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研究
——从当地居民的角度

2010-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居民政府

岳 玲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研究
——从当地居民的角度

岳 玲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在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还包括旅游者等相关主客体。如何正确并恰当地处理这些旅游参与者的关系,均衡其利益,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的全面和谐发展便成为本文关注的对象。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与其他主要参与者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参与者; 互动关系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G overnment,T ourism enterprises,local resident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Experts and scholar are all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 ouris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correctly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articipants in tourism and balance their interests,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View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other participants in tour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ractive for its shallow analysis.

Key words:Minority areas; tour participants; interaction

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开展旅游业的背景下,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相对得到提高,但当大多数人关注于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一些专家学者,特别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开始注意到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文化的消失等。不管是积极的亦或是消极的影响,均是在旅游活动中当地居民和其他旅游参与者极其参与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因此,从旅游发展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社会互动着手,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当地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他们的社会互动中了解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全面适用的互动关系,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

一、旅游活动中参与者的几种互动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与游客的互动

1.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中,作为外来的旅游者,在文化上居于主导地位,其主流文化相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便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互动关系。在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的旅游者怀着探寻稀有异文化的旅游动机,观看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进行表演的民族歌舞等活动,演绎着看与被看的文化情景。[1](P18-55)此时此刻,少数民族居民和文化展演仅仅被当作是取悦于游客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2.信息不对称下的文化差异

对于处在现代文明下的大都市中的游客来说,当他们来到少数民族旅游地的同时,不自觉地也将自身的都市文化带到了当地。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处于封闭乡村的当地居民受到了这种都市文化的冲击,并且在自身认识水平不够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卑感,并且盲目崇拜或者模仿外地游客的文化。如刻意模仿旅游者的穿着、语言、行为方式等,从而造成自身民族文化内涵的缺失。此外,一些外来游客由于不理解当地文化的深刻内涵,容易对该文化造成误解,并认为其文化是愚昧落后、泯灭人性的,从而不尊重当地文化,并对外误传该文化的精髓,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不良的宣传效应。

3.“前台”与“后台”的文化展示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论,即“前台”的虚拟性的和“后台”的真实性来看待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展示。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当地的文化也经历了从幕后的真实搬到前台的舞台化表演的过程。[2](P102)在不断接待大量游客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少数民族的当地文化被包装之后呈现在游客面前,而自身真实的文化则只在本民族内部显现。这种民族文化“商品化”的现象即充分显示了在与游客的互动关系中的文化展示。[3](P22)

4.涵化的发生

在少数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从抗拒、排斥、接受到适应的过程,在当地文化和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当地的居民从文化震惊到文化适应再到文化融合,这便是涵化现象的发生。[3](P22)在两种文化共生的前提下,当地居民也逐渐在保护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很好地吸收并借鉴了外来文化为自身发展所用。

(二)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

1.政府的“话语权”和居民的被动服从

在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和政府集权的政治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往往拥有控制旅游发展方向的“话语权”,[4](P148)而居民只有被动地服从顺应他们的意愿。这就造成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一些冲突。如为了接待外来游客,政府强迫居民停止自己的生产活动,穿上民族服装,在村寨进行一些民俗活动,例如民族歌舞的表演,成人礼、祭祀礼以及宗教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绝大多数都是神圣的,只可在民族内部,在重要节日才进行的活动,就这样在违背民意下被政府挖掘成旅游资源供游客欣赏,以致出现了大量的伪民俗。[5](P21)这就使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关系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2.政府和居民的利益之争

为了达到当地的所谓的经济指标,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幌子下,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勾结强占滥用农用耕地来进行旅游开发,忽视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使他们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新的生活方式在还未完全适应的条件下被迫改变,导致了一些居民的失业,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另外在旅游收入上,政府以征税的名义也从居民那里获得了大量经济收益,从而造成了居民的相对贫困。

3.政策法规的倾斜

在旅游开发中,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相关法律大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如伤财劳民的形象工程、为完成绩效的虚假包装和宣传,为从旅游企业那里分得一杯羹而站在开发商的立场制定一些不利于当地居民的规章制度,如在占用耕地和优先发展权的问题上的政策倾斜。这些政策措施均使得当地居民对政府的抱怨增加,甚至产生仇恨和敌对倾向。

(三)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

1.旅游企业的主导和居民的被动参与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政府多从外部引进资金来开发当地旅游,因此就为旅游开发商进入本地区提供了便利。在发展当地旅游的过程中,从旅游规划、决策到实施和管理,旅游企业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游客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却忽视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和发展需要。例如未经居民的许可对某些资源 (民族歌舞的表演和旅游工艺品的包装)过度开发,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5](P191)开发中歪曲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来迎合游客的胃口等行为都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

2.旅游工艺品的商品化

在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开发所带来的利益驱使下,旅游企业开始使用现代工业手段大批量地生产这些商品,甚至有的刻意改变他们所富含的文化价值和制作工艺,进行伪造、滥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进而获得利益。这些进入当地的旅游企业在与当地居民的零售工艺品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在对旅游工艺品的商品化过程中也伤害了当地人的民族感情。

3.旅游活动参与中的不公平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的员工大多为外来人员,并且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旅游主体—当地居民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工作,如参加民俗歌舞表演,伐船划桨,出售简单的手工艺品等。[5](P321)其次,在旅游收入的分配问题上,由于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政府保障和监督系统,旅游企业获得绝大多数利润,而当地居民只分得少得可怜的收入。

4.旅游企业对居民生活环境的破坏

由于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在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随之而来。如噪音污染、垃圾污染和空气水源的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也在毁灭着当地的旅游资源,影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P39)对于家园的改变,当地的居民除了愤慨和默默忍受着这些负面的影响外却也无能为力。

(四)居民之间的互动

1.竞争

当地居民之间原本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交往方式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变成了争抢客源的利益之争。甚至出现了和游客讨价还价、强买强卖、见利忘义等这些有损民族地区淳朴民风形象的恶性竞争。

2.社会分层的出现

随着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程度不同,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那些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可观经济收入、或者在旅游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声望的居民,与未从旅游中获益的居民相比,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也改变了居民之间原本处于平等地位的乡村格局,在当地居民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分层。[4](P146)

二、与其互动关系相对应的建议性措施

(一)针对居民与游客的互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少数民族居民进行的民族歌舞表演活动中,邀请旅游者一同参加娱乐,亲身体验而非以看客的身份置身其外,从而拉近了与表演者的心理距离。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可以通过相互沟通,深入学习、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在居民和游客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缩小这种由于隔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7](P68)

对于想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内涵的游客来说,可以居住在居民的家庭旅馆内,通过和他们同吃同住、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其“后台”的真实文化。最后在互相了解和尊重双方文化的前提下,取其精华,为其所用,达到两者文化的融合,在交往中各取所需,共同获益。

(二)政府与居民的良性互动

在政府和居民的互动中,应遵循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原则。政府需要居民配合其工作而非强迫其顺从自己的意愿。如在占用耕地和民俗表演接待游客的问题上,政府应该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研讨,并广泛深入调查听取居民的意见,特别是非旅游活动参与者的居民的意见,在和居民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做出决定。

对于占用居民耕地的,应该做出合理适当的补偿,并主动引导和培训失地居民掌握从事新的生产生活的技能,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旅游发展的活动中,和旅游企业共同合作对当地居民进行旅游相关知识和服务技能、文化和环境保护等知识的培训,使居民更好地从旅游发展中获益。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主动维护居民的利益,听取居民对于发展的意见,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合理地分配经济收益,使居民从旅游发展获得好处,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旅游发展和当地建设的积极性。

(三)旅游企业的适当行为

旅游企业在规划实施和管理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主动听取居民对于旅游开发的建议,要使当地居民介入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在此过程中要顾及当地的发展需要,保证居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也要加入居民的意见,尊重并主动保护当地传统文化。

旅游企业要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且为居民开展有关知识的培训,鼓励并支持他们参与旅游企业的管理等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使他们在当地的旅游开发中获益,并且乐于和旅游企业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在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协助下制定相关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旅游收入的合理分配,使居民从旅游中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其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动力。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要本着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减少对当地社会生活环境的破坏,并对其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当地居民做出适当补偿,勇于承担企业责任。

(四)居民之间重归和谐

对于旅游发展中所带来的当地居民之间互动关系的改变,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介入,合理分配居民之间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机会,如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实施较为成功的“工分制”和“轮流制”的采用,为居民提供均等的机会,使得居民之间公平参与,缩小收入差距,适当控制社会分层。其次,可用村寨中威望较高的长者和传统的议会形式来对居民进行道德教化,重拾传统的民风民俗,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继续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良好形象。

三、结语

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众多参与者中,本文就参与主体之一——当地居民和其他几个重要的参与者,如游客、政府、企业和居民本身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得出了如下一些浅薄的结论:当地居民在和游客的互动中,彼此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并且主动去学习了解异文化,从而达到两者文化的融合,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政府应该主动听取居民对于发展旅游的意见,提高居民自治水平和促进全民参与的民主化进程,多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要,为本地区发展谋福利;旅游企业应该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和居民分享旅游收益,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并尽量减少对当地社会生活环境的破坏,主动承担应有的企业责任,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居民之间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公平竞争,和谐共处,共同享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有益成果。除此之外,所有旅游参与者都应该共同努力创造良性的旅游发展环境,共同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

[1]丹尼逊·纳什.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纳尔逊·H·格雷伯恩.旅游:神圣的旅程 [C].瓦林·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彭兆荣.旅游人类学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孙喜林,荣晓华.旅游心理学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Study on Intera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Residents

Y UELing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Hubei 430074)

F592.7

A

1671-9743(2010)09-0017-03

2010-07-28

岳 玲(1985-),女,河南郑州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从事民族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居民政府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高台居民
完形填空三则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