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2010-08-15尹小康徐宏亮富红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标志卫星

尹小康,徐宏亮,富红艳

(1.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哈尔滨150080;2.克东县林业局,黑龙江克东161800;3.龙江县水务局,黑龙江龙江161100)

1 湿地资源调查特点

湿地资源调查目的是查清湿地资源分布、类型、面积及其环境现状,掌握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湿地资源现状提供及时有效的标准化信息。

湿地一般多分布在人为活动较少地区,具有集中连片、面积大,人为活动、通行极不便利,并与其它地类界线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用现代遥感技术,结合适量现地调查是湿地资源调查的最佳方法之一。

2 遥感技术特点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具有4个特点:①可实现大面积的同步观测,如一幅Landsat图像,覆盖面积185 km×185 km,实现对现地的大面积同步观测。②时效性强,遥感探测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进行相互比较之后监测其动态变化。③遥感数据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的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地反映了调查地区的自然、人文信息,客观地记录了其实际状况,数据综合性很强。④遥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技术要点

3.1 遥感数据

在湿地资源调查中要使用不低于20 m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保证获得的湿地空间位置、面积已及湿地类型等湿地资源调查的重要信息准确可靠,数据的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另外数据时段的选择对判定湿地面积的大小至关重要,湿地资源调查应选择丰水期的数据,即每年的7、8月时段的数据为最佳数据。

3.2 遥感数据处理

要以湿地资源为主体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湿地资源在图像中的色调、形状及颗粒等与其它资源有所区别的特点。为保证卫星图像的精准,则要根据地形图进行几何精校正,确保按照卫星图像勾画及求算的面积准确。几何精校正控制点平均几何误差不超过1个像元(20 m),与地面实测点平均绝对误差≤30 m。波段组合既保留多光谱数据的光谱特征,又增加全色波段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特征。

3.3 建立解译标志

首先要搜集调查区地形图、前期湿地调查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等与湿地资源调查有关的专题图。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卫星图像,选择卫星图像假彩色齐全,代表性强,实况对比性好,湿地类型齐全,交通方便的地点,作为建立解译标志的工作地点和路线。

根据现地调查认定的地物景观要素与卫星图像色调、形状、纹理、湿地类型等特征的对应性,借助湿地图、水系图、湿地分布图及有关物候等辅助信息资料,建立卫星图像与地物要素相关关系。对各判读类型的定义与现地景观要素形成统一认识,并对各类型在卫星图像上反映特征的表述形成统一标准,建立判读解译标志表,制定解译标准系统。不同遥感图像资料或时相差异大的卫星图像,则分别建立卫星解译标志。

4 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4.1 通过遥感技术确定湿地资源调查范围

根据湿地调查的具体要求,使用ArcGIS软件在处理好的遥感数据影像文件上,根据事先搜集的资料,把调查界线绘制到影像图上,确定湿地资源调查的范围。

4.2 调查范围内湿地资源判读

调查人员在计算机上使用ArcGIS软件,根据卫星图像解译标志的地类类型,将调查范围内色调、纹理、颗粒等相近的斑块勾绘出来并编号。判读时采用两次判读,斑块地类一致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一致率达不到要求要重新进行判读。

4.3 判读结果现地对照

现地要对照所有解译标志地类类型与现地斑块的一致性,一致率必须达到100%,如果出现不一致的,则根据现地调查结果,对解译标志地类进行修改。

判读和现地对照后的数据,经过统计、计算和绘制湿地资源分布图,形成湿地资源调查成果。

[1] 刘明岗,万东辉,姬忠光.遥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3):82-83.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标志卫星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