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2010-08-1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山水诗蜀道李白

杨 帆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杨 帆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李白,中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诗歌以其理想主义和反抗精神的完美结合,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耸立起一座新的高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饱览祖国奇山胜水,写出了很多著名的的山水诗,而且都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同时体现了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形式自由奔放、语言清新活泼的独特风格。

山水诗独特风格;雄伟豪迈;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诗人,又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每首诗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其中,李白的山水诗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作之冠。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屈服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鱼户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李白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又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淳厚,昔人曾誉为“太白佳境”[1]。

古人环溪说:“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这一评论,精辟地指出了李白在创作上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注重诗歌整体美。从而充分证明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入清溪行山中》:“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的碧水;《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等等[2]。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例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明·杨曾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具有民歌风采的《清溪行》中,“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诗人着意描述的是清溪水清如碧,清澈见底,然而却寄予了他对社会污浊混沌的愤慨,勾画出的是一个情调凄凉哀婉的清寂境界。《岁寒堂诗话》云:“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它们都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山水风景诗的发展有所贡献[3]。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美作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蔡百衲诗评》云:“李太白诗,逸态凌云,照映千载。”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奇景,还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奇仙景,瞬息万变,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著之情[4]。

再如《蜀道难》,更为这一方面的杰作。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发,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通过连声的惊叹,层叠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蜀道那不同寻常的险峻,又通过神话传说,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给险峻的天梯石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

最后,诗人由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形势险要,引发出对时局的隐忧和对人生的感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诗人在段中化用了西晋张载《剑阁铭》和左思《蜀都赋》中描绘剑阁雄险的名句,表现了地势的险要,进而奉劝人们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战乱的发生。最后,以再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旋律作结,蕴藉了无限的感慨。《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5]。

综上所述,李白热爱大自然,他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他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他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

[1]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李晖.李白诗选读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3]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J].中国李白研究, 1990,(下).

[4]龚自珍.最录李白集[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张厚余.太白诗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Abstract:LiBai is a romantic poet in China's TangDynasty.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LiBai's poem with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idealism and rebellious spirit aswell as that of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form,stands a new peak and has an extremely far-reaching impact.Enjoying the beautiful view of motherland,he wrote a lot of famous landscape poems,all with magnificent,heroic,courageous and desolate attribute.Hispoems are passionate and imaginative,with unrestrained form,and fresh and lively language.

Key words:unique style of landscape poems;grand heroic;magnificent

(责任编辑:刘东旭)

The Un ique Style of L i Ba i'sLandscape Poem s

YANG Fan

(Heilongjiang Education Academy,Harbin 150080,China)

I207.22

A

1001-7836(2010)10-0135-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54

2010-05-18

杨帆(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实习员,从事教育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山水诗蜀道李白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蜀道雄魂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论王维山水诗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