷.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1):13.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73.

[9]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3.

(责任编辑:孙大力)

B27

A

1001-7836(2010)10-0001-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01

2010-06-01

张传泉(1987-),男,山东东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