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学生的朴素理论

2010-08-15王翠丽

湖北教育 2010年11期
关键词:本堂朴素花钱

◎/王翠丽

所谓的朴素理论是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学生的朴素理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形成的,是不系统的、零散的,但其中有学生的思考、归纳和推理。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朴素理论,以激发并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堂政治课上,学习“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内容,教师导入教学时这样设问:“谁知道什么是消费者?”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花钱的人是消费者。”讲课的教师大概了解这个学生的平时表现,先是不屑地看了学生一眼,然后说:“就你有能耐,让你说了吗?”学生很没面子地坐了下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这个学生再也没说一句话。我相信,这个学生的这节课没有收获。本来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教师互动,积极发言,却被教师批评。由于没有能够“有尊严地坐下”,他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就会暗示自己不要再听教师的课了。

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努力做到的不只是刺激学生头脑,还要触及学生心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然设问,就要目的明确,预设学生的可能答案,激励引导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发展其能力,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对“消费者”的解释是朴素理论,如果教师懂得关注学生的朴素理论,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说说花钱都可以买什么呢?顺着这个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灵感,学生就会海阔天空地列举一番,然后师生一起由具体到抽象进行理论型的归纳提升:“购买的东西实际就是两类:商品和服务”,进而推进教学的深入,引领学生对本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探讨。

学生是学习的终端,是教学的终端,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

猜你喜欢

本堂朴素花钱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小小花钱看科举
走进崇本堂
务本堂
务本堂
花前月下
流行的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