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均衡的根本动力

2010-08-15肖昌斌

湖北教育 2010年11期
关键词:县市区工作思路宜昌市

◎/本刊记者 肖昌斌

创新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均衡的根本动力

◎/本刊记者 肖昌斌

作为地市州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行政推动与业务指导作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要勇于打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制度、策略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有思路、有抓手、有评价、有激励,努力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教育系统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步调一致的教育发展合力。

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思路是某个阶段、某项工作有效推进的总体策略,它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效度与成败。要有效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必须有科学切实、清晰有力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宜昌市立足现行财政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实际,围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同阶段工作的重难点,创造性地履行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始终用遵循规律、顺应时代、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来指导全市教育工作。如“十五”末期,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初中标准化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小学抓配套、初中抓标准、高中抓普及、职教抓调整、统筹抓公平的“五抓”思路,有力指导了全市寄宿制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如针对教育事业由外延向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他们在“五抓”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化”思路,即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资源均衡化;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提出了“五个坚持四个两手抓”的思路,即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班子队伍建设为保证,一手抓城区直管,一手抓县市督导,统筹城乡教育工作;一手抓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一手抓职业教育调整完善,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一手抓标准化创建,一手抓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一手抓资源均衡配置,一手抓办学效益提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些工作思路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宜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

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发展进步的活力、实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与制度设计。近年来,宜昌市加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建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长效机制。2009年,他们在省内率先设立了“年度教育工作创新奖”,对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突出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全市的教育创新活力,涌现出了一批教育工作创新成果。二是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中,宜昌市有效建立了县级政府统筹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项教育投入政策执行到位,没有出现“上进下退”和滞拨、挪用、截留教育经费的现象,教师工资足额拨付,切实做到了“三个增长”。落实党政定期议教制度,人大、政协视察调研制度等等。

创新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杠杆。一是督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9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出台《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在全省率先开始实施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每年一次的目标考核,这一创举沿用至今,成为宜昌党政领导始终重视教育、事业始终保持较快发展、优先地位始终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二是督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2009年,为增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效保证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宜昌市教育局建立了对县市区教育局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考核两年一次,与对县市区政府的教育目标考核交替进行。三是督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宜昌教育部门将教育督导目标考核的重点转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向,加大均衡发展各项考核指标所占权重,突出关键要素,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推进。

(责任编辑 肖昌斌)

人物 人物访谈

猜你喜欢

县市区工作思路宜昌市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湖北15个县市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消防与保卫重组后的工作思路探析
陕西省咸阳市划定8个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县市区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确立“1121”工作思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国企工会的六大关系及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