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气道观察与护理

2010-08-15黄云凤雷小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氯胺酮插管

黄云凤,雷小平

(公安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公安 434300)

氯胺酮作用时间短、苏醒快,对肝、肾功能影响小,是目前小儿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由于氯胺酮对呼吸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对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的小儿采取气道的观察与护理最为重要。我院 2005年来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共行小儿手术 98例,术前给足量颠茄类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密切观察小儿气道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患儿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中男 75例,女 23例,年龄 3个月至 10岁;手术时间 30min至 2h。术中呼吸抑制 5例,呼吸暂停 1例。全部病例麻醉成功,无 1例死亡,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必须做到术前 4h禁饮,6h禁食。同时安慰患儿,减轻患儿焦虑和哭闹。

(2)术前按公斤体重给予足量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达到预防呕吐和镇静作用。

(3)基础麻醉后警惕呼吸道梗阻的发生。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氯胺酮肌注,作为基础麻醉。为防止舌下坠,应于肩下垫一海绵垫或薄枕,并使头尽量后仰,以增加咽喉部的通气功能。

(4)术前准备好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等急救用品和药物,防止呕吐及食物返流引起窒息,有条件的也可配备氧饱和度监测仪和心电监护仪。

2.2 术中监测

(1)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在 24℃~26℃,湿度在 50%~60%,定时监测,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患儿循环和代谢功能。

(2)当患儿心电监护显示呼吸潮气量下降及呼吸频率改变,患儿会出现口唇发绀,同时咀嚼肌轻度痉挛。此时应托起患儿下颌,伸展颈部与甲状软骨之间的距离,立即予以面罩给氧,一般 2~3min症状可以缓解。

(3)若患儿呛咳,且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从口鼻溢出,口唇发绀,呼吸暂停,应立即气管插管,给氧、吸痰,动作应轻柔敏捷,待症状缓解,血氧饱和度达 98%,方可继续手术。

(4)氯胺酮使用后极少患儿会出现幻觉、呓语、谵妄、恐惧感以及四肢不随意的运动,应严密观察并及时报告麻醉医生,可遵麻醉医生口头医嘱肌注安定,或根据情况适当结束麻醉给药。

2.3 其它方面

(1)氯胺酮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若注射速度过快,剂量过大,间隔时间过短,或多次反复用药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对于急诊手术伴近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最好先行气管插管,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时,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浸润,往往有较多的分泌物,麻醉中小儿喉部的应激性比成人明显,并可引起严重缺氧。

(3)一旦发生喉痉挛,应立即插管,高流量面罩给氧,流量在 5~6L/min,插管大小应合适,不宜反复插管,以免损伤组织,带管期间应定时湿化气道,以防干燥引起气道黏膜损伤。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氯胺酮插管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